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蒙烟雨的下午,走访李欧梵;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的办公室兼书房不很大,按他的要求「一定要有窗,否则像监狱一样窒息,我写不出东西来。」窗外远山近海已渐朦胧,占足一面墙的书架上排满了书;深度近视的李教授引颈巡视,书架这「一扇窗」,通向世界。 64岁的河南大汉李欧梵,在台湾读中学、大学;赴美游学二十余年,拿「哈佛」博士,在「哈佛」教授中国文学;近年在香港各大学任教,「来到中西文化荟萃的香港,我本身也有普及推广文化的意思」,李教授常出席一些文化沙龙和讲座,义务教人看书。 一本书不用全看完 李欧梵考上名校「新竹」中学时惨遭滑铁卢,于是发奋读书,「中英文小说一律背诵,不分昼夜,有一年暑假,我看《Gone with The Wind》(中译《飘》)的时候,每天抱著字典,查足三个月;」他终于以优异成绩保送「台大」外文系,「后来才知道,《飘》不算什么经典,只是畅销,又有著名电影和明星的影响而已,不值得我下三个月苦功。」对今天香港学生的忠告,李教授主张精选好书来读,凭自己对文学的敏感选择也好,相信书评、上网找书介也好。 近几天李欧梵到商务书店买到一本英文书《全球化和它的不满》,「是著名经济学家写的,我的看书方法是不从头看到尾,只挑关心的喜欢的章节读,先挑《全球化和它的不满》亚洲那一章看完。」李教授拿吃东西作比喻,一碟子菜有几块肉,他迫不及待地吃掉;「一般的书不可能从第一页到尾都是好的,我先找出书的基本论点,然后分析地看。」不但可以抽著看,还可以反覆看,「有用的时候再细看,比如『沙士』热潮要恶补有关文学作品演讲用,卡缪写的《瘟疫》就重新细读」,在香港身历其境,看起这类书感受当然深。 爱看武侠小说大约是每个年轻人的必经阶段,「那种书不用人家去逼你,而是废寝忘食的一种兴趣。所以我很体谅青年学生追求流行小说;像时下张小娴,过去一阵琼瑶热,你看多几本就会觉得千人一面地雷同,不满足以读书消遣的人自然会找些翻译小说来看,或看些明清小说,在更换口味之下雅俗共赏。」他年轻时阅读很广,什么侦探小说,科幻小说以至鸳鸯蝴蝶派,到现在也主张把古今中外的文学掺杂著看,不必先从四书五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按部就班地看下来,「那样太刻板了。」 文学是历史的反叛 李欧梵在「哈佛」研究院时,读中国近代思想史兼及文学,谈到文学同历史的关系,他认为,「文学对于历史永远扮演一个半反叛的角色,历史学界可能认为文学只是印证历史而已。对我来讲,文学则是呈现历史的某一章节,因为她使用语言文学去表现史学家没有注意到的、或是不敢写的,甚至不敢想像的东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并非黑白分明,而是错综复杂的感情宣泄。」以《飘》的历史背景为例,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南方各州主张蓄奴制,当然很坏;可是美国当时真正有文化的是南方人,「北佬」则是新兴的暴发户,粗鄙少文,代表资本主义商业文化,真正懂得美国田园文化的是南方人,「你看《黑奴呼天录》书中白人庄园主有黑人情妇,美国的种族主义呈现爱恨交集,在此文学比史学更能表现真实的一面。可见文学史学是并行的,看文学时应该留意其历史背景,良史也应该有文学风采。有时候历史也并非很客观的东西,史家有鲜明立场,特别是官史,有刻意扭曲现实的一面,这时候文学就能起到弥补的作用。也可以说,文学产生于某一历史阶段的成熟期,即衰退期,典型如《红楼梦》。」近年他重读《红楼梦》,还读得心神荡漾,激动得难以开口讲课。 「对心目中的经典文学,比如卡夫卡的小说,我就看得很仔细,甚至一句一句读,这是我的本行。」李欧梵读大学时,把莫泊桑的英译本几十种全部看完。像汤玛斯.曼的书比较深,当时不懂也硬著头皮看。李教授在香港科技大学开课,讲授文学经典选读,「我第一节就讲卡夫卡,第二节讲鲁迅,第三节讲爱尔兰作家乔埃斯,第四节讲汤玛斯.曼的《死在威尼斯》。」 「鲁迅是我的研究对象之一,时下青年不容易了解鲁迅时代以及他的杂文,经过我的介绍可以容易入门。不过,最终也要自己去看原著,在反覆阅读当中体会书中的深意。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一边看经典著作,一边看文学评介,多看不同流派的评论,可以集思广益。」他还介绍王晓明写的《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记写得非常生动。 鸳鸯蝴蝶派也不妨一看 李欧梵的研究重点在「民初文学」,有感于上世纪文坛把「五四文学」抬得过高,他要另辟新径,找些「鸳鸯蝴蝶派」来看,「一看就放不了手,晚清的言情、侦探小说、科幻小说,真正把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吃什么菜,穿什么衣服,都跃然纸上。三十年代的北京生活,看张恨水的书就俯拾皆是,鲁迅写的反而少,甚至写绍兴故事也半是写实半是形象化。」 近年,李教授受了香港风气影响,也看些俗文化,「其实雅俗之分有点政治化,《诗经》能分雅俗吗?恐怕是五四时代的标准!为国为民就高雅,娱乐化一类俗文学就被《新青年》等革命文学贬得一无是处。我也接受过这种两分法的文学评论标准,认为搞高雅文化者不看俗文学;后来才知道不能一刀切,我父母当年读『中央大学』,热衷新文化,但同时也看『鸳鸯蝴蝶派』」。不过,俗文学好的也少,「像香港的亦舒,看过一两篇就没劲了。张小娴她们行文有个套路,专写给白领青年看,多是谈情说爱,怎样去兰桂坊饮食,真正消闲文学。」 媒体捧出的世界第一 「文学是一种多元的现象,怎么评得出世界第一?」李欧梵教授根本就反对设立诺贝尔文学奖,「那不过是代表北欧一些文学评论家的看法,其中夹杂了政治因素,可能有扶持弱势文化的想法,对非洲、犹太文化较注意。高行健小说有他的经历背景,但是架构铺得太大,谈佛学、道家、哲学,表现出驾驭不了,他的《灵山》不能和汤玛斯·曼的《魔山》相比。」李欧梵指出,诺贝尔文学奖在国际上地位很高,中国内地也很看重,一些不太著名的书一评上奖马上畅销,其实是媒体给捧起来的,「像房地产泡沫一样,是诺贝尔文学奖产生的负面因素,有些重要作家和作品也错过了。」一般人都不重视「马华文学」,但李欧梵介绍,「我去东南亚做评委,发现有很出色的文章,如年轻女作家黎紫书;我们的视野应该放远大些。」 李欧梵在美国也研究当代文学,包括西方及中国两岸三地的作品,「王安忆、余华、苏童、王朔、韩少功,是开放改革后涌现的新人新作,我还介绍阿城的《棋王》;台湾方面朱天文、朱天心姐妹的作品我很喜欢;香港的西西和董启章的《地图集》特别好。我对王安忆作品有偏好,她比较注重写穷人,写社会没落的一面,令我可以将之与上海繁华的另一面相比;苏童也写江南的没落和颓废,他们不再写实,背后没有意识形态,打破文革时的『高大全』写法,也没有太强烈的使命感。我也教过革命文学,喜欢赵树理的乡土气息,但是受不了长篇大论的《金光大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