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明 近代以来,在日本先行的思想指导下,超越普遍性而强调特殊性的研究倾向逐渐在日本思想界占据了主导地位,尤其是津田左右吉的思想,至今仍有很大的影响力。津田认为:儒教对日本人的实际生活并没有发生直接的效应;儒教只是文字上的知识,它并没有进入日本人的生活。 当代日本史学家司马辽太郎等也认为:儒教对日本人而言只是一种比较抽象的哲学理论,是学问的对象,而并没有成为日常的生活原理和行为规范。但事实上,海内外专家的研究表明:明治以后的日本儒学一直存在着两种性格,即表现在政治权威、体制教学上的体制性特征与表现在庶民教育、文化传承上的民间性特征。 前者包含了天皇制、明治宪法、教育敕语、帝国大学的汉学教育等方面,而后者则包含了汉学私塾、儒教宣讲、祭孔仪式等活动。如果说前者还只是一种“文化学说”或“文字上的知识”,那么后者则不仅可视为一种社会运动,而且已呈现出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而成为庶民之行为规范的明显特征。 但昭和以来以安冈正笃为代表的一批儒学家对日本社会的儒学教化运动却并未因此而停止。安冈正笃(1898-1983)早年从东大毕业后曾就职于文部省,但不久便退了职,遂以在野的身份致力于民间教育事业。他于1922年设立东洋思想研究所,翌年创办阳明学研究会,1926年创立金鸡学院,1931年创办日本农士学校,1933年成立笃农协会,1942年设立兴亚同学会,1949年组织师友会,1959年开办全国性的广播讲座“晓之锺”,1970年设立乡学研究所。这些民间组织及其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宣讲以阳明学为主干的传统儒学。应该说,安冈正笃在日本的现当代史上是个颇为复杂的人物。 作为对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传统文化有着深刻造诣的思想家,其在战后重新塑造日本民族精神方面曾起过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日本的民间教育和儒学教化事业,架起了知识界与政经界沟通的桥梁,使学术研究的伟岸殿堂有了深厚广阔的民众基础,从而理所当然地成为“东洋思想的第一人”和“青年的精神领袖”。 然而正因为此,日本一些不断沉渣泛起的右翼势力也以他为思想库,并利用其一些不健康的民族主义思想,蛊惑人心,为历史翻案。尽管从根本上说安冈正笃是反对法西斯军国主义的,但作为一名在世人眼里以儒学世界观来开启日本之未来的思想家,其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水平之肤浅,却着实令人吃惊。 安冈正笃去世后,他所设立的全国师友协会虽告解体,但各地门人却纷纷成立了地方性的师友协会,如关西师友会、佐贺师友会等,使之开创的成人教育事业得以延续。至于其全力支持的民间教育机构,也在他弟子们的努力下,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于各地,不过最后能坚持下来的并不多。据笔者所知,到目前为止,经营较好且影响较大的有崎玉县的乡学研修所、山形县的东北振兴研修所、大阪府的成人教育研究所、京都府的将来世代综合研究所等。与此同时,在安冈正笃及其弟子们的努力下,战后日本大规模的祭孔活动也几乎从未中断过。 据统计,日本至今尚存有15处较有影响的孔子庙,其中历史最悠久的是始建于1668年由德川家纲建造的足利学校(地处枥木县足利市),而影响最大的则应是始建于1690年由德川纲吉建造的汤岛圣堂(地处东京都文京区),另外像地处佐贺多久市以春秋两季古代释菜仪式而著称的多久圣庙(1999年为纪念藩校东原庠舍创设300周年,该市曾举办过一次有三百多位市民参加的“国际儒学研讨会”),以及长崎的孔子庙、冲绳久米的至圣庙、熊本泗水町的孔子庙、岩手盛冈的圣堂、香川绫南町的孔圣神社和大阪道明寺天满宫的释奠会等,也有相当影响。 继安冈正笃之后在日本民间较有影响的儒学家是冈田武彦(1909~)。作为一名在大学耕耘半个多世纪的儒学研究者,冈田武彦退休以后便一直致力于儒学的普及化工作。他在立足于学术研究的同时,又把另一只脚迈出学院、跨入民间。据冈田武彦说,他第一次见到安冈正笃是在60年代初。70年代后,因《阳明学大系》的编撰和二松学舍大学阳明学研究所的设立,两位大师会面的机会多了起来。 8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安冈正笃的过世和冈田武彦影响的扩大,原来追随安冈正笃的弟子都先后聚集到了冈田武彦周围,仅我熟悉和见过的就有数百人,其中尤以九州岛地区的为多,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安冈正笃的事业在冈田武彦的传承下由北向南迁移的事实。正因为此,以冈田武彦为专任讲师的全国斯文会才有可能坚持数十年之久,首次在日本举行的规模宏大的以儒学为中心的“东亚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才会于1994年在远离东京的福冈召开,而1997年由将来世代综合研究所主办的“国际阳明学京都会议”也才会以冈田武彦为会议长,并且以他周围的九州岛地区代表为主要策划者。 应该说,安冈正笃的儒学教化活动由北向南迁移的过程,也就是冈田武彦从学院跨入民间以及九州岛知识群中的“市民圈”逐渐形成的过程。该“市民圈”的形成,实有赖于各种形式的民间读书会和讲座,如大阪的“《论语》讲习会”、福冈的“《传习录》读书会”和简素书院,小郡的“《论语》教室”,鹤冈的“《论语》讲座”、“《孟子》讲座”和“《传习录》讲座”,等等。这些读书会和讲座基本上每月一次,或请专家学者主讲,或由学有心得者恳谈,不少已坚持了数十年,每年冈田武彦都要应邀奔走于日本各地的此类读书会和讲座。 近年来,冈田武彦因身体原因而逐渐减少了此类活动的参与次数而使儒学的民间教化活动有所衰减,但作为儒学民间型态的转换形式,在日本民间却掀起了对江户文化的宣讲热潮。2003年正值德川家康在江户建立幕府400周年纪念,为此日本各地纷纷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其中影响较大的是11月29日在福冈市召开以“复兴日本人之精神”为主题的“纪念江户开府400年学术讨论会”。 会议邀请德川宗家第18代当主德川恒孝、前田家第18代当主前田利佑、越前岛津家第24代当主岛津晴久、牧野家第17代当主牧野忠昌和立花家第17代裔孙立花民雄等藩王后裔,分别就“德川时代与现代日本”、“如何用现代眼光重新评价江户历史”等问题作了基调演讲。据立花民雄说,之所以要举办这样的讲座,是因为如今的日本政治家丧失了“义”,官僚们忘记了“忠”,年轻人背弃了“礼”;日本所创造的社会“文明”实际上是举国“文迷”,观念的迷惑,方向的迷失,成了当代日本社会病的根本症结。而重新审视江户时代的历史和文化,就是为了寻找走向未来的光明之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在藩校教育中发挥过主导作用的儒学进行再评价,进而重新挖掘儒学的价值,宣传普及儒教的伦理,便有了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 战后,由于一些儒者及其组织与军国主义的纽带关系,日本儒学在民间的一些教化团体被改组为学术团体(如斯文会),其重要人物或被开除公职(如安冈正笃),或转入纯学术的研究领域(如高田真治),使儒学的教化运动一度转入低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