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善恶只能在实践中见分晓

http://www.newdu.com 2017-12-14 中国孔子网 何中华 参加讨论

    【按】《论语》首章劈头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字通“悦”。这句话可谓是整部书的要枢所在。中国的“学”并不致力于对外部世界的解释,而是致力于人的道德人格的塑造和养成,所谓“君子学以致其道”(子夏语)。“道德”即得“道”,即所谓“致其道”,也就是一个人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以达到道德的高度。
    据钱穆先生考辨,先儒即最早开辟了“习六艺”的传统,这里所谓的“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属于“技艺”,即动手能力和实践功夫。可见,早期的“儒士”并不是文弱书生,不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式的只会纸上谈兵、坐而论道的人,而是全面发展的人,即“六艺”样样在行的人。
    西方也好,东方也好,为什么人们都把道德看做实践的领域?因为善恶只能在实践中见分晓,所谓“听其言,观其行”;对于一个人的道德考量,人们更信任他的“做”而不是“说”。再者,道德属于目的性追求,善行本身不能被用来充当手段,不然就会丧失其道德的性质,而目的只能落实到实践中才能兑现。最为重要者,道德说到底不是“学得”的,而是“习得”的,只有通过实际地生活,身临其境,才能逐步“养成”一种道德人格。
    中国的文化传统特别强调“践履”二字,其中缘由恐怕也正出于此,事实上这也格外分明地凸显了中国文化的道德偏好。孔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反对巧言令色之徒,因为在他看来,“巧言令色,鲜矣仁!”《易传》也说“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因为“巧言乱德”。那种善于花言巧语而不务实笃行的人,足以败坏道德。
    “学而时习之”,这里,一个“习”字,极为要紧。夸张一点说,中国文化笃实的功夫都蕴含在这里面了。“学”只有落实到“习”上,才是扎实的、可靠的,才是学习者自己的。说到底,这乃是中国文化“知行合一”的要求和体现。中国文化不注重“知”,不注重“说”,也不注重“论”,而注重“做”、注重“行”。我们常说,看一个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我们更信任人的“行”而非“言”。有人曾感叹:中国历史上有一流的思想家,就是没有一本讲逻辑的书;有一流的文学家,就是没有一本讲语法的书。这看似奇怪,实则正常。因为在一定意义上,中国的文化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至于后来思想史上出现的种种流弊,诸如凌空蹈虚、坐而论道之类,是不能怪罪老祖宗的,只能怨后人自己把经典给读歪了。
    早期的儒家是强调习礼的,由思孟学派开始逐渐偏重于心性一途,到了宋明儒则更因受援禅入儒的影响,独举“悟”的作用,越来越偏离了践履的笃实功夫。
    对于儒学传统作脱离生活的诠解,不过是陋儒、俗儒所为,与儒家的真精神无关。梁漱溟先生晚年说:“不在工夫上去验证,事实上去说话,只从符号上去讲求,终无头绪……要实地去做这种生活,方可以讲这个东西。要把它当做思想或哲学客观的研究,完全不能讲”。因为梁先生认为,“孔子所谓学问就是他的生活。他一生用力之所在,不在旁处,只在他生活上”。这的确抓住了孔子代表的儒家思想的精髓。
    “学而时习之”的“学”是知识性的,而“习”是实践性的,是践履和体认的功夫。“学”以致其“道”。道德即得道,德者得也。“学”的归宿是得道,得做人之道。“学”是成就人的道德人格的路径,但仅仅“学”还不够,还必须“时习之”,“习”在孔子时代是指习礼。《易传》曰:“履者,礼也。”而按《说文解字》,礼者,履也。显然,“礼”、“履”可以互训。按照宋儒程颐的诠释,“履,礼也。礼,人之所履也”;“履,践也”。“礼”是一种仪式,也是一套规矩,但都需要在具体的“做”中得以开显和落实。这是耐人寻味的。
    道德说到底是个实行的问题,是个证成的问题。在道德问题上,我们更信任人的行动,而不是人的言辞。良知只有在“觉解”中才能澄明,良能也只有在“践履”中才能获得。所以,在“言”“行”关系问题上,孔子更强调“行”,也更信赖“行”。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中国的学问为什么强调的是亲在式的“体认”而不是旁观式的“认知”?说到底这是由中国学问的根本旨趣决定的。
    中国的“学”是道德意义上的,它并不致力于对外部世界的解释,而是致力于人对自我所固有的良知的觉解,所以说“君子学以致其道”。
    中国文化反对知行脱离,追求“知行合一”。学习就是生活,反对把学习同生活撅为两截,因为在中国人视之,脱离生活的学习永远不可能形成一种健全的人格。
    总之,“学而时习之”这句话很好地凸显了道德的实践品格。败德之人的不道德行为,并不是出于无知,所有缺德的人都怕别人知道他们的劣行,所谓“小人之过也必文”,即文过饰非。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怕人知道,这当然有逃避惩罚、逃避谴责的考虑,但除此之外,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们自己也很清楚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只是自己未能遵照道德原则的要求去行事罢了。
    所以,道德不完全是一个教育的问题,教育也不是万能的。单靠灌输,效果极为有限。决不是通过听几堂课或者读几本书,大家就可以变成君子的。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道德只有在实践中逐步地养成,才是真正牢靠的。
    (本网经作者同意发表;作者系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