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其它 >

崇庆皇太后画像的新发现——姚文瀚画《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图》(3)

http://www.newdu.com 2017-12-06 故宫博物院院刊 林姝 参加讨论

    既然该图所绘崇庆皇太后形象与八旬朝服像高度吻合,那么该图很可能就是崇庆皇太后八旬庆寿图。经过查找乾隆朝活计档,基本可以确定该图的作者为姚文瀚、周本、伊兰泰,并由姚文瀚负责起稿,周本、伊兰泰承担绘画。具体时间则为乾隆三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开始,乾隆帝钦点姚文瀚起稿,次年十二月初一日完成,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经托裱后即贴在专用于皇太后庆寿筵宴的寿安宫中。
    有关该图的档案记录有如下三条:
    (1)乾隆三十六年十二月初三日接得郎中李文照押帖一件,内开十一月二十九日太监胡世杰传旨:“慈宁宫大画一幅,着姚文瀚画。钦此。”(2)乾隆三十七年五月三十日,接得郎中李文照押帖,内开五月二十一日将姚文瀚起得寿安宫大画稿一张呈览,奉旨:“着周本、伊兰泰画。钦此。”(3)乾隆三十七年十二月初十日,接得郎中李文照押帖,内开十二月初一日太监胡世杰交寿安宫白绢画一幅,传旨:“着交启祥宫,镶二寸蓝绫边托贴。钦此。”
    虽然在这三条档案记载中都没有提到皇太后或八旬万寿图的字样,且所述地点不一,但三条档案有一共同点,都是“接得郎中李文照押帖”,李文照时任造办处如意馆郎中,三十六年皇太后八旬庆典期间恰在御前行走。“十一月十一日接得郎中李文照押帖一件,内开十月初十日郎中李文照面奉谕旨:朕在圆明园,着李文照在如意馆伺候,进宫时寿安宫伺候,六格在启祥宫伺候。如意馆无人照管,着笔帖式舒庆暂且在如意馆监视活计。俟万寿后,照旧换班行走。钦此。”可见李文照由皇帝指名留在身边,随侍左右。从时间上看,传旨时期为十月十日,谕旨中的“万寿”,指即将来临的十一月二十五日的皇太后八旬万寿节,而寿安宫则是庆典的重要场地,所以“进宫时寿安宫伺候”。第一条档案中所说“慈宁宫大画一幅”,不是指慈宁宫所用,而是绘画慈宁宫庆寿的场景,十一月二十五日乾隆帝于慈宁宫侍皇太后宴,活计档中记载传旨的时间为十一月二十九日,距离慈宁宫侍宴只有短短的四天,主角、主语上上下下都非常明白,无需特别指出。第二条档案记载,时过半年,姚文瀚的画稿完成,呈皇帝御览后很是满意,没有修改意见的记录,只是传旨:“着周本、伊兰泰画”,而伊兰泰正是协助艾启蒙绘皇太后八旬朝服像之人。在这条档案中称“姚文瀚起得寿安宫大画稿”,是指绘画将要贴落的地点。第三条档案又时隔半年,“交寿安宫白绢画一幅”,仍称“寿安宫”,而“镶二寸蓝绫边托贴”之句最重要,因为按照惯例,贴落大画才镶二寸蓝绫边,小画只需镶一寸蓝绫边。
    该图人物面像的渲染带有明显的西洋画法,却没有找到西洋画师绘画的记录,那么一定由学过西洋绘画的中国画师所为。主笔者姚文瀚有无此能力?答案是肯定的。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乾隆帝画像中,《弘历紫光阁赐宴图》《弘历春原阅骏图》《弘历鉴古图》均为姚文瀚所绘,且姚文瀚又与张为邦合绘过《冰嬉图》,经营布局,掌控大场景的经验丰富。
    
    《弘历春原阅骏图》(局部)
    
    《弘历鉴古图》
    
    《冰嬉图》(局部)
    乾隆三十七年(1772)四月十九日粤海关送到西洋颜料三十六瓶……奉旨:“西洋颜料着如意馆收贮,准西洋人并姚文瀚、方琮等应用。”中国画师只提到两人,姚文瀚排在第一,而伊兰泰有多次协助西洋画师绘画的履历。值得一提的是,聪慧的姚文瀚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大贴落画的起稿任务,并且巧妙地将自己的名字留在了画上,在画幅上方东二间陈设的山水画大插屏上,署有“臣姚文瀚恭写”的字样。
    
    《清人画颙琰万寿图》(局部)
    
    “臣姚文瀚恭写”题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