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论语》的现代传播学解读

http://www.newdu.com 2017-12-15 《中国记者》杂志 崔建华 参加讨论

    孔子堪称古代大众传播的先驱者,也是古代传播模式创新的探索者和生动实践者。尽管孔子并没有专门涉及大众传播的言论,但他的言语,尤其是《论语》经典,用时下最流行的一个词来形容,是世界上最早的微博,其中已经带有传播理论的色彩,闪烁着传播智慧的光芒,体现了烙着中国文化印记的传播规律和人文符号,当今新闻报道实践可以从中汲取很多有益的养分。
    本文是《衢州晚报》总编辑崔建华在韩国忠南大学纪念中韩建交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作为一家之言刊发出来,供探讨。
        文/ 崔建华
    在社会转型、多元叠加、资讯过剩的现代传媒生态环境下,在追求创新的同时,如何坚守新闻传播某些规律性的符号和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标识?这是摆在现代传媒人面前的一个“时代之问”。
    《论语》作为一部承载儒家思想的恢弘巨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鲜明的东方文化特征和高度浓缩的理论精华,影响了中国2500多年的历史,并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
        关于传播主体的媒介素养: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在人际口头传播时代,传播主体就是人,而在大众传媒产生后,人与媒体共同构成传播的主体,但人依然是传媒生产力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传播主体的媒介素养直接决定了传播的效果。
    孔子设教招徒,有弟子三千,并培养出精通“六艺”的七十二贤人。从现代传播学理论来看,这七十二贤人就是在当初口头传播生态环境下的“意见领袖”。他们的“媒介素养”直接决定了儒家思想的传播效果。
    在孔子看来,传播是一项高尚而严肃的事业,它对传播者的要求很高。《论语•述而篇》中有这样一段话,“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志于道”就是现今说的“理想”,要求人首先要树立一种立志高远追求人生的精神和毅力。“据于德”,就是要重视实现目标、理想的方法和途径,言、动、视、听一律依据首先规范。“依于仁”,就是说首先的主体是“仁”,内心的活动和行为的表现以仁道仁德为载体。“游于艺”,即经常悠游于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的学习和实践中。志道、据德、依仁是为了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品格,即当今提倡的“德”。《礼记》中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所以游艺是培养人的工作能力和生活乐趣。
    孔子在对待事业的态度上也有精辟的论述。他在《论语•雍也篇》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意是对待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际行动以它为乐的人。从现代传媒的实践看也是如此,只有一个对新闻事业充满了满腔热情,并愿意视为之奉献而当作人生乐事的人,方可真正投入其中,并有所收获。
    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还对传播主体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博学于文”,讲的是业务素质,要求广泛学习各种文献技艺,掌握尽量多的资料和知识,换句话说就是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从而才能在传播中拥有底气,并游刃有余。在现代大众传播中,要求记者编辑做一个“杂家”,也就是这个道理。
    如何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孔子强调学习,教育者必先受教育。他在《论语•述而篇》中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还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篇》)他不仅向书本学习,而且向周围人学,向生活学,从研究历史文献中学,从教学相长中学。他曾经去周都洛阳问礼于老子;曾经问乐于苌弘;在卫国向蘧伯学习严于律己;在齐国向晏婴学习贵人贱己,先人后己等等。他学无常师,见贤思齐。他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在学习的方法上,孔子提倡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从深层次去想一想。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篇》)只学习,不思考,在认识上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不学习,那就疑惑难解了。
    除了业务素养,孔子还谈到了道德素质,这也是孔子在他的言论中讲得最多的。他要求学生自觉以“周礼”来规范自己的言行,非礼的事情不要去做。这个观点尽管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撇开这一点,他要求学生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从而在传播中受人尊敬,以礼服人,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孔子还在传播的社会责任方面有专门的论述。他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还论述了见利忘义,不承担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后果。“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篇》)意思是说一切依照自己的利害关系行事,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当今社会的新闻传播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利益陷阱,不得不防。时代不同,我们不需要从业者像“子路衣敝氲袍,颜渊箪食瓢饮”那样,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还是要坚守。
