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龙 (新加坡南洋孔教会会长) 一、新加坡儒家文化发展概况 随着华人的不断南来,新加坡也开始有了儒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最初南来的华人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但是原先在中国生活成长的环境使得他们受到儒家伦理道德的耳濡目染,他们内心拥有强烈的忠孝仁义等价值观,往往都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地展现。由于华人不断增多,华文学校、华文报社、文化社团逐步出现,成为讲授和弘扬儒家思想的重要阵地。早期新加坡儒家思想的传播和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国内社会文化和政治发展的影响。在狂飙突进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革时期,新加坡的华人社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负面的影响,出现了对儒家思想的批判。 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儒家文化主要是在华校中小学和宗乡社团,以及大学中文系的专业儒学研究中承传发展。从1982年开始,新加坡政府决定在中学三年级和四年级开设《儒家伦理》课程,成为当时政府主导儒家文化的传播的一个特例。伴随着课程教材的编订、师资的培训,当时全社会都在热烈讨论儒家思想,同时也创立东亚哲学研究所,邀请世界各地的儒家学者云集新加坡讲学,推动对儒学的研究、著述与传播。但是,因为《儒家伦理》课程是与多个宗教课程一起作为道德教育的必修科目,由于宗教课程引起的敏感,从1990年开始,《儒家伦理》课程与其他宗教课程一起由必修改为选修课程。而东亚哲学研究所也于1992年更名为东亚政治经济研究所,把研究重心从中国思想哲学转向政治与经济领域,给这一段风起云涌的儒家文化热潮画上了一个句号。 从此,推广儒家文化发展的工作又重新回到民间。从民间的宗教团体来看,儒释道三教结合使得孔子成为很多宗教庙宇的一个神灵,虽然宗教化的形式往往忽略了儒家思想真正的精髓,但是宗教团体在孔子思想的传播上还是对社会民众起到了一定作用。只不过相比之下,儒家文化社团在弘扬儒家思想方面还是居于重要地位。包括南洋孔教会、新加坡儒学会、儒学研究会、儒商学会、东亚人文研究所等社团致力于举办讲座、研讨会、出版刊物,为儒家文化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是关于新加坡儒家文化发展的一个简要回顾,如要了解详细的情况请阅读一些刊物和儒家学者的学术文章,如儒学研究会编的《儒学研究会成立纪念特刊》、苏新鋈教授的《儒家思想近十五年来在新加坡的流传》、何子煌博士《新加坡"儒家伦理"教育概况》、林纬毅博士《新加坡儒学在体制内的流传》、徐李颖博士《从花果飘零到香火鼎盛--新加坡儒教在民间的三种模式》等。 二、南洋孔教会的历史 儒家文化在民间的传播,文化社团占有重要一席,新加坡最古老的儒家社团是南洋孔教会(原名实得力孔教会)。1898年康有为的维新变法虽告失败,却影响中国掀起了孔教复兴运动。1912年,康有为的弟子陈焕章博士在上海创立孔教会。各省市也纷纷设立分会,接下来海外各地也相继成立了孔教会。1914年,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董事包括林文庆等发起成立了实得力孔教会,因为当时的新加坡属于英国海峡殖民地,实得力三个字即是英文Straits-词的音译。孔教会的会所设在中华总商会。当时总商会会员大多数是孔教会成员,孔教会的第一任会长就是当时中华总商会的会长廖正兴。此外还有八位中华总商会会长,林秉祥、陈德润、薛中华、林义顺、薛武院、李伟南、林庆年、和李光前,也担任过孔教会的会长或理事。他们都是当时的华社领袖,热心公益事业和传统文化的传播,1923年他们为筹建香港孔圣堂募捐,捐出三万三千多叻币,相当于今天的几千万新币。1933年中华总商会还发公函给商号会员,规定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为孔诞纪念日,号召大家放假一天以示庆祝。当时的孔教会还邀请众多儒家学者主办讲经会,反应热烈。实得力孔教会的成立和活动,促进了当时华人社会儒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1942年日军侵占新加坡,实得力孔教会的会务被迫中断。战后,会务逐渐恢复。1949年,实得力孔教会更名为南洋孔教会,并将会所迁入南洋圣教总会。由郑振文博士担任会长。南洋孔教会也主办了"中国文物展",并出版了《中国文物展》专辑,收录了当时展出的文物。孔教会后来几任会长林庆年,杨瓒文,蔡多华和黄奕欢都是新加坡家喻户晓的先贤,带领孔教会为弘扬儒家思想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当时的南洋孔教会出版了多种有关孔子思想的书籍,并从1967年到1990年举办了十八次的征文比赛,题目都是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有关的一类,如"孔子思想有助于培养国家意识","爱国与孝亲"等等。