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图②:马鞍山采石矶。 图③:平湖秋月。 图④:无锡市锡惠景区。 图②为谢富乐摄,其余为资料图片。(制图:张芳曼) 杭州西湖:湖平长似镜 月好最宜秋 湖山十景·平湖秋月 王洧(南宋) 万顷寒光一席铺, 冰轮行处片云无。 鹫峰遥度西风冷, 桂子纷纷点玉壶。 平湖秋月,这处中秋赏月胜地,即便未到过杭州西湖,想来也不会陌生,于诗词乐曲中多次邂逅了。宋代孙锐写平湖秋月:“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白蘋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作为“西湖十景”题名景观之一的平湖秋月,始自南宋。不过当时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更多是时间维度上的景致,而非空间概念。所以宋人诗中写“棹歌”“泛舟”。及至明万历年间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画,《平湖秋月》一图所选场景仍是游客在西湖船上举头望月。现在所见平湖秋月“一院、一楼、一碑、一亭”的临湖水院,是成型于清康乾时期的格局。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皇帝御题“平湖秋月”四字景目,并立碑筑亭,将湖边原来的龙王堂改为御书楼。乾隆十六年(1751年),皇帝题写诗文,刻在御碑背面。前几年,西湖为申遗,复建了白墙黛瓦的围墙。 水和月,为什么在此时此地融汇成绝佳的组合、独特的存在?清代《西湖志》早已给出简洁精当的解读:“盖湖际秋而益澄,月至秋而愈洁,合水月以观,而全湖之精神始出也。” 凉爽的秋夜,沿白堤信步行至平湖秋月。阅读历史感厚重的御碑,穿过典型传统园林建筑的月波亭、九曲桥,站在伸向湖面的临水平台上,被夜色和波光环抱,只觉得和湖面无比贴近,月色掬水可得。再加上空气中弥散的桂花甜香,周围被灯光点缀的亭台楼阁,引人生发月中桂子、琼楼玉宇的浮想,惟欲“乘风归去”。 西湖赏月,是文人雅兴,也是市井民俗。旧时杭人,七月十五中元节也有赏月的习俗。农历七月半,时已近清秋,又是立秋节气过后的第一个月圆夜。 讲到这里,当然不能不提与西湖半生缠绕的明人张岱。就像《湖心亭看雪》将西湖的雪写到极致,一篇《西湖七月半》,写尽西湖月和看月人的情态。“人声鼓吹,如沸如撼”“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的描摹,足见当时游湖赏月习俗之盛,几乎都是阖家出动、倾城而出。每每重读张岱描绘的“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等人间世相种种,不由会心而笑;读到“月如镜新磨”“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的意趣,更叫人向往。有“好友佳人,邀月同坐”,即使不是在像平湖秋月这样的名胜景点,都能享受月色秋色,感受情谊长久。(记者 江南) 无锡惠山:皓彩入幽抱 清气逼苍旻 同王晦伯朱遐景宿慧山寺 窦群(唐) 共访青山寺,曾隐南朝人。 问古松桂老,开襟言笑新。 步移月亦出,水映石磷磷。 予洗肠中酒,君濯缨上尘。 皓彩入幽抱,清气逼苍旻。 信此澹忘归,淹留冰玉邻。 无锡惠山自古以来是文人墨客会友出游,亲近自然的重要去处。苏轼在《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中也谈到此地:“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北宋熙宁六年岁末,苏轼因拜访钱道人钱颍至无锡。诗人携带建州北苑产“小龙团”贡茗,汲“二泉”水煮茶品茗。在过去的3年里,他登过的江南名山难计其数,或雄壮挺拔或清新俊秀,但有着“江南第一山”之称的惠山令他格外流连忘返。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在窦群《同王晦伯朱遐景宿慧山寺》(慧,通“惠”)一诗中,“步移月亦出,水映石磷磷。”将月下访山之幽静与月人共徘徊的美景阐释得恰到好处,“皓彩入幽抱,清气逼苍旻。”由将月色入怀的朦胧沉醉之感抒写得颇具美感,清爽之气在舒朗的月光下更显充沛。登惠山之顶俯览山下,波涛翻滚,烟波浩渺,气势磅礴,水天一色。在这万籁俱静的时分,更会让古人感到哪怕在这里遁世隐居,也是一个好去处。 苏轼诗中提到的“天下第二泉”,得名于唐朝,位于无锡市西郊惠山山麓的锡惠景区内。唐代茶圣陆羽遍尝天下名泉名茶,认为“庐山康王泉第一,惠山石泉第二”。千百年来,二泉为文人所激赏。宋徽宗钦令二泉水为贡品;宋高宗南迁时,特题“源头活水”四字于泉上。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特书泉额“天下第二泉”。明代文徵明在二泉边创作了“惠山茶会图”,至今珍藏在故宫博物院内。清代康熙、乾隆两帝分别6次前来巡游品泉。泉边还建有万卷楼,是明清两代文人墨客汇集的场所。 临近中秋,惠山脚下桂树成林,微风拂过,金桂飘香。八月十五的夜里,到第二泉边休息聊天,品茶赏月,耳畔依稀传来无锡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它一定能拨动你的心弦。 