    联系眼下全国新闻界正轰轰烈烈开展的“走转改”活动,与孔子的以上所述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关于传播内容的客观真实: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中,记载了不少孔子关于传播的价值取向、社会责任和职业伦理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对我们当今的新闻传播实践,同样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论语•子路篇》中有孔子与鲁定公的两句对话。鲁定公接连向孔子提了两个问题:“一言而可以兴邦”“一言而丧邦”,有这么回事吗?孔子以两个“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作答。意思是“话不可以讲得这样肯定,但有与这接近的。”孔子常常告诫他的弟子“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子张篇》)。
    在舆论传播零时差、多渠道、个性化、互动性和海量性的现代社会,舆论的重要性有目共睹,无论是当政者,还是经商办企业者,甚至是普通公民,都十分重视新闻舆论,因为“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记者笔下有毁誉忠奸,记者笔下有是非曲折,记者笔下有人命关天”。(新华社原社长郭超人语)作为现代传媒人不能打着道德的幌子,而强奸法律的尊严,当然也不能高举法律的鞭子,而无情地抽打我们道德的同类。
    对于传播内容的定位,孔子有自己的原则。他将“礼”作为最完美的伦理规范和制度,同时又将“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品质。他在《论语•颜渊篇》中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这也是他在阐述传播内容的定位。
    孔子治学严谨,他遵循两条原则,即:“述而不作”和“无征不信”,通俗说法是承传记述而不创作,没有证据就不足为信。在孔子看来,“成人之美”也不是乱“成”的,他提醒要注意有事实根据。他在《论语•卫灵公篇》中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意思是说:“我对待别人,毁谤过谁?赞誉过谁?如有所赞誉,必定是实践检验过他的。”这反映了他对传播内容真实性要求之严格。
    《论语•八佾篇》也记述着孔子这样一段话:“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意思是说,“夏代和殷代的‘礼’是什么样,我能说得出来,但夏禹后代杞国和殷后代宋国现行的礼仪,却不足以作为考证的证明。因为文字资料不足,熟悉夏礼、殷礼的贤人也不多。如果‘文’、‘献’足够的话,我就能用它来作考证的证明了。”由此可见,孔子对待“证明材料”态度的严肃认真。
    孔子在《论语•阳货篇》中说:“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告诉人们:“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在《论语•卫灵公篇》中又强调:“巧言乱德。”
    当今,我们在做新闻报道中也强调“孤证不立”原则,再现一个新闻事实必须要有两方面以上的证据来印证,也是这个道理。也正是“道听途说”和“巧言”,制造了现代社会有损新闻媒体形象的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
    不过,孔子也认为,做事难免有错,但要知错即改。他在《论语•学而篇》中说:“过,则勿惮改。”告诫人们,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论语•卫灵公篇》中他则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孔子的学生子贡则秉承老师的精神,他也认为:“君子之过也,为日月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篇》)君子因改过而受人敬仰。
    在资讯发达的当下,媒体因新闻发布量大,报道速度快而导致一些差错的产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差错产生不可怕,怕的是有差错遮遮掩掩,或“死不认账”,漠视新闻更正,这将对新闻真实性产生严重损害,降低媒体公信力。
    知错而改错,最终减少且消灭差错,关键在于“内省”。《论语•学而篇》中有记载,“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大意是,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了?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有没有去实习?”孔子倡导在日常行为中,对人对事不偏听、不偏信、不偏见、不偏向、不偏激、不偏执、不偏爱、不偏私,不讲过头话,不做过头事;随时、随处、随事坚持中道原则。
    有学者认为,新闻更正,是媒介不可缺失的公信力。新闻更正是新闻传播活动中克服错误、回归真实的理性之举。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如今我们做新闻传播的人,也需要经常这样“内省”:今天我传播出去的新闻有错吗?受众喜欢吗?对人有帮助吗?
