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两千五百多年前,在曲阜东南方向尼山,诞生了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由此,中华文化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今天,孔子后裔遍布世界各地,他们牢记至圣先师教诲,使儒学的核心价值基因得以血脉传承,儒学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得以播撒。 马千里,一位有文化情怀和社会担当的摄影师。他在工作之余,用镜头记录着孔子后裔们的故事,并在不久前出版了他的摄影专集《见贤思齐——千里眼中的孔子后裔》。为此,中国孔子网记者对马千里进行了采访。 马千里向孔子第79代嫡孙孔垂长赠送他的摄影专集《见贤思齐——千里眼中的孔子后裔》 问:您当初为什么有拍摄孔子后裔人物肖像的这样一个想法? 马千里:孔子是我们的山东老乡,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从孔子以来,孔氏家族已繁衍至八十多代,有“天下第一家”之美称。从汉朝汉高祖封孔子后裔第九代孙孔腾为奉祀君起,一直到今天首席奉祀官第七十九代孙孔垂长,孔氏家族历经朝代变迁,风云变幻。在历史上,孔子后裔们大都能始终不移地践行和发扬着儒家思想,也备受人们的推崇和关注。在今天儒学复兴的大背景下,孔子后裔们又逐渐回归到人们的视野。身为孔子后裔,他们身负重任,更有义务和责任继承孔子思想,成为孔子文化的传播者、践行者。 我拍摄孔子后裔,也是通过影像来表现孔子后裔这个群体的精神风貌,发掘和弘扬孔子世家文化,阐发正能量,彰显孔子世家的家风、家训,挖掘和阐发优秀的儒家文化,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问:这些年来,您在采访拍摄孔子后裔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故事?可以为我们介绍一下吗? 马千里:我陆续采访拍摄了上百位在各行业有代表性的孔子后裔,每采访拍摄一位,都会有一定的教育、启发和感知认识。同时,也有一些特别感人的故事。 马千里所拍摄的孔子第72代孙孔子玉老人 孔子玉是1949年建国后曲阜第一任县长,我在寻找拍摄孔子玉老人的时候,打听了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下落。几经周折,我找到了孔子玉的孙子,当时老人已经97岁高龄,因老人身体原因他的孙子一开始反对采访,担心老人回忆起历史容易激动。我说,我要拍一百位孔子后裔的杰出代表,孔子玉老人是当今最有代表性的孔子后人之一,我们不能留有遗憾。 1953年,毛泽东主席到曲阜视察工作,问孔子玉是什么辈分。孔子玉说是“宪”字辈,因为自己是孔子的后裔要向孔子学习,就把“孔宪玉”改为“孔子玉”。毛主席说,你能把你们家族的辈分写下来吗?毛主席随手把自己的香烟盒翻开给孔子玉,孔子玉在上面写下了“昭宪庆繁祥……”。毛主席仔细看了然后放进了口袋,并嘱咐孔子玉,一定要做好孔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马千里所拍摄的孔子第77代嫡孙女孔德懋老人 在采访拍摄孔德懋老人时,她推荐我去见一见她的妹妹孔德恭。孔德恭的父亲孔令誉是76代衍圣公孔令贻的堂兄弟,母亲是袁世凯的妹妹袁世英。孔德恭从小也在孔府长大,人称“孔府三小姐”。1946年参加了革命,现已在朝阳区离休多年。别人告诉我她住在19楼,可是电梯只到18楼,原来她住在18楼上面的阁楼。孔德恭老人生活比较简朴,但是乐观向上,豁达开朗。我在拍摄她的时候,特别抓拍了她的阳光般笑容。 对于青年孔子后裔,我也有采访。上海的青年志愿者孔令韬,1985年生,从大学时代的青年环保卫士到社会环保事业的先行者,他的环保事迹荣获无数次全国荣誉,被央视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我在上海的南京路上拍摄他的时候,他还在随手捡拾垃圾。 问:《见贤思齐——千里眼中的孔子后裔》这本书前半部分是曲阜文化遗址的纪实图片,后半部分是五十位孔子后裔的肖像摄影,这样的编辑排序您是出于什么构思? 马千里:这样的构思不是简单的图片罗列,也不是为摄影而摄影。 这本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展示的是曲阜的世界文化遗址。用这一系列纪实照片,以蒙太奇的编辑手法,对这些照片进行统筹安排,将他们组织串联起来,让画面之间有更多的想象空间。使读者产生联想。这本书通过周公庙、九龙山、汉鲁王墓、万仞宫墙、少昊陵、尼山、夫子洞、孔庙等画面,来表现曲阜这块土地上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文化历史,也夯实了儒家学说和儒家文化得以世代传承和广泛传播的社会基础,足以让人们感受到孔子出生地的文化背景,和丰厚的文化土壤。欣赏完这些图片以后,再去读后面孔子后裔的时候,更有利于读者对孔子后人的认识和理解。 马千里所拍摄的孔子第75代孙、著名学者孔祥林 问:从专业摄影角度来看,在采访拍摄中您使用了什么样的摄影语言来表现孔子后裔的文化面貌和精神气质? 马千里:从人物肖像角度来看,有人说这是第一部拍摄中国家族肖像的摄影作品集。