比赛每次都吸引到港台以及东南亚国家许多关心孔教会的社会人士来参赛。1985年台湾孔孟学会捐赠给南洋孔教会一座高大的孔子铜像,当时的会长黄奕欢捐资安装铜像,并将之树立在新加坡的裕华园。80年代在政府提倡儒家思想的大背景下,盛碧珠会长领导下的孔教会也配合整个大环境多次主办座谈,谈"儒家思想与优雅社会"。"孔子的教育精神"等课题,坚持宣传儒家思想。 三、南洋孔教会发展现状 2007年,第三十届董事会成员和全体会员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对传统文化的满腔热情揭开了孔教会新的篇章。新一届董事会继承孔教会每年举办孔诞庆典的传统,从2007年至2010年举行了几次规模盛大的庆典活动,出席的嘉宾都是来自社会各界的精英,他们都对孔教会坚持不懈发扬儒家思想赞赏有加。今年2010的孔诞庆典于10月4日举行,邀请了新加坡儒学会、儒学研究会、儒商学会、东亚人文研究所四个主要的儒学团体联合举办,促进了新加坡儒学界的大联合。几个会的代表在庆典中一同上台进行庄严祭孔仪式。庆典中还举行了孔教会青年团成立仪式、孔子基金会成立与捐款仪式。第二天新加坡的《联合早报》《海峡时报》都对此次孔诞庆典和孔子基金会的设立作了详细的报道。 除了每年举办孔诞庆典,2008年孔教会还举办了"孔孟故乡文化之旅",组团去孔子和孟子的故里朝圣,重温圣人当年的事绩,以继承他们高尚的精神。 几年来孔教会还主办了一系列讲座,用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智慧回应和解答当今社会的问题,如"孔学系列讲座"(五讲),包括:"孔教对生命的安顿及其宗教性"、"孔子的教育理论"、"孔子的经政理念川""孔子思想与伊斯兰价值观"、"永远的孔子",还举办了"孔子思想与当今社会"、"中华文化的生死智慧"系列讲座、"文明与暴力,何去何从?"系列讲座、"横渠四句与儒家真精神"、"儒学的宗教化、印尼化--兼谈华人文化传承的机制与途径"、"推广《弟子规》加强道德教育"、"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儒家思想"等讲座,都取得了良好的反应,吸引了大批听众。举办讲座是为了让社会大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儒家思想,同时也吸引志同道合的有识之士,一起来推动这种文化事业的发展。 我会也开设了系列传统文化课程,如"《论语》导读"《孟子》导读、大学》《中庸》导读、"儿童诵读经典班"、"孔子的智慧"课程、"中华文化通识教育"、《弟子规》师资培训班等。 文化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薪火相传,如果后继无人将会面临文化的断层。这个问题也是摆在所有儒家文化社团面前的一个挑战。南洋孔教会非常重视在年轻人中传播儒家思想,在2010年成立了青年团,也举办了许多联谊会和讲座,吸引他们来学习儒家思想。 四、孔子基金会的创立与未来发展 为了让儒家文化在新加坡有更好的发展,南洋孔教会设立的"新加坡孔子基金会"将支持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修读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思想,并资助中学生到中国浸濡。也将以孔子大学堂的名义来举办国际儒学研讨会和讲座等学术活动,邀请世界知名的儒家学者前来新加坡讲学。孔子基金会也将支持出版活动来弘扬儒家思想。我本人带头捐出新币壹佰万元给孔子基金会,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孔子基金会的成立具有重要意义,基金会将以孔子大学堂的名义策划组织系列活动,尤其是有关中华孝道的活动。新加坡政府正在对"赡养父母法令"作进一步的调整和改进。但是我们知道法律只是多提供一道防线,真正起作用的还是人的思想和修养。孝道文化是儒家思想中重要部分,在当今时代弘扬孝道具有紧迫性和针对性。南洋孔教会一贯秉承将儒家思想贯彻到民间、深入到生活中去的理想,今后我们也会坚持不懈地用儒家文化的火种点亮人心。 五、结语 具有96年历史的南洋孔教会在新加坡这样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社会中,坚持弘扬儒家思想,继承先辈们的遗志、不断创新和发展。无论社会环境如何变迁,无论遇到多大困难,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文化使命,秉承着儒学的信念,默默耕耘,不言放弃。这是因为我们坚信儒家思想具有光耀日月的不朽价值。现代人类社会的道德伦理正在下陷,面临着重大的危机,儒家思想能为化解危机提供思想资源。现在历史给了我们一个大机遇,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共同来参与这场伟大的文化复兴运动,拨乱反正,回归传统,回归正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