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1427—1509)的作品既有山水如《溪山高逸图》卷、《青山暮云图》,也有较为罕见的花鸟如《荔枝白鹅图》等。《溪山高逸图》卷被傅熹年认为存疑,而张珩一开始看假,后经仔细比对、研究后认为是沈周真迹,其他如启功、谢稚柳、徐邦达、苏庚春、杨仁恺等均鉴定为真迹无疑。对此卷之所以会产生一些歧义,在于此卷画工流于粗犷,易被目为戾家所绘,殊不知沈周画风有细笔与粗笔两种,俗称为“细沈”和“粗沈”,此卷恰为“粗沈”之代表。此卷由伊秉绶题引首,后有朱彝尊(1629-1709)、蓝涟、毕光祖、胡琪、陆时化(1714—1779)等人题跋观款或钤印,是一件流传有序的沈周作品;文征明(1470—1559)作品中,山水(《淞江图》)、人物(《老子像》)、花鸟(《芙蓉图》)均有典藏,以山水多且佳。《淞江图》曾经清宫收藏,钤有“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等印,并有王毂祥(1501—1568)题跋,是文徵明细致工整的山水画作,而《芙蓉图》是其传世作品中少见的花鸟画,工整秀逸,融合院体花鸟之风,并不乏文人笔情墨趣,是明代花鸟画的代表作;唐寅(1470—1523)以山水和人物见长,在所藏作品中,有山水(《楸枰一局图》、《清溪松荫图》等),亦有人物(《空山长啸图》)。《楸枰一局图》为书画鉴藏家孙煜峰(1901—1967)捐赠,是唐寅传世山水画中较为精致之作,唐寅自题诗曰:“树合泉头围绿荫,屋横涧上结黄茅。日长别有消闲兴,一局楸枰对手敲”,诗情与画意相结合,反映出“吴门画派”文人画作风。“吴门画派”传人中,陆治(1496-1576)的《寒泉图》、文彭(1498—1573)的《墨竹图》、文嘉(1501—1583)的《山水花卉册》、文伯仁(1502---1575)的《秋江隐居图》等均很好地传承了吴派画风,使“吴门画派”——这个对明代中后期以后中国画坛影响甚巨的文人画派之学脉得以延续。(图4) 图4、明·沈周《青山暮云图轴》 晚明时期,值得一提的是“青藤白阳”和“松江画派”。 “青藤白阳”中陈道复(1483—1544)也是“吴门画派”传人,以花卉著称,与徐渭并称,是写意花鸟画的里程碑人物;徐渭(1521—1593)是泼墨写意的集大成者,以恣肆淋漓且狂怪的画风见称。谢稚柳在《水墨画》中称陈道复“才思清新,笔花墨叶,芳菲菲兮袭予”,而徐渭“使酒狂歌,放诞不羁,有震惊人的气势”。陈道复的《牡丹文石图》(又名《湖石牡丹图》)尚介乎工笔与小写意之间,与徐渭的《竹石图》相比,自然显得不够狂放。徐渭在《竹石图》题诗曰:“纸畔濡毫不敢浓,窗前欲肖碧玲珑。两竿梢上无多叶,何自风波满太空”,一个解衣般礴、天马行空的真画者跃然纸上。其他如陈道复的《栀子花图》、《四季花卉屏》及徐渭的《梅竹图》、《瓶花图》等均体现了写意花鸟之风采。美术史学者薛永年认为:“在写意花鸟画发展中,陈淳对前人的超越,徐渭对陈淳的突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从这些画不难看出,这种划时代意义所表现出的鲜明的绘画特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