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理论,又称企业战略理论,其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80年代后期,美国企业战略管理进入了“衰落”阶段。90年代以后,战略管理理论再次受到普遍重视。代表人物为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安索夫、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和安德鲁斯教授等。 企业战略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学者安索夫在其1976年出版的《从战略计划走向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企业战略是指将企业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业务。以后“企业战略”成了时髦用语,各种解释不下几十种,至今为止仍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 由于对企业战略存在不同的理解,对什么是战略管理同样意见不一。主要有两大流派: (1)行业结构学派。这一学派认为公司必须在有吸引力的行业中竞争。如何选择有吸引力的行业,是战略管理的首要任务。另一项重要任务则是如何在已经选择的行业中定位,企业可根据行业结构特点,摸清盈利潜力,实施一种可建立防御性竞争地位的战略。企业超额利润是外部环境特征决定的,而不是由公司特定的内在资源和能力决定的。 (2)内部资源学派。从80年代开始兴起的这一学派与行业结构学派正相反认为战略管理过程的主要因素来自企业的内部环境,企业战略管理在于资源整合产生能力。一个公司的资源可分为三类:物力、人力和组织。单项资源无法产生持续竞争优势。只有当生产设备和公司运行的其他因素有效地成为一个整体时,它才能成为战略相关资源。总的说来,正是通过一系列资源的组合和整合,形成了持续竞争优势。在制定战略行动时内部环境比外部环境更重要,认为公司独特的资源和能力为战略提供了基础,应当注重制定战略所需资源的积累,上述两种学派的观点,在西方企业管理的实践中,都能证明其正确性。由此,对战略管理可界定为: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要素确定企业组织目标,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并使企业使命最终得以实现的动态过程。 战略管理理论认为,研究和实施战略管理的最好方法是采用适当的模式。战略管理模式所显示的战略管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战略制定:包括制定任务陈述、外部环境因素分析、内部环境因素分析、建立长期目标、评价和选择战略。(2)战略实施:包括确定年度目标、为战略实施制定相关政策、资源配置、与战略实施配套的组织结构及奖励制度。(3)战略评价:美国战略管理学家理查德·鲁梅特提出了可用于战略评价的四条标准:一致、协调、可行、优越。 战略管理理论对于我国企业的借鉴意义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企业运行机制的变革,企业都面临着如何面对激烈竞争和实现长远发展的问题,我国进入WTO之后又面临着如何应对国际竞争和合作的问题。因此,目前在我国理论界,对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也已经形成热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