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感谢“指导”

http://www.newdu.com 2017-12-14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为了使历史年代问题直观化,我在前文中按钱穆先生考订的思路列表推算,并说“如有错误,敬请高正先生指正”。高正先生果然“抽空来指导”,并惠赐了两条高见。如果高正先生的意见正确,我当然会“过而能改”,从善如流。但就这两条意见而言,本人并不能修正前表。
    一、关于鲁哀公在位年数,高正先生说鲁哀公“二十八年”,这是“历史学界所公认的。”高正先生唬人也不看对象,《史记·六国年表》谓鲁哀公“二十八年”;《史记·鲁周公世家》谓“二十七年”;《汉书·律历志》亦谓“哀公即位二十七年”,从来就不是“历史学界所公认的。”而我在前文已言,《史记·鲁周公世家》可信,《史记·六国年表》不可依。
    二、关于三晋灭智伯之年,《史记·周本纪》谓在周贞定王十六年,即公元前453年;《史记·六国年表》谓在鲁悼公十四年,也是公元前453 年;《史记·鲁周公世家》则谓在鲁悼公十三年。高正先生质问:
    请姜广辉教授检查一下:公元前453年,即周定王十六年,晋三卿灭知瑶,《史记·鲁周公世家》曰:“(鲁悼公)十三年,分其地有之。”由此上推,鲁悼公元年应当是哪一年?你的表格中是怎样反映的?为什么?
    如依高正先生的意见从后往前推,那就推到了公元前465年,若以此年为鲁悼公元年,那鲁哀公就有二十九年了。我们知道历史上有鲁哀公“二十七年”和“二十八年”两说,却决无“二十九年”之说。高正先生似乎不知道《史记·周本纪》、《史记·六国年表》和《史记·鲁周公世家》等各有其推算系统,有些时候是不可以交插互推的,而此数据又是只可以自上而下顺推,不可以自下而上逆推的。由《史记·鲁周公世家》的推算系统而言,因为鲁悼公元年为公元前467年,其十三年为公元前455年,其十五年才合公元前453年之数。
    这些数据不尽相同,“为什么?”其原因就在我前文所引的顾炎武的话中:自周贞定王元年(公元前468年)至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凡一百三十三年,史文阙轶,考古者为之茫昧。”正因为这一时期的年代数据有许多问题,所以是不能把它作为历史年代的支点的。我在前两文中对此已说得非常明白了,可惜高正先生还是执迷不悟,“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那怎么行呢?
    三、需要指出的是,日本著名汉学家武内义雄先生作《六国年表订误》,其中考订鲁国列君年数,与钱穆先生的考订不谋而合,完全一致,我前文列表不仅反映钱穆先生考订的思路,同时也反映武内义雄先生的考订思路。所以高正先生把我说成钱穆先生的“代言人”是不够准确的。我们都应该做真理的代言人,而不应做差误的代言人。高正先生说:研究历史,需要科学的阙疑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话说得很好,愿我们共勉。
    四、这场争论,由拙文中的“鲁穆公开始执政于公元前415年”一句引起, 争论的结果又回到了公元前415年的起点。两年半前,高正先生很不礼貌地高喊:“姜广辉教授首发文章中历史年代错了”,“请问根据何在?这属于凭空杜撰,妄改史书的常识性错误。这能作为坐标吗?谨请贵网将我的这封信公开上网,就此问题展开学术辨论!”我先已说过,年代考订虽然是历史研究必不可少的基础工夫,但毕竟不是我的专业研究的旨趣所在,是高正先生一再相逼,硬把我拖入这场我所不情愿的争论之中的。现刚过二招,高正先生便提议:“我们俩都不是搞先秦史专业的,我看我们还是去请教请教研究先秦史的有关专家吧!”我看到了高正先生在态度上有很大的转变,我很愿意接受高正先生的提议。请高正先生放心,我并不想抓住阁下的“取舍”失考作文章,研究工作中是难免会犯错误的。“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当然,高正先生若坚持己说也未尝不可,因为在学术上每个人都有这种自由。
    我对高正先生的意见是,虽然你声称我们是“朋友”,朋友之间也还是讲些礼貌为好,无论我们是在哪里学的历史,都首先应该学会尊重他人。作为朋友,我想对高正先生说,在这方面阁下是有所欠缺的。对我可以不说,譬如对贵同校的前辈名师楼宇烈教授,不过关于一两处古籍校释的歧见,也上纲上线,说什么“雖未必嚴重到能禍國殃民,卻也實在於世無補了!”我还是那句话:在学问上,无论多大的学者皆可能有所知,有所不知。我们需要的是虚心扬榷、平和讨论的精神和态度。这种精神和态度远比个人的一点研究发明更有价值。因为我们个人的一点“萤光”不可能照遍大千世界。此理未知高正先生以为然否?若以为然,我们握握手,照旧是朋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