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学术界关于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经典途径朝鲜半岛传至日本的年代是285年还是405年存在争议。笔者与学术界多数学者一样倾向后者,并认为后来儒家经典及其思想基本上一直受到日本皇室、武士、宗教界以及工商界等精英阶层的尊崇敬仰。由于他们长期由上至下推崇、普及儒家经典教育,儒家思想在各个时代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存最古老的孔子庙主要有栃木县足利市足利学校的大成殿、东京的汤岛圣堂、茨城县水户市的弘道馆、冈山县备前市旧闲谷学校的圣庙、佐贺县多久市的多久圣庙等。 笔者曾在拙稿“试论日本孔子庙的历史演变与当代功能:以汤岛圣堂与弘道馆为例”中,详细讨论了日本孔子庙的历史变迁与当代功能。本文主要以旧闲谷学校为例来考察日本地方乡校及其孔子庙的历史变迁与当代功能。 旧闲谷学校座落在冈山县备前市和气町闲谷地区的深山峡谷,创建于江户时代初期的1670年,当时的建筑保存良好,儒家教育以及释菜礼传统也传承至今。笔者于2013年11月23日至24日、2014年1月4日、2014年2月4日、2014年9月4日、2015年1月4日、2015年10月24日先后六次专程到旧闲谷学校以及相关设施实地考察,先后采访了多位相关专家,参加了一年一度的新年读经与释菜等仪式,收集了大量第一手人类学资料以及参考文献。 需要说明的是,有关旧闲谷学校的介绍,虽然也能在一些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媒体上看到,但各有偏重,不够全面深入,甚至有误。而在笔者的研究范围内,目前尚未见到有关对此校儒家经典教育与释菜礼传承进行人类学与儒学、教育学以及历史学等学科相结合的综合性考察报告。因此本文试图弥补这一空缺,揭示源自中国的传统孔庙及其儒家经典教育在日本社会不断被传承并本土化的发展概貌,以此实例进一步阐释中日两国儒家文化的关联性,并为深入探讨儒学的传统与现代化、孔庙的历史演变与当代功能等重大问题提供参考资料与研究视角。 一、旧闲谷学校的儒家经典教育历史 江户时代(1603-1867年),德川家康尊孔崇儒,重用藤原惺窝的得意门生林罗山,兴办学校并普及儒家经典教育。因此,孔子庙也伴随这些学校的诞生在各地陆续登场。 冈山藩主池田光政 (1609-1682)也信奉儒学并积极施行儒家所提倡的仁政德治,起用得力家臣津田永忠(1640-1707)为冈山郡“代官”(特使)垦田治水,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营造大名庭园“后乐园”, 同时勤俭节约,致力于文教事业,重用著名阳明学者熊泽蕃山(1619-1691),倡导士族及平民教育,因此深得当地民众拥护,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民风淳厚、政绩显著而在各藩中享有盛名。 池田光政于宽永十八年(1641)创设了全国第一所藩校花田教场,宽文九年(1669)七月创办了冈山藩校,精心培养藩士子弟。其教育方针是“文武兼备”,即学生除了学习中国儒家所提倡的六艺外,还必须精通枪术、马术以及铁炮射击等武艺,参加每年二月定期举行的释菜等各种仪式。这一点与其他各地藩校无异,但值得一提的是,此校比德川幕府所建汤岛圣堂还早21年。 为了让平民子弟也有机会接受读写、计算以及孝悌之道等基本技能与社会道德教育,池田光政于宽文八年(1668)五月决定在备前藩领内12郡创办123所乡村学校“手习所”,加上前年在冈山荣町创办的一所手习所,总共124所。其中一所座落在和气郡木谷村延原山谷,由池田光政亲自考察选定地址,津田永忠负责建造。