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荀子】 一 本文中的“善”泛指道德伦理领域中的正面的价值。它与“恶”相对而言,指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显示公平、友爱、正义等表现在概念上的概括。也可以说,善是跟在个人层次上损人利己,在社会层次上的弱肉强食等现象相反的价值取向。大部分人都不否认善和恶的存在。但是在二者的起源上,则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关善和恶的起源的理论往往与哲学家们对于人性的看法有联系。一般说来,主张人性善的人需要解释恶的起源。主张人性恶的人则要解释善的起源。在中国,孟子以其性善论而闻名。他认为,人之变恶,是由于失去了本心。在西方,卢梭也主张人性善。他认为,社会上的不平等——社会上诸恶之根源——不是自然的,而是人为的。人在自然状态时是平等的。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们开始为自己的财产而互相竞争,引起矛盾和争斗,从而导致社会的不平等。不平等则是诸恶之首。相对而言,从自然人的天生的善进而解释社会里的恶的产生似乎并不太困难。在很多人看来,善像一条路。人一旦偏离了这条路,就沦落为恶。可是,对于那些相信人性为恶的人来说,要证明善的起源,则不那么容易。比如说,如果按照性善论的路子,说恶是一条路,人一旦离开了恶,就变成了善,似乎不令人信服。这也许是因为,善是一种正面的价值,它并不是因为没有什么而存在的;而恶则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基督教里,人背负着不可解脱的原罪。原罪可以说是一种恶。背负着原罪的人自身不能产生善。善的来源是上帝。即使人生来就被附着于原罪,人类社会的善来源于服从上帝的意志。相比较而言,荀子在说明善之来源时面临着双重的困难。首先,与由善说恶的哲学家不同,主张性恶说的荀子必须由恶说善。由恶说善绝不仅仅是说“偏离了恶就是善”所可以奏效的。其二,荀子主张自然主义的“天。”自然主义的“天”本无善恶,“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所以不可能成为荀子所要的那种善的来源。那么,主张自然主义的、人性恶的荀子怎么才能说明善的来源呢? 在荀子那里,恶生自人的天性。善来自后天的人为。学界对荀子的性恶论有各种不同解释。不少人试图在荀子和孟子之间打圆场,说他们两家的思想并不矛盾,以减轻荀子解释善的难度。其实,荀子和孟子的人性理论至少在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矛盾的。孟子认为人性善,顺着人性的“四端”而发展,则成为好人。反着人性的自然趋势而行,则变坏。荀子持相反的观点。他认为,人性恶,顺着人性的自然趋势发展,则变坏;只有扭转人性的自然趋势,才能变好。他在这方面说得很明确: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性恶篇》) 所谓性,就是“不可学、不可事之在人者。”荀子认为,人之好利、疾恶、有欲都是天生的。顺其自然,则争残淫暴。也就是说,“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荀子·荣辱篇》)人类社会中的善必须从扭转人性的自然趋势中产生。按照萧公权先生的说法,“荀子所谓礼,乃人类性恶之苦口良药,而亦社会生活之基本条件。盖主性善者必主率性,故孟子重仁。主性恶者必主制性,故荀子重礼。”(《中国政治思想史》,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106页) 荀子很清楚地知道他必须回答“人之性恶,则礼义恶生”的问题。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善的最初实施者是先王圣人。先王为其他人设礼制,使众人有师有法。众人从之,则天下平顺。经过先王圣人的努力,作为正理平治的善才取代了作为偏险悖乱的恶(《荀子·性恶篇》)。虽然荀子在这个问题上说得很明确,可是,这并不解决善的最初起源的问题。荀子必须进一步解释先王圣人如何可能制礼做乐、教化百姓。一个逻辑上的可能的答案当然是先王圣人与众人不同,先王圣人有善性。但是荀子没有选择这条路。他说:“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荣辱篇》)他又说:“夫陶人埏埴而生瓦,然则瓦埴岂陶人之性也哉?工人斫木而生器,然则器木岂工人之性也哉?”他认为,先王们也是人,其性也恶。荀子说:“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荀子·性恶篇》)如果先王和平常人一样,其性都是“好利”、“疾恶”、“好声色”,那么,他们怎么会自己为善,又同时教化其他人为善呢? 在关于善的起源问题上,荀子有(或者似乎有)着前后不一致的表述。这种情况可以有不同的解释。或者是因为他自相矛盾,或者是因为《荀子》的成书问题。我们今天所能做的是尽量找到一种跟荀子的基本思想相一致的解说。我认为,荀子在善的起源问题上的基本思想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下面我们将基于这样的理解来试图找出一种荀子关于善的起源的尽量合理的解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