        关于传播模式的受众本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聚徒讲学,让教育走向平民,让礼仪和六艺传播到民间。他既是“有教无类”的倡导者,也是躬行实践者,教育对象无地域之别、贵贱之分,只要是成年人,他都愿意施教,“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篇》)同时,他对传播对象进行细致认真的研究。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篇》)也就是说:“对有中等水平以上才智的人,可以讲高深的知识学问;对中等水平以下才智的人,不可以讲那些高深的知识学问。”这段论述,对我们新闻媒体确立受众定位,有较好的现实指导意义。
    怎样对待传播对象?《论语•卫灵公篇》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贡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的本意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具体表现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现代社会的各种媒体所面对的受众已越来越平民化。作为新时代的媒体人,记者写稿,编辑编稿,老总审稿,都要换位思考,站在受众的角度去想一想:我这篇稿、这个版面(节目)、这份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受众爱看、爱听吗?现在有些报社的情况往往是,记者只管完成任务写稿,编辑只管填满版面编稿,老总只管报社眼前利益出报,这样办出的报纸怎能受读者欢迎?以前说报纸是“谁写谁看,写谁谁看”,而在信息过剩的年代,是“谁写谁也不看,写谁谁也不看”。为什么?空话、套话甚至假话连篇,不看也罢,这是“心中无读者”的表现。
    认知受众,熟悉受众,是做新闻传播的最基础工作。尊重受众,服务受众,是新闻传播获得效果的关键所在。眼下,我们讲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也是强调受众观念。
     关于传播方法的贴近亲和:因材施教,举一反三,文质彬彬
    “夫子循循善诱人”,这是《论语•子罕篇》中颜渊对孔子传授方法的赞叹。孔子在传播他的思想主张中,有许多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孔子提倡察言观色、因材施教,说话看对象。《论语•先进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此段文章写的是孔子师生四人,相安相坐,质疑答疑的情景。同样是一句“听道理后就去行动吗?”,孔子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给不同心理个性的人有不同的对答。由躁抑性,求慢助勇,扬人善,善益善,补人短,短变善,各得其所,知心为关键。《论语》中,像这样孔子与弟子之间的互动还有很多,同样是问“仁”、问“孝”、问“政”、问“士”、问“君子”,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回答。这也告诉我们,新闻传播切不可主观主义,得看对象,“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做到有的放矢。要想想看,受众需要听什么、看什么、读什么,然后才用恰当的话语和表达方式,让传播对象高兴接受。
    《论语•学而篇》有记述:“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这是孔子的学生子贡向孔子讨教如何对待生活中的贫富,并联想到《诗经》中“切磋琢磨”的深层含义时,孔子作的回答。意思为:“子贡呀,今后,咱们可以讨论《诗经》了。你已掌握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方法。”同在《论语•学而篇》中,孔子还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不仅是学习方法,也是传播思想的方法。
    “辞达而已矣!”这是孔子在《论语•卫灵公篇》中提出的一个观点:“言辞足以表达意思就行了”。他认为,凡言辞无论口头,还是书面,达意为先,不要故弄玄虚。《论语》记载的文字,就充分体现了孔子的这一信条。这一点在新闻传播中尤为适用,新闻就是要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文字把事实再现给受众。
    另一方面孔子又强调语言文采的重要性。他说: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他在《论语•宪问篇》中说:“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当时郑国的外交文书的工序有:起草、研核、修改、润色,并各有专人负责各道工序。这里也反映“润色”已成文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环,为的是能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论语•述而篇》中记载,孔子在读《诗》、读《书》、读《礼》的时候,总是使用“雅语”。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用规范的语言。事实上传播内容如果过于干巴,就缺乏可受性,也就缺乏传播力。
    “法语之言”,孔子主张既要“不过”,又别“不及”,要掌握好“度”,不求辞美而伤意。他在《论语•雍也篇》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认为,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粗俗,如果文采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好的。
    同样的内容让不同的人传播,会有不同的传播效果。为什么?其中很大程度来自传播者的亲和力和影响力。亲和力往往来自“平民立场”,受众认为你与他一样看问题、想事情,不是居高临下,没有对立情绪,往往会产生共鸣。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他原想“求仕传道”,但始终不得志,这种平民的身份,也让他的思想更容易让大众接受。
    影响力往往来源于受众对你的了解,对你的信任。孔子勤奋好学,到二十岁时,就闻名鲁国,鲁国的大夫孟僖子甚至让自己的儿子师事于他。不仅如此,他的名声,让许多人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求学,影响力可想而知。正因如此,今天,我们要打造媒体品牌,提升影响力,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播新闻。
    博大精深的《论语》经典,并非传播学,但其中所蕴含的众多传播学逻辑思维方法,却至今仍闪耀着理性的光芒。如果我们能结合当下新闻传播的实际,取其一瓢,细嚼慢咽,同样能让我们豁然开朗,明白作为现代传媒人需要摒弃什么、坚守什么,明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
    (作者是浙江省衢州日报社副总编辑、《衢州晚报》总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