宽文十年(1670)五月简易校舍建成后,延原改称为闲谷,即闲静山谷宜读书求学之地。 当年,津田永忠奉命从冈山城移居闲谷,作为督学“学校奉行”长期管理学校所有事务。至延宝二年(1674),讲堂、圣堂(圣庙)以及宿舍“学房”等设施建成。延宝三年藩政府由于财政压力,将上述宽文八年设立的123所乡村学校“手习所”废除,统一编入至闲谷,称为闲谷学校。 池田光政临终前,曾特意留下了“将闲谷学校永远办下去”的遗言。而当初闲谷学校的经费来源是第二代藩主池田纲正于延宝元年(1673)开始作为闲谷学田下发给木谷村的279余石稻米地租。这与藩士的“知行”(报酬、通常以稻米石数计量)一样,也有可能被削减或没收。所以,津田永忠认真贯彻执行池田光政的遗志,于延宝八年(1680)征得藩主池田纲正许可,将木谷村的田地与山林购买下来,以学校为地主、农民为佃农,并将木谷村改为闲谷学校。这样就可以保证即使藩主池田家被“改易”,学校也可以永远维持下去。另外,他还为了增加闲谷学田的数量,仿照中国的井田制,在和气郡友延村附近海滨开垦了下井田新田9町3反(约10公顷)有余,进一步确保了闲谷学校的经费来源。 池田光政去世后,津田永忠采用最好的建筑材料与最新技术,于贞享元年(1684)重建了圣堂与讲堂,贞享三年(1686)修建了祭祀池田光政之灵的芳烈祠。如后所述,这三座建筑至今完好无损并受到重点保护。笔者在参观考察时注意到,圣庙与芳烈祠平行并列,亦分别俗称西御堂与东御堂,而且都有盖着红瓦的长方形围墙环绕,但围墙院内面积分别为2006平方米与3530平方米。 关于这一差异,现冈山县青少年教育中心闲谷学校职员吉房顺治先生解释说,这是由于芳烈祠大门前13级台阶比圣庙大门前19级台阶少6级造成的必然结果,目的是为了表示对孔子的尊敬并突出圣庙的崇高地位。为此设计修建芳烈祠时,还将其地基比圣庙深大约1米。另外,芳烈祠的本殿建筑面积18.95平方米远比圣庙大成殿建筑面积34.93平方米要小,其建筑物的整体高度7.6米也比圣庙(大成殿栋高11.70米,如加上鸟形雕塑则为12.4米)要低。这不禁令人联想到在日本流行的关于弟子应“后退三步,不踏师影”的佛教谚语,可谓一藩之主池田光政谦卑好学,对自己尊崇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始终以礼相待的象征体现。 芳烈祠建成当年的二月上丁日和八月仲秋丁日,冈山藩校和闲谷学校分别举行首次释菜礼,后来成为惯例。在闲谷学校一年一度的释菜礼中,津田永忠担任献官,其他教师则分担其他职位,所有师生以及普通职工都要参加。另外,正德元年(1711)元旦,闲谷学校首次举行诵读儒家经典仪式“新年初读之仪”,并成为定制。后来释菜礼与“新年初读之仪”一直成为每年定期举办的两大传统仪式。 至元禄十四年(1701),沿学校正门鹤鸣门左右延长修建了长达765米的围校石墙,由无数颜色各异的大块流纹岩石块巧妙组合而筑成。石墙为蒲鉾造型,依山坡地形起伏变化,其中主要位于南面平地的505米石墙宽1.8米,高2米,显得厚重古朴。石墙圈内总面积为一万坪(约3万3058平方米)。另外,鹤鸣门前面不远处还建有泮池。 当时平民百姓被武士阶层统治,社会经济地位低下,而闲谷学校作为乡校,是为普及平民教育而开设的,所以建成这所平民学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被誉为日本最古老的庶民学校。学生主要以村吏为首的农民、武士、商人、医生等各种身份不同的人家子弟,而且对外开放,冈山藩以外的各种身份不同的人家子弟也可以申请入学。 当时明文规定:凡来此学习者,原则上不用交学费,准备好必要的文具,便可入学。但学生要自备午餐盒饭“便当”,鼓励鼓励富裕家庭子弟可带些大米来校。学生的年龄多样,从7、8岁至15岁不等。