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海外汉学 > 综合述评 >

刘绍铭:随笔说夏公

http://www.newdu.com 2017-12-11 苏州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 佚名 参加讨论

    
    任谁拿夏志清先生做文章,都不会有“话不知从何说起”的困扰。无论从为学、或做人的角度看,夏公的一生都极不寻常。他在美国大学教了三四十年书,至今高龄九十还住在大学的公家宿舍。他课余不玩股票,无钱搞房产,幸好他年轻时约会的女朋友没有以有房子“揸手”为前提跟他论婚嫁,否则他今天还是王老五。拿夏公做文章,交情越深,越难压不吐不快的冲动,总要在文内夹带说一些有关他风趣任诞的“逸事”。随笔不是五行一注、十步一疏的academic paper。随笔可以随心所欲。若非如此,早应删籍,再作别论。
    1991年5月4日志清先生在哥伦比亚大学荣休,我从鸟不生蛋的Madison City飞到歌舞繁荣之地去参加盛会。第二天同门师兄庄信正兄嫂做东,在哥大附近一家江浙馆子招待午饭。客人到齐后,座位不分主客,我有幸坐在夏公旁边。上菜时,其中一道是红烧黄鱼,夏公突然心血来潮,在别人还没有机会下箸时,连忙举筷暗叫一声“起”!半截鱼尾巴已滑入我的盘中。
    “来,刘绍铭,吃这鱼屁股,这是上品!”夏公得意嚷道。把鱼尾巴说成鱼屁股,用字之险,得未曾有。夏公平日言谈举止,每见六朝遗风,像是个《世说新语》跳出来的人物。难得的是,他拿你开玩笑,你也可拿他开玩笑。他从不在晚辈面前摆出巍然长者的嘴脸。
    志清先生要过几个月才满九十岁,王德威却预先在纽约安排了一个“庆生会”让他跟旧雨新知热闹一番,会上给他呈上台北联经出版社10月份出版的《中国现代小说的史与学:向中国文学评论巨擘夏志清先生致敬》作贺礼。这本五百多页文集的作者,有夏先生在哥大的门生、有他哥哥夏济安先生向他“托孤”一直受他照顾的台大外文系旧生、有他的私淑弟子和跟他时相往来的大陆、台湾、香港等地的杰出学人。收到书后,我先翻阅苏州大学季进教授的《夏志清访谈录》。季进的博士论文是研究钱锺书的。行家访问行家,总比不是同行的采访记者提问题到家。夏公在这篇访问里,真是“呼之欲出”。杨绛的《我们仨》出版后,夏公认为写得不好,在《中国时报》写了篇书评,副本寄给杨绛,杨先生看了not at all amused。看了访谈,可以猜想到夏先生当年在上海大学时是个风头很健的人物,因为有朋友怂恿他追求杨绛的妹妹杨必。杨小姐的父亲是上海滩有名的大律师。杨必刚大学毕业。夏先生说自己穷书生一名,“哪敢追啊!要是现在,倒也门当户对了,哈哈。……如果当年杨必跟了我,那简直就是天下第一对,绝配!苏州人跟无锡人结果(合?)本来就是最好的啦。可惜我那时没有钱,也没有她漂亮。哈哈,开个玩笑,开个玩笑。我这个人很可爱的,对不对?我比钱锺书可爱吧?”
    “我这个人很可爱”和“我这个人真伟大”是夏先生的口头禅。这两句话虽然是说着玩的,但也是实情。“可爱”,因为他平易近人,扶掖后进,不遗余力。“伟大”,因为他在论述传统和现代中国小说的领域上做了开天辟地的工夫。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如果没有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英译作教本,开不成课。如果没有夏公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和《中国古典小说导论》作导读,让我们做老师的,在解读传统和现代经典作品时,借此向学生介绍一些不但是崭新的,而且可以说是革命性的看法,有时真不知话该从何说起。
    中国现代文学当然得由鲁迅讲起,夏先生也不例外。不同的是,夏先生着紧推敲的,是鲁迅作品的文学本质,而不是他“民族英雄”的形象。在《小说史》中,他指出鲁迅神话是制造出来的。“大体上说来,鲁迅为其时代所摆布,而不能算是他那个时代的导师和讽刺家。”这些见解,放在半个世纪前的历史情景看,简直是离经叛道。
    夏公在《小说史》以最大的篇幅给张爱玲定位,推许她为“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不但是离经叛道,更是骇人听闻。其实夏先生看鲁迅、张爱玲,用的是类同的标准,着眼的是作品的文学本质,the intrinsic literary value。钱锺书、沈从文、张天翼、吴组缃,这几位在大陆主流评论中颇受冷落的小说家,因受到夏公的品题,赢得“后八股”时代的读者对他们另眼相看。祝寿文集的编者王德威长文《〈中国现代小说史〉的意义》,用了近两万字的篇幅细说此书在“史”与“学”上的成就后,得此结论:“世纪末的学者治现代中国文学时,也许碰触到许多夏当年无从预见的理论及材料,但少有人能在另起炉灶前,不参照、辩难、或反思夏著的观点。”
    王德威的“学长”李欧梵也有长文:《光明与黑暗的闸门——我对夏氏兄弟的敬意和感激》。志清先生的哥哥是夏济安,四十九岁英年早逝。另外一篇追忆济安师的文章是庄信正写的。饮水思源,我们几个台大旧生,当年要不是打着济安老师的招牌求见,也无缘认识志清先生。欧梵在文内提到,“夏志清先生所有的文章里最具争议的文章应该算是《今日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其实夏公有关传统文化的论述,自1968年的The Classic Chinese Novel: A Critical Introduction出版以来,因立场极不“爱国”,将中国文化的阴暗面一一指陈出来,卫道者不原谅他“家丑外扬”。志清先生读“替天行道”的《水浒传》,只看到哥们儿互相称道的“义气”,“人者仁也”的善心却荡然无存。各英雄捉到仇家,动不动就破腔剖腹,面前烧着炭火,用尖刀割一块、炙一块来下酒。“反贼”黄文炳,就是这样被宋江、晁盖、李逵等汉子barbecue的。
    夏公在《人的文学》中带引我们重访《三国演义》。第十九回说刘备匹马逃难,借宿少年猎户刘安家:
    当下刘安闻豫州牧至,却寻野味供食,一时不能得,乃杀其妻以食之。玄德曰:“此何肉也?”安曰:“乃狼肉也。”玄德不疑,乃饱食了一顿,天晚就宿。至晓将去,往后院取马,忽见妇人杀于厨下,臂上肉都割去。玄德惊问,方知昨夜食者,乃其妻之肉也。
    夏公认为,传统中国文学跟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文学相比,最显著的差别是欠缺人道主义和人文精神的支撑。传统诗人的世界多以自我为中心,努力追求的是自我感觉良好的满足,可惜他们的调调多听就腻,甚至厌烦。
    在黑白分明的界在线,我们的夏志清教授往往宁为“异端”,也争着要讲实话。他在外国教中国文学讨生活,照理说为公为私,总得替自己的本行说一两句好话吧。但他没有。他假想一个大学本科生向他讨教,请他提供该主修哪一种国家文学的意见。他对小朋友说,主修俄国文学吧。你仔细去读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的作品吧,他们让你认识人生,知道什么叫救赎,过后你会profoundly grateful for having read the masterpieces of Russian fiction。反过来说,你读过的中文小说中,有哪一本让你“感恩”的?相逢恨晚的?甚至因此改变自己人生的?看来夏公为说实话不惜出“恶声”。
    ——原载《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0年11月21日
    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0/11/21/539324.shtml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