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儒家的和谐哲学,强调和谐是天底下最宝贵的价值;主张和谐是不同事物的共生共存状态;指出任何事物的矛盾,经过冲突与斗争,最终必定以“和谐”的方式解决;坚持和谐能够促成组织的凝聚,从而增大整体的力量。和谐哲学作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集体潜意识”。在改革开放的当代中国,这种“集体潜意识”被释放出来,运用到经济、政治和社会各个领域,在诸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战略构思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关键词:儒家 和谐 运用 作者简介:黎红雷 1952年出生,籍贯海南琼海,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与管理哲学。 Confucian Harmonious Philosoph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Li Hong-lei Abstract: Confucian harmonious philosophy insists that harmoniousness, which represents the perfectly symbiotic status of different things, is the most important value in the world. In Confucianism, all the conflicts should be settled by harmonious methods and harmoniousness can increase organization strength by facilitating its coherence. As Chinese traditional thinking manner, harmonious philosophy gradually becomes so-called ‘collective subconsciousness’.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energy of the collective subconsciousness is released and applied in economic, political and all kinds of social areas, which is adequately manifested in the strategic programmings such as socialistic market economy, one