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赵艳林:在继承基础上创造微型面塑 陈凯峰的母亲赵艳林继承了“面人赵”的衣钵。1959年,赵艳林进入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随赵阔明学艺,“揉面团、蒸面粉、煮面粉”成为日复一日的工作。 “面塑有玩具特性、艺术欣赏特性与食用特性。”陈凯峰说,旧时民间风俗,每逢清明、寒食节,人们习惯用面做枣饽饽、小动物作为供品祭祀祖先,面塑承担着礼俗功能;而常见的寿桃包、玉兔包等中式餐点则作为食品而存在;孩童手中把玩的一个个面人,自然是玩具了。但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日本动漫文化的侵入,手办、塑料玩具等占据中国市场,面塑等原先的民间玩具日趋没落。 《读西厢》 赵艳林作品 材料的创新是第一步。“从我母亲开始,就专注研究面塑的出路。若要和日本手办竞争,面塑的保存时间要够长,必须不腐、不烂、不霉、不裂。”赵艳林和陈凯峰一起跑了多家化工厂,耗费数不清的精力,研究面塑原材料的革新。 赵阔明时期的面塑“九分面,一分化工材料”,陈凯峰介绍,当时往面粉中加蜂蜜、甘油以便防裂,加食盐用以杀菌,基本都是纯天然的防腐剂。但受限于面粉易腐的特性,如果要使保存时间更长,只能“七分化工材料、三分面”。时至今日,“面人赵”的配方已研究至第四代,面塑作品可保存百年而不腐。 面塑材料的变革使得雕塑型面塑成为可能。“为了黏合,以前在面粉里加糯米粉,材料有弹性,而弹性对于雕塑是大忌。现在把糯米粉换成了树脂,材料的弹性减小了,可塑性极强,所以可以根据雕塑的技法去做面塑。”陈凯峰说。 陈凯峰的父亲陈恩华是象牙细刻艺术家,同样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父亲做细刻,头发丝上做文章,以小见长。”陈凯峰形容,外公赵阔明喜欢做大东西,面塑都是手掌大小,有北方人物的大气;到了母亲赵艳林,不仅京剧和戏曲人物做得好,又受细刻启发,创造了微型面塑,“可以在核桃核里做台戏”。 《贵妃醉酒》 赵艳林作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