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其它 >

张骞西域往事:被软禁十年终回长安(3)

http://www.newdu.com 2017-12-08 中国少年国学院 佚名 参加讨论

    甘英西行未能渡海 
    张骞历尽艰难回到汉廷,被拜为太中大夫,并在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被封为最高异姓爵位博望侯,但翌年以卫尉之职与李广出兵右北平,“军失亡多”,以当斩罪“赎为庶人”,面对这种变故,他并没有心如死灰。官场失意的张骞依然心向西北,数次建议出使乌孙,再一次被拜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张骞二次出使,不仅密切了与乌孙的关系,还分遣副使出使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等国,完成了通西域的不世之功。张骞的心思缜密,由大夏市场上的蜀布与邛杖推测到西南的贸易通道,因此他也是古代全方位规划和开拓丝绸之路的第一人。
    史书对他的德才评价也是古传记中高规格的,“骞为人疆力,宽大信人”,九字评价掷地有声。这样一个有毅力有魅力的外交人物深得各方爱戴,以至于“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於外国,外国由此信之”。
    张骞的至伟厥功建立在陆上丝绸之路上,并不意味着他们只看到了陆地。历史有时就是这样吊诡,张骞的后继者、班超的副使甘英,是继张骞之后另一位伟大的中国旅行家。甘英最远到达条支。这个条支是何地,众说纷纭,有美索不达米亚之说,也有阿拉伯半岛之说。
    如果是阿拉伯半岛,甘英应当进入了大秦东罗马,如果是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甘英很难直接面临地中海。史书记载,当地人对甘英说,渡海,顺风来回三个月,逆风需要两年,需要准备三年的给养。这似乎不是横渡地中海的状态,因为地中海气候是少有信风的。
    这其中有可能是当地人出于对丝绸贸易的垄断心理,诓了甘英,或者也可能条支真的就在阿拉伯半岛波斯湾一带,如果是这样,那这里应当临近阿拉伯水手们初步开通的海上丝路了。甘英毕竟没有航海的经历,也就只能望洋兴叹,原路返回,若是一往无前,历史或许会重写。至少可以这样讲,东亚与希腊、罗马的贸易直接对接还会早上一个多世纪,而丝绸之路也会更早地海陆贯通。在甘英及其之后的时代,罗马也被称作大秦,又号犁靬,《后汉书》称为犁鞬,也有说是亚历山大。靬即干的牛皮,当是形容罗马的甲士众多。未能渡海并不降低甘英的功绩,在当时,他仍是世界上走得最远的人,也是最有成效的丝路使者。因此,晚唐诗人杜牧在其《郡斋独酌》一诗中咏叹:甘英穷西海,四万到洛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