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泽一 “仁”与“礼”属于儒家管理方法或手段方面的内容,就管理的目标而言,儒家所追求的是“和”,正如孔子的弟子所说,“和为贵”(《论语·学而》)。因为儒家早就认识到,只有“和”才能够凝聚力量,成就事业。他们认为,这是天下万事成功的必然法则,“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礼记·中庸》)具体来说,“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礼记·乐记》)即“和”能使万物化生,生机勃勃。孟子也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荀子说:“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人“和”才有力量,才有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效率、积极性和个体的心情。只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使人协调一致,取得成功。后世的儒家大多都有相同的认识。如东汉的仲长统说:“和谐则太平之所兴也。”(《昌言·法诫》)“和”实际上就是协调组织中各要素的关系,使他们能够各自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并且凝聚起来,增值人力资本,创造更多的效益。 为了实现“和”的管理目标,儒家认为,单独用“仁”或“礼”的管理方法或手段都是不够的,应该“仁”“礼”并用。首先,“仁”就是“克己复礼”:“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如果一个人想做到仁,他就必须时刻反省自己,自觉按照礼的要求规范自己,克服自己不合理的私欲,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礼”。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内在的道德修养。其次,要达到“仁”的境界,又要有“礼”来规范:“道德仁义,非礼不成。”(《礼记·曲礼上》)二者从人的内外两个方面发挥作用,缺一不可。其中,孔子尤其重视人的内在的方面:“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总之,“仁”是由人心之内发显出来的一种道德品质,最终要外显为行为;“礼”是由社会制订出来的一种道德规范,最终要内化为人的品德。 “仁”“礼”并用的同时,儒家又提出了“中庸”的管理理念,以调剂“仁”“礼”管理方法在具体运用中的偏颇。“中庸”就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主张人做事中正适度,恰到好处,主张执两用中,认为“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孔子把“中庸”看成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最高境界,“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并非固定不变,而是根据形势的变化,审时度势,采取恰当的方法,做到随时以处“中”。这也正是孔子所言很少有人达到“中庸”境界的原因。 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怎样才能够协调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以及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片面的采取严格的规范管理,就会压抑人的创造性,甚至导致被管理者表面上积极而暗中消极,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如果片面强调以人为本,给以仁爱,只从被管理者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又会出现各行其是、组织松散的问题,同样不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这就要求管理者具备高超的管理技巧,采用“中庸”的方法,找到规范性与人格感化的最佳结合点,从而达到最优的管理效果。“中庸”在实践中就是一个适度问题,对被管理者的管理要适度,应做到规范性与人本性的结合。至于怎样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达到“中庸”的境界,则因管理者管理水平的高低和具体的管理情景而定。毫无疑问,“中庸”作为一种管理理念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儒家思想虽然产生于古代社会,但是,其中有许多思想具有普世性的特点,可以跨越漫长的历史,保持顽强的生命力。“仁”告诉职场领导如何以人为本,有效沟通;“礼”告诉职场领导怎样制订和制订什么样的规章制度;“中庸”告诉职场领导硬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完美统一。三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如果职场领导能深昧其理,运用于管理的实践,定能产生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