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我们选出近几年中文图书市场的十大关键词,我想“张爱玲”三个字即使不在第一,起码也能跻身前三。作为一个如此经久不衰的女作家,张爱玲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人气恐怕无人能出其右。 然而,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自夏志清等海外文史专家重新唤起众人对张爱玲的兴趣以后,多数读者大多关心的仍然是张爱玲身前身后的八卦,而在严肃的学界,对张爱玲的评论更是呈现两极分化:赞之者谓其“才华盖世”、“超凡脱俗”,骂之者则斥其为“文娼”、“汉奸妻”。无论如何没有人愿意耐着性子去梳理一下她的生活背景和时代环境,然后再对她的创作给出一个公正的评价。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黄心村教授在《乱世书写:张爱玲与沦陷时期上海文学及通俗文化》中所作的工作,就尤其难能可贵。 在书的开头,黄心村教授似乎并未急着去剖析张爱玲们的生平和写作风格,而是花了极大的篇幅去还原沦陷区上海公共文化生活的面貌。在这其中,作者用了一个众所周知的荧幕形象——电影《乱世佳人》中的郝思嘉来定义张爱玲们当时的生存状态。表面上,这种比较很容易让人怀疑,作者认为张爱玲们的写作深受西方通俗文化的影响,但深读下去就能发现,作者其实是想说明,以张爱玲为代表的沦陷区的女性知识分子,与那位电影女主角之间有多么大的相似性。她们都在青春年华的时候遭遇战火,于是都不得不在战火的威胁下,去努力争取自己的生存尊严。于是,在作者的眼中,当张爱玲们在和郝思嘉对应起来的时候,这些“乱世书写”的女性知识分子们就是中国的“乱世佳人”。值得注意的是,黄心村教授的这一灵感来自于张爱玲1945年写的一篇文章,在那篇文章中,张爱玲把她的同侪苏青比作为郝思嘉。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黄心村教授不想仅仅停留在张爱玲、苏青这几个“老生常谈”的名字上面。所以,在第二章的内容中,作者笔锋一转,绕过了张爱玲她们,而详细地描述了三位女性画家的生活创作。由此,我们也就开始理解作者的思路,她想要呈现的是一个中国文化史上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场面:在这个适逢乱世的时代中,女性第一次作为文化生活的主角跃上了舞台。也正是这种女性社会地位的陡然擢升,与当时的时代背景间,形成了一种强烈对比,这种对比愈发凸显出张爱玲们的传奇。电影中,郝思嘉的故事的确荡气回肠,而现实中的张爱玲们,却是真正为了生存而在努力挣扎。这样,再来看张爱玲的那句名言“出名要趁早”,我们读出的便不再是狂妄,而是满纸的凄惶。 在作者看来,无论是张爱玲,苏青,还是潘柳黛,尽管她们风格迥异,所坚持的却是同样的创作主张: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故事。我们看到,她们笔下的那些故事,可能谈不上伟大,更谈不上永恒,却的确感动了身处乱世的读者,并温暖了他们早就被战争冰冷的心。无论是《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还是《小团圆》里的九莉,亦或是《结婚十年》中的怀青,她们都是乱世中乍现的一滴水,却也是乱世中盛开出的最美的花。 所以,张爱玲们当然不是苟且为生的“文娼”,也不会是粉丝眼中的“孤傲天才”,她们只是想要借着自己的写作和创作,在战争和暴政的夹缝中有尊严地活下去。所以,作为女性创作者的张爱玲们,不会学庾信们望江愁眠,更不会怀揣张岱们的残山剩水,她们真正在乎的只是乱世中一个个脆弱却鲜活的生命。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她们也从另一个侧面勾勒出了战争的惊心动魄。因为她们的那些故事,后来的人们更加读懂了战争的残忍,也更加地体会到了个体生命的珍贵。 黄心村教授以张爱玲为纲,以苏青、潘柳黛等其他女性知识分子为纬,编织出一幅沦陷区内女性文化运动的盛景。借着这幅盛景图画,她要告诉我们,正是在那阴暗的时代里,张爱玲及其伙伴们如何努力地生活着,却同时又为我们这些后人留下了如此丰厚的文学遗产。——原载《信息时报》2011-07-10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