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县,地处贵州省黔东南州西部,全县总人口17.8万,其中苗族占总人口的78%,是苗族原生文化的集聚地。县内自然生态保存完好,森林覆盖率达66.8%,旅游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苗族节日众多,苗族原生文化底蕴深厚,拥有苗族贾理、苗族锦鸡舞、古法造纸等7项国家级、1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6个国家级传统村落,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特色县”、“中国最具民族风情县”。 ![]() 高要梯田 黄晓海 摄 在这里有一种绘在所有女式盛装后肩背上的蜡染几何图案,意为“窝妥”,这个几何图案,有专家称这种漩涡型图案为“窝妥”,但其实在苗族语言中,“窝”者,衣也,“妥”者,蜡染也。“窝妥”不是指旋窝纹样,而是指蜡染服,而在肩背上固定的螺旋纹,是祖先流传下来的记忆,不许改变。 ![]() 王阿板蜡画作品 蜡染这个名字或许你会有些陌生,但看到蜡染作品的人却定会驻足。苗族是蜡染的发明创造者之一,蜡染技艺伴随着苗族的不断迁徙而保持至今。如今,丹寨县苗族妇女们依然在用手中的蜡刀绘制着她们的“窝妥”,龙纹、蝴蝶纹、旋涡纹”这些苗族世代传承的图腾符号,其中,王阿板就是非常优秀的一位蜡染图案艺术设计师,她自幼跟随母亲、奶奶学习苗族蜡染制作技艺,并绘画制作蜡染产品,目前在丹寨县排调镇远景村建立阿板苗族蜡染手工作坊合作社。并在2010年被贵州省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她的作品中能看到一簇簇鲜花长在了布上、一只只灵鸟在布上雀跃。她们用作品表达着对世界的美好想象,记录着苗族同胞的民族历史文化与传统记忆。 2016年11月3日6日,王阿板老师亮相时尚·北京系列活动带来王阿板蜡画展,展示“千年窝妥”,解读苗族文化。 除了丹寨蜡染,本次丹寨还会在多彩中华体验馆中展示苗族古法造纸、苗族锦鸡舞、苗族服饰等,其中,古法造纸更是蜚声海内,手工造纸于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我国现存古法造纸工艺的“活化石”,纸质优良,更具有柔韧性,吸水性强,光泽度好等特点,是国家博物馆修复古籍图书用纸。 以及舞台表演以“千年窝妥·丹寨之夜”为主题,展示苗族贾理、丹寨锦鸡舞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自强不息的丹寨人,秉承青山绿水赋予的灵气,艰苦卓绝练就的骨气,用勤奋坚韧,谱写出骄人的新篇章。立足于蜡染、古法造纸、锦鸡舞、贾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底蕴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推进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代表和非遗传承人。本次“时尚·北京”与丹寨合作,推出多彩中华体验馆——向社会各界推介民族文化生活方式新体验,让你身居北京便可感受少数民族的生活,也让民族文化走进大众的生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