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第四章 驭臣之策,正名责实弄权术(12)

http://www.newdu.com 2017-12-13 左手韩非子右手道德经 newdu 参加讨论
        袁绍的多疑还导致部属投奔对手曹操,许攸便是这样的一个典型:许攸也曾向袁绍献计未被采纳,后来后方催粮的审配来信向袁绍反映许攸在冀州的许多“经济问题”,并称许攸的侄子已经被收监。袁绍见信后破口大骂许攸,怀疑他是曹操的奸细。许攸听说后,见袁绍如此多疑,拔剑自杀不成便投奔曹操,后向曹操献策乌巢断粮之计、决漳河灌冀州之计,均大获成功。
    方廉直光,人格魅力放光芒
    君主都希望臣下忠心追随自己,希望自己有人格魅力。这样既便于管理,又能巩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要做到这样是有条件的,正直是一个好君主必须具备的品格,这在君主与臣下之间的关系中非常重要。
    显然,如果臣下愿意追随某个君主去打仗,他们首先要在心里承认这个君主值得信赖。他们希望他诚实、讲道德、有原则。当臣下讲自己所尊敬的君主的品质的时候,常常用“正直”、“有个性”来形容。
    每个臣下都想要完全信任他们的君主,而要完全信任就必须让他们相信他们的君主个性强,非常正直。正直是臣下追随君主的理由,所有的君主都必须赢得臣下的心。
    韩非主张君主在道义上一定要公正,有公心而不偏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君主必须坚决果断并刚强正直;不刚强正直,就不能矫正邪恶。君主要把“直”视作内心所具有的道德,说话不合乎法律不要说出口,行为不公道就不要在心里有萌芽,要坚持社会正义,为人公正正直。
    我们在考察君主是否正直诚信时,必定会非常重视他人品是否正直。君主正是通过其正直人品,才树立了别人效仿的榜样。在人品这点上,君主无法弄虚作假。一个君主的臣下,尤其是他的直接下属,只要和君主共事一段时间,就会知道他是否正直。
    这一点对君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为国家的精神是自上而下树立起来的。如果一个国家富有精神,那是因为它的君主精神崇高。如果一个国家腐败,其根源在它的君主,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
    君主在于正直,不正直的君主也可以生存,那是他侥幸地免于祸害。君主应该把正直的人提拔起来,放在邪恶的人之上,这样老百姓才会安定。一个君主只有严格地要求自己,起带头表率作用,才能服众。更何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只有自己愿意做的事,才能要求别人也去做;只有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才能要求别人也去做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