家离学校较近的学生徒步上学,而来自偏远乡村的学生则住在“学房”,数名学生一起住在同一个房间。 与冈山藩校不同,这里的学生原则上不必习武,但校舍附近有马场可练习骑马。明和七年(1770),闲谷学校确定了课程规章制度。教学内容主要以朱子学为主。学生入学后,首先要学习“习字”与“素读”儒家经典,从《孝经》《小学》、《四书》,《五经》开始,逐步深入至《史记》与《汉书》等中国史书。 学校规定,每天除了下午四点至六点的两小时休息时间外,从早上七点至晚上十点都要珍惜片刻闲暇认真学习。学习日程以五天为一个单位计算,连续学习四天后,第五天休息。虽然学习内容以“习字”与“素读”为主,但每月逢1日(1、11、21日)和逢6日(6、16、26日)的那天在讲堂有关于《四书》的讲座“讲释”,而在逢3日(3、13、23日)和逢8日(8、18、28日)的当天则有关于《五经》等方面的“讲释”。 此外,在逢1日的下午六点至八点,学生都到教师家里,以3至4人为一组阅读《小学》、《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互相纠正错误,并按成绩差异来决定座席顺序。每月伊始,要举行使用写有《小学》·《四书》·《五经》的木牌来测验学生记忆力的考试、或者定期举办创作汉诗与汉文的诗歌会以及文会等。 很多学生通常用一年时间完成这一阶段的学业后,便离开学校到各地就任官职。优秀的学生则继续留校深造。他们在“孝、悌、忠、信”的思想指导下,有的学习农业知识,有的学习经商之道。 另外,每月初一早晨都要在校内的习艺斋举办关于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所定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即《朱文公学规》)讲座。除了在校学生以外,附近乡村居民也可以自由参加听讲。他们认为《白鹿洞书院揭示》简明扼要地体现了朱子的学术思想。 明治维新后,各地很多江户时代所建校舍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或被迫关闭,但闲谷学校由于有志之士的努力保护而幸免遭到破坏,基本上完整无损地保存至今。明治三年(1870),由于藩政改革,闲谷学校被关闭,合并至冈山学校。明治六年(1873),阳明学者山田方谷(1805-1877)建议复兴闲谷学校,并将其更名为闲谷精舍,但由于明治五年八月颁布的《学制》法令的实施等原因而没有成功。明治十七年(1884),教育家西薇山(1843-1904)等再次振兴闲谷精舍,并将其更名为闲谷簧。明治三十六年(1903),闲谷簧更名为私立闲谷中学,两年后新校舍本馆在防火山“火除山”西侧落成。 大正十年(1921),根据县营移交管理规定,私立闲谷中学更名为冈山县闲谷中学。昭和二十三年(1948)根据学制改革,冈山县闲谷中学改为冈山县立闲谷高级中学。第二年,由于高级中学整编,更名为冈山县立和气高级中学闲谷校舍。此校舍于昭和三十九年(1964)3月31日废止并停止招生,从此以后人们习惯称呼为旧闲谷学校,而师生与职工则统一编入于昭和二十四年(1949)创建的冈山县立和气高级中学和气校舍。昭和四十年(1965),冈山县立和气高级中学更名为冈山县立和气闲谷高级中学。 冈山县立和气闲谷高级中学座落在远离旧闲谷学校约8.9公里处的平原居民区,附近有和气电车站,生活与交通都极为便利。此校继承了闲谷学校创建以来295年的学统,不仅将儒家思想的信奉者、闲谷学校创办者池田光政所倡导的“信、勤、俭”作为三宝校训予以传承,而且成为承办各种传统仪式的主体,并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指定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