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其它 >

“小学”之于“国学”来说是基础(2)

http://www.newdu.com 2017-12-08 中国少年国学院 佚名 参加讨论

    中国传统文献还原文本的研究方法,章黄学派最看重乾嘉以来总结完善的考据学(朴学)。其理论结晶,就是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古人称之为“小学”——一种最基本的学术训练。比如段玉裁说:“小学,有形、有音、有义。三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二。有古形有今形,有古音有今音,有古义有今义。六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五。”(《广雅疏证·序》)这里隐含的道理就是,要研究古人的思想,先得认识古人写的字、读出它的音、弄明白它的意思——那是古人的书面语言。就像你不能听懂人家的话,你怎么知道人家说了什么。
    虽然这是我多年的绩学心得,但在道理上和张之洞的那段话并无不同,所以不能算是我的发明。
    有的书上说,“国学”的概念有广、狭两种意思。广义的国学对应了经、史、子、集的全部内容,狭义的国学即指“小学”,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字学”(含音韵学、训诂学)。尽管过去我们常从一些老先生口中听到说某人国学功底好,实际上是说某人“小学”功底扎实。但我还是认为,“小学”之于“国学”,犹如数学之于理化天文等其他学科,是基础,是根柢——它们都在理学的范围内。
    至于说为什么“小学”就是“文字学”?《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六书”是研究文字的学问,这就是其“小学”的由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