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海外汉学 > 综合述评 >

毛尖:《人民需要李欧梵》

http://www.newdu.com 2017-12-12 苏州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 佚名 参加讨论

    这两年,哈佛教授李欧梵在上海卖火了,一连出了十来本书,再加上世纪末的情缘,他已经成了网上的一个关键词。这好像多少也与有些读者对哈佛教授的想象有关,总以为“像他这样的人是不必也不会遵守人间的道德与秩序的,也就是说,他应该过着某种颓废的,甚至是荒唐的日子”,所以,网上传播率最高的故事是“李欧梵遇到李玉莹”,有些网民甚至编排了他们俩人的离奇身世,他们需要这样的李欧梵。

喜欢李欧梵的倒真是三教九流都有。大学生谈谈李欧梵谈谈周星驰,小白领谈谈余秋雨谈谈李欧梵,做学问的谈谈魏绍昌谈谈李欧梵。最近他们都谈谈北大出版社的《上海摩登》。这本书曾经在香港牛津出版社出过一版,封面暖融融的。北大版的封面却不同,素雅的底色加上比亚兹利的黑白画。

自然,《上海摩登》首先是一本学术著作,它是作为北京大学文史研究丛书推出的。可是,我相信有好些人是把它当成畅销书来看的,比如,上海最有名的季风书店就把它与《哈利·波特》放在一块,从地上螺旋型地高高堆起,迎门摆放。《大开眼戒》这部电影里,库布利克在一个妓女的家里放了本《社会学入门》。有人损余秋雨,说二奶散步,带两样东西,《文化苦旅》和宠物狗。我不知道以后《上海摩登》是否会出现在哪家小报的一个细节中,但我肯定,李欧梵先生要是看到了,肯定会哈哈一笑,用他老婆教的香港话说:“好。”这是他为人的放拓处,十分可爱。

其实,很多人已经拿《上海摩登》当“老上海流行指南”(插图本)读,说这也是一本关于老上海十里洋场的恶与花、生活门径、梦幻与刺激的书。因为你可以在这部书里找到当年咖啡馆的门牌号码,找到舞厅门票的价格,找到各种带有颓荡色欲的都会娱乐的摩登享受。还有人认为,你可以把它当作上海香港“双城记”的小说来看,当作介绍老上海掌故的散文来看。

看来是李欧梵要谈学术,人民不答应。也许只能怪李欧梵本人了,谁叫他选了上海呢,而且还是老上海。

上海是个喜欢讲来历的地方。在越友饭店刚坐下,侍者会赏赐般地过来轻描淡写道:“上次白先勇来也是坐的这个位置,他到了我们饭店门口,才知道来的是自己家。”于是这一顿饭就吃得格外有价值,竟是白先勇旧居,宾主尽欢。去城隍庙吃蟹粉小笼,队伍排出店门口,加上寒风加上细雨,但没人罢休的,因为克林顿一家子刚来品尝过,听说还有一群外国尼姑也说好吃。在襄阳路服饰市场买冒牌的Polo恤衫,讨价还价把小店主弄得着急了,他嘀咕一句“你不要算了,上次周星驰一口气买了十件”,客人不太相信,还是马上买了下来。

上海人的来历,堂皇里带着家常,这和北京不同,乾隆皇帝的龙椅和格格们的闺房毕竟遥远又尊贵了点,听上去跟神话也差不多。但是上海传奇里的主人公都还近在眼前,张爱玲的故居还活着,还有人在她写《倾城之恋》的书房里写字,听市声;虹口一带的老上海人喜欢不经意地说一句:“我小时候上学总要经过鲁迅家……”他们舌尖的这些时光和人物翻个身又回来了,叫人想起Woody Allen拍《无线电时代》时放在摄影机前面的那块琥珀色过滤镜,镜头扫过,逝去岁月又暖融融地苏醒了。

所以,“1931”也好,“时光倒流”也好,上海的很多咖啡馆虽然都是颇让学术界来劲的怀旧个案,但是对于上海和上海人,1931从来不曾真正流逝,周璇妹妹的声音,阮玲玉的弯弯笑靥和湿湿眼神从来就没有从生活中真正撤退过。环境不允许的时候,上海人还会藉着王晓棠这样的女特务过把瘾。而上海从来都是携着过去上路的,上海人推开窗子,左边弄堂住过徐志摩,右边客厅招待过林立果,不远处,有个外国赤佬叫沙逊的在那里发家……现在的上海人就住在这些岁月这些人中间,上海没有过去时,上海时间是缠绕的迷宫,收在月光宝盒里,你可以随便回去。

不相信,去“新天地”看看。经过改造的老石库门如今是上海滩上最热的酒吧村落。被打了防腐剂的石库门墙壁大约可以再活一个世纪,包括其中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人似乎并不惊讶上海的变迁,不管是回到上世纪,还是赶到下世纪,他们都接受,反正,红也上海,绿也上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