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戴帷帽的仕女骑马俑(资料图) 电视剧《大唐荣耀》热播引发了观众对于唐代服饰、饮食等文化的热议。当时的百姓日常生活究竟是怎样的? 近日出版的《走进日常———唐代社会生活考论》解开了谜底。 该书由中西书局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黄正建通过大量的史料考证,为人们还原了唐代的衣食住行,也呈现了当时的时代特点。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过渡时期,男子服饰从褒衣大袖到袍衫靴带、坐具从低坐具到高坐具、出行工具从“骑乘”到“肩舆”,都完善成熟于这一时期。而唐代社会的兴盛繁荣,带来了对外来文化的大胆吸收和融合,体现在衣食住行就是胡服、胡食的流行等。 衣:早期妇女出行是要遮蔽的 唐代以开化著称,但相关史料显示:唐早期,妇女出行是要遮蔽的。唐初,妇女出行要戴“羃”,全身遮蔽;到武则天时期,改戴帷帽,遮挡脸部;直到唐玄宗时,才只戴胡帽,脸部不遮挡了。那么,什么是“羃”呢? 该书透露,羃,是一种“发自戎夷”的装束,可将全身遮挡。有一个例子,唐朝初立,失败了的李密投降唐朝。唐高祖想逼他叛乱然后借机除掉他。李密果然携王伯当反叛。他当时带领上千士兵,都化妆成妇女,戴羃,羃内藏刀,到县城后,变装持刀杀出,占领了县城。设想一下,上千妇女戴着羃在道路上行走,别人不仅不以为怪,而且不知是兵士,可见这种服饰的流行,以及遮蔽之严。而帷帽又是什么呢?史籍上说帷帽是“拖裙到颈”,就是只遮挡到脖子。敦煌莫高窟217窟壁画“幻城喻品”中画有一位骑驴(或骡)的女子,有研究者认为她头上戴的就是“拖裙到颈”的帷帽。不过也有不同说法,即还有学者认为吐鲁番出土的唐代女骑俑戴的才是帷帽。 在装饰上,唐代流行假髻。这是一种人工制造加配于头上的发髻,供装饰或代真发。用假髻最有名的是杨贵妃。根据《明皇杂录》,杨贵妃常以假髻为首饰,而好服黄裙。天宝末年流传的童谣:“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描绘的便是杨贵妃死后的情景。而根据《旧唐书·薛季昶传》记载推测,戴假发的也包括男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