在影像人类学领域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对于研究孔子世家文化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我在拍摄语言使用上,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深刻理解儒家的“仁”、“礼”、“和”,他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在拍摄方法和手段上,力求和谐统一。在摄影技巧上并没有太多表现,没有使用奇异的构图和打破常规的用光。在画面处理上,选择了中规中矩的横画幅和竖版式构图。力求做到画面的平稳、和谐。本着一颗虔诚的心,不炫耀摄影技巧,用平实朴素的语言,把真实的人物反映出来。 为追求作品的人文价值,我在创作拍摄一个人物肖像的时候,不仅要能够展现出他的生活状态,更重要的是要反映一个人的人生阅历、文化气质。通过对表情、相貌、服饰、个性特征等拍摄下来,留给以后的人类学专家、历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去研究这段历史,我认为这就是一幅人像作品能够应该起到的作用。 马千里的摄影专集《见贤思齐——千里眼中的孔子后裔》 问:孔子世家被称为“天下第一家”,在您的“千里眼”中,如何认识这一群体? 马千里:孔子创建的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学说,内容博大精深,是一个独立完整的思想体系,也是一个宏富而复杂的文化体系,反映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两千多年来,对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与发展一直产生着重大影响,经久不衰地规范着炎黄子孙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作为孔子的后裔,更是儒家学说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他们不仅仅是孔子的血脉传承人,更是孔子思想的传承人。两千多年来,孔子后裔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1998年开始历时13年修续的《孔子家谱》录入的孔子后裔有300多万人,有迹可循的当代孔子后裔灿若繁星,他们牢记至圣先师教诲,使儒学的核心价值基因得以血脉传承,儒学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得以播撒。 2013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采访拍摄孔子后裔们的时候,我的初心是让这一群体成为人们的关注对象,用我的摄影语言讲述好孔子后裔励志的故事,使他们更好的继承孔子文化思想,弘扬优秀族人的事迹,传递他们的正能量,激励更多人成长成才成功。让全国和世界人民来了解孔子世家文化和儒家智慧思想。 问:您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 马千里:著名作家冯骥才说过,文化似乎不直接关系国计民生,但却是直接关系民族的性格、精神、意识、思想、言语和气质。抽出文化这根神经,一个民族将成为植物人。 我是在齐鲁文化的熏陶和滋养下成长起来的,我深深地热爱着养育我的这块土地。在我参加工作以来,更是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以及身边的师长、同事为我从事摄影这一艺术道路,起到了重要的影响。所以我的作品一定要反映齐鲁文化,反映我们身边人的生活。 作为一个摄影师,要承接时代地气,直面社会发展,关注人文变化,表现当代人文生活。从我的理解来看,摄影要首先应该扎根本土文化、扎根百姓生活,通过摄影艺术的语言朴实地反映时代的主旋律,反映自己身边的故事。尤其在今天,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作为文化工作者,更有义务有使命做好今天的文化传播工作。 马千里在福建拍摄孔氏家庙 问:您在《见贤思齐》这本书中集结了各行业有代表性的五十位优秀孔子后裔,针对这个课题,您接下来还有哪些规划? 马千里:今年春节期间,我去了福建的一个山村里,在原生态的大山里保存着青砖灰瓦的孔氏家庙。村支记是孔子后裔第73代孙孔庆平,他在村里建了学堂,并在当地小学创办了国学实验班,让村里的孩子学习《论语》等国学经典。那里的雾气弥漫,空气湿冷,夜里被几次冻醒。但是我还是十分兴奋地拍摄完成了这个保持完好的孔子家庙,并为村长孔庆平等村里做出贡献的孔子后裔拍摄了一组照片。 记得莫言获奖时曾说,文学家必须要有一块属于自己的艺术王国,他找到的这个艺术王国就是高密。在我看来,摄影也是如此。看别人拍的风光很美,自己也去组团拍风景,这种现象我也不反对。但作为一名专业摄影师,要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追求,不盲目跟风,静下心来,找到自己的艺术王国。我现在研究的儒家文化领域的摄影,从中就找到了很多乐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