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幸福之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的这些关键词,令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张其成格外关注。此次“两会”,张其成提交了一份以中医药文化助推健康中国建设的提案。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您看来,中医药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张其成:中医药是促进身心全面健康的必要手段。健康是一个大系统,除了肌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道德健康、行为健康等。健康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人的内心,包括心理、心态、心灵、心智。中医药注重人的全面健康、整体发展,在身心合一、形神合一的系统观指导下,更加注重心神作用。中医养生、治未病实质就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人的行为方式是受内心思维方式决定的,思维方式、理念观念属于文化的范畴,是中医文化纳入“健康中国”需要考虑的地方。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从中医药文化的角度,谈谈您对健康中国建设的一些建议。 张其成:我认为,第一,应将中医文化纳入“健康中国”的顶层设计中,助推和谐医疗、和谐社会发展。比如中医文化中关于医患关系的引导教育,一方面以“大医精诚”教育医者恪守医德,另一方面以“治未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扶正祛邪”等理念教育引导患者将健康后果的责任归于自身,进而实现和谐的医患关系。 第二,将中医文化这个“软实力”纳入“健康中国”的“硬实力”中发展,以助推行业精神的树立。比如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落实中,“创新发展”就可以鼓励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科技等新技术与传统中医服务“简、便、廉、验”的本质结合,快捷抵达终端,服务民众等。 第三,将中医文化纳入“健康中国”的社区建设、个体生活方式建设,助推个体健康发展。随着《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推进、落实,基层和社区将实现常态化的中医文化宣教,在这个过程中应积极倡导养生文化、养老寿亲文化,充分发挥中医文化宣教的组织、教育、健康和建设和谐社区的功能;充分发挥中医文化能为个体生活设计衣、食、住、行的具体健康路径的能力,结合在基层配套的中医药健康促进资源,整合中医文化的生命哲理、长寿之乡的生活智慧,使健康成为生活方式。 第四,将中医文化纳入“健康中国”相关国家级科研规划,深入研究中医文化面向当下和未来的价值。中医文化既是传统的,又是当代的、未来的。当前,国内外对中医药科技侧的知晓度、认可度有很大提升,但对中医文化侧、人文侧的内容却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实际上,科技与人文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在“健康中国建设规划”中应该深入研究中医文化面向当下、未来的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