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玲娟 清明时,偶遇一江南古镇,镇中古戏台停用已久,青砖铺地、朱漆斑驳,细雨蒙蒙中锣鼓喧天已是前尘云烟。想起有朋友感慨,经济发展了,反而看不到原汁原味的土戏了。戏曲被移栽进了现代化的剧场,场面更美、环境更舒适,坐在台下的观众,也跟欣赏交响乐一般正襟危坐,没有茶水零嘴、没有唠嗑戏谑。 不知何时开始,中国戏曲特有的泥土味儿,似乎淡了。 与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的中国戏曲,剧种流派种类繁多:粤剧、淮剧、川剧、秦腔、河北梆子、黄梅戏、湖南花鼓戏……但无论高亢还是婉约,注重程式还是随编随演,无不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紧密相连,这是中国戏曲独有的味儿,在节奏、韵律、整饬、和谐之余,还有着骨子里生长的乡野的风致。 鲁迅不爱看戏,却在《社戏》一文中回忆幼时看的戏,“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胡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这些年来,政府一直忧虑于传统戏曲的没落,采取各种措施支持剧种排演好剧新剧,支持剧场推出更多演出场次,支持戏曲走进校园培育青年观众,努力保护濒危剧种,将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记录下来、传承下去……但在这一切之余,似乎总还少了点什么,那就是带着泥土味道的舞台。 发轫于泥土间的许多传统戏曲门类都离不开田土间的那方舞台,和舞台下与这个剧种同宗同源的乡里乡亲。黄土高原上的信天游,离不开那片高天厚土;烟雨朦胧中的黄梅戏,离不开白墙黑瓦的徽派风情;川剧就该根植于川蜀的青山绿水;花鼓戏也离不开三湘四水一地一乡音……那是孕育这一剧种的山水,台下是最懂得这一剧种的戏迷,他们或许很少有机会走进“高大上”的剧场,但他们是最懂这门戏曲艺术的行家。 当然,留住泥土味道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而是要随时代创新发展。戏曲走进大剧场,利用现代化的硬件设施给予观众更完美的观戏体验,无疑是戏曲本身的进步。但创新不等于摒弃传统、推倒重来,一定要在继承传统、敬畏传统的基础上完成激活与创新。 前段时间,上海沪剧界展开了沪剧“回娘家”活动,汇聚全市7家沪剧院团让市郊的沪剧观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到上海本土戏曲。沪剧是上海地方戏,市郊有大批戏迷和观众,可谓沪剧的根基。曾几何时,沪剧也如同其它剧种一般,大多只在市区剧院演出,如今的“回娘家”,不拘演出形式和剧场设施,简单的舞台却让农村观众真真切切地过了一把瘾,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属于咱老百姓自己的本土戏曲。看戏时,不少老人家热泪盈眶,他们说,这才是他们心里的戏曲,记忆中的戏曲,与他们一同长大的,带着泥土味的戏曲。 如何善待传统戏曲?不妨让她保留些泥土的芬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