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城,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地名,在现今的中国版图上已经找不到了。但这座城,带给史学家多少奇幻的遐想,带给微山湖区人们多少热切的寄托。它的古老可追溯到尧舜时期,如今,它沉睡于水下已数百年,我们只能从历史的源头和百姓的口中去探寻、揭秘它的真面目。 图片来源:网络 坐落在微山湖之中的微山岛似乎命中注定了与留城有缘,它是留城及微山湖诞生、发展、变迁的见证者,更是留城衰落、消亡最直接、真实的目击者。早在尧舜时代,留作为最早的封国之一,印证了这一地区鲜明而独特的人文历史。宋代罗泌《路史》载:尧的儿子“丹朱庶弟九,其封于留者为留氏”,始建留城。其东北十里便是微山(当时尚无此名),由于地理位置特殊,环境优美,古泗水从留城穿过,使这里变成一片绿洲,是鲁苏豫皖交界地区不可多得的富庶之地。后来的留城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有名的繁华之城,战略要地,它与南面的彭城(徐州)、西边的沛城(沛县)、北部的薛城成为当时中原地带的形胜之地。 千百年来,留城或封国或置县,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唐朝诗人唐彦谦《独宿留》、刘长卿《归沛县道中晚泊留侯城》等诗,都证明那时留城的兴盛与繁华。 然而世事变幻,留城纵然空前繁盛,却命运多舛。黄河侵入泗河最早的记载见于《史记·封禅书》,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黄河决酸枣,溢而通泗”,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河决瓠子,东南住巨野,通于泗淮”。宋以后,黄河泛滥频繁,并频频改道,忽而东突忽而北迁,将大量洪水潴积于此,形成巨浸,汇成湖泊,留城只好观望、止步、挣扎,无奈地准备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只有大运河开挖改道时给了留城最后辉煌的一瞥,在即将消隐之际留下闪光的记忆。 图片来源:网络 明清时期,留城是运河的重要枢纽及转折点。元朝初开挖济州河时,济宁以南以泗河为运道,元至元三十年首在留城建闸。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黄河决口于沛县,淤沽头闸上下一百余里,运道不能畅通,工部尚书朱衡开挖了所谓的“漕运新渠”,又叫新河。留城成为元、明运河南北连接的枢纽。万历十九年(1591年),留城一带湖水不能畅流,河道尚书潘季驯改开李家口河。随着南四湖(微山湖)的形成,进而连成一片,至明末清初,四湖面积达到2050平方公里,使得留城最终成为一座地下水晶宫。 不过,这座地下水晶宫并未从此与世隔离,微山岛沟南、沟北、万庄等相近村子的村民们,依然有机会可以与这座古城有近距离的接触。 近百年中微山湖几次干涸,最有代表性的是1943年“干大湖”,百姓在南湖留城遗址周边种麦子、西瓜,见到过很多砖头瓦块、磨石辘轳,多是汉代文物;1988年,微山湖南、西、北三面干涸,村民到湖里割水荭、蒲草、苇子,在离岛西南七八里处见到一块露出湖底半截的石碑,上刻有“马桥”两个字。微山县高楼乡小四段村也保存着不少留城遗物,有石碾、石磨、碓臼、方砖瓦片及陶器笔筒、酒樽等,都是干大湖时百姓从湖底发现,起运回村里的。各种资料说明,留城具体方位应在微山岛万庄、沟南村西南七八里许,沛县房村河外五至六里水下。 那么,留城的规模有多大?史籍上没有确切的记载。史志工作者曾做过估算与猜测,以相近的沛城为参照,认为留城比沛城要小,其城区规模应是南北3000米,东西1000米左右。但从干湖时百姓到实地观察的情况来看,留城的规模应该要大一些。 赵氏家族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自山西迁徐郡之留城,其后人清末廪贡生赵田,晚年曾率子侄驾舟登岛为先祖扫墓,写下《微山上垄纪事》一文:“余始祖茔在微山,因于此日驾舟渡湖,扫墓毕散步闲游,率二三子侄登微山最高峰,纵目远眺,汪洋无际,适来一老翁,向西南指点谓余曰:此去十余里其波涛浩渺之间,即当年留城地也,陆沉数百年矣。时或现之,有蜃楼海市之观焉。”这是涉及有关留城、微山湖以及区划的直接而真实的民间资料,很是难得。 微山岛西部几个村庄,凡下过湖生产的村民都知晓从湖北岸的郗山外有一条直通留城的“石板路”(长条石铺成),说是明代以前的“官道”,距离岛西约五华里。每块条石长米余,逢干湖有条件的村民便到湖里起石,用以盖房、建桥等。对于这条“官道”有人表示怀疑,因为对照史书,找不到有关“官道”的记载,但明朝以前从滕、薛至留城、徐州的“官道”肯定是有的,却已无法再现。这条“石板路”应该是运河大堤,即留城通往夏镇的运河。2002年微山湖大旱,微山岛南、西部湖水基本干涸,还能看见部分残余的石板,石道基底栽的是木桩,两旁全是淤泥。现在这条沉睡在水下的“官道”(河),仍能看到它清晰的影子,岛上百姓叫做“石塘河”。 自留城退出历史舞台后,人们便赋予了它许多神秘的色彩。史籍中有水淹留城、居民南迁建铜山的记载,而在百姓间更有“失留城盖薛城”的流传。 留城的故事与传说在微山岛及沿湖周边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特别是岛上几乎每个老人都能讲出有关留城的许许多多掌故、传奇,而且版本颇多。有一个是说张良死前就预测到某年某月某日留城将陷落,因此在他弥留之际,把子孙叫到跟前,嘱咐他死后无须大办丧事,速速造七艘大船,待将其下葬后,头七祭祀之时摆放于墓前。家人遵嘱造好大船,供在墓前,头七之日天突降大雨,洪水滚滚,霎时将留城吞没,只有张良家人及时上船逃生。 还有传说,明代留城住着一个叫刘伯通的,祖上显灵,命他速造几只木筏,待木筏造成的那天,夜里突降暴雨,大水陡涨,一夜之间留城的房屋、树木全部淹没,人畜葬身水底,只有刘伯通一家和表亲陈姓乘上木筏得以活命。他们随水漂流,天将明时看见了火光,拼命向火光划去,是一片陆地,遂上岸定居。他们把这个地方起名叫“遇火地”,这便是微山湖东岸韩庄最早叫做“遇火地”的由来。 原标题:古留城:微山湖底沉睡的古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