要是还不过瘾,就顺着台阶或小路向山上走。途中可以随时停下来小憩,每一处亭台都是赏月的好地方。如果是和亲朋好友同来,那二茅坪是个很好的聚会之地;如果自己独往,可以从惠山寺御碑亭拾级而上,洪武古银杏树旁不出几步便可见听松亭,一块长近两米的天然大石安卧亭中,附近有苍松翠柏,这就是无锡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听松石床”。来此寻找浪漫的情侣,也可以沿着盘山公路牵手走到头茅峰,边走边看,慢慢感受月亮在天空中升起的诗情画意。惠山顶上,皓月当空;城区万家灯火,霓虹璀璨,太湖的夜色澄澈清朗,倒映着星星点点的月光。 无锡人过中秋也有独具一格的民俗文化。这天早晨,家家户户都要吃糖芋头,放上红糖和桂花,甜糯香滑,美味可口。当天下午,有的家里还要做麦饼,同样是香飘四溢。正如当地歌谣所唱:“八月半,糖烧芋头吃吃看;八月半,做了麦饼锅里熯(hàn)。” 中秋节晚上,一家人要尽可能团聚在一起吃“八月半夜饭”,在各色美味佳肴中,其中必不可少的当然是月饼了。新中国成立前,洛社镇上还有一些店家于门前或天井中烧斗香斋月。中秋月明之夜,也有些居民约三五好友,出门散步,连走大小3座桥,谓之“走三桥”,趣味中又带着祝福。 今年的中秋佳节,锡惠景区内会举办中国传统的中秋文娱活动。在皮影文化展示馆中,游客可以看到皮影的历史起源、制作工艺流程,还可以在皮影小剧场观赏滚动演出皮影短剧。中秋节当晚,寄畅园长廊内还设置了猜谜区,人们来这里赏圆月,观花灯,猜字谜,好一派热闹的景象;在老爷殿,票友还可以欣赏到锡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无锡独有的民间艺术——小热昏。 你听,远远地传来古寺悠扬的钟声,仿佛是经过诗化的雷声。你看,这二泉水流淌过唐宋元明清历史的台阶,正倒映着今天的月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记者 姚雪青) 安徽采石矶:登舟望秋月 空忆谢将军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唐)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诗仙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空阔渺远,意境隽永。 牛渚,今称采石矶,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5公里处长江东岸的翠螺山上,与南京燕子矶、岳阳城陵矶并称“长江三大名矶”。采石矶突兀江中,宛若大自然在大江边上鬼斧神工的雕琢,是寻幽探胜、领略江山美景的好去处,历来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睐和偏爱。 诗仙李白尤爱采石矶,唐朝开元十二年,年轻的李白首登采石矶,并从此与采石矶结下不解之缘,后又多次重游,便有了《望天门山》《横江词》《牛渚矶》《夜泊牛渚怀古》等佳作。许多文人名士,如白居易、王安石、苏轼、陆游、文天祥等都曾来此题诗咏唱。江水浩荡,月光清寒,遥观月相,别有一番风雅。 月夜,从翠螺山下的太白楼,顺着凹凸不平的石板路,拾级而上,登上山顶的三台阁,阁高五层,飞檐翘角、古朴典雅、气势恢弘。站在三台阁上,扶栏远眺,万里长江尽收眼底,安静而又神秘。 传说采石矶中秋赏月起源于东晋时期,东晋镇西将军谢尚和穷书生袁宏曾于中秋夜吟诗赏月,开了民间赏月活动的先河。此后,逐渐形成了八月十五赏月的习俗。 赏月与马鞍山采石矶的缘分并不仅仅止于此。在赏月已成风尚的唐代,不少诗人都在这留下了赏月佳作。除了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刘禹锡的《晚泊牛渚》、清代诗人黄钺写的中秋赏月小诗《咏月》等都传颂了采石矶的月色。 相传元朝末年,朱元璋率兵经和州攻打太平(今马鞍山和县),得知当地人民反元情绪高涨,便和谋士刘伯温商量在军营里做了大量月饼,每个饼上放上一张小纸条,上写“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密语,并派一些士兵以送月饼为名,暗中串联,约在八月十五夜杀鞑子。这天晚上,人们果然把村里的鞑子都杀光了。从此,和县人民每到八月十五夜家家杀鸭子、吃月饼,杀鸭子即杀鞑子谐音演变而来。 对于中秋,马鞍山人民有着特殊的感情,每逢中秋佳节,雨山湖公园、花雨广场等开放式广场公园,都会张灯结彩。更有大型的花卉盆景展,整个诗城都会洋溢一股浓浓的团圆气氛,在当涂等地也会有赏月赏花灯等民俗活动。 夜色渐浓,月光下人们露天设桌,烧香拜月,祈求平安。这天晚上,吃的是新杀的鸭子和肥美的石臼湖螃蟹,喝的是馥郁醉人的桂花酒,配以芋头、菱角和月饼,并以石榴、柿子为零食。一边享受美食,一边赏月聊天。在和县和含山县,人们通常在门口供上月饼和菱角。 如今,在马鞍山的一些农村,仍保有中秋节前当年结婚的男方要给女方亲戚送礼的习俗,礼品一般为月饼、鸭子、烟酒等,称“拖酥”,收了“拖酥”的都要准备给新娘送嫁妆。在含山铜闸、运漕一带还有中秋节送套饼之习俗。套饼大小不等共五块,上小下大像宝塔状,五块饼取五福临门之意。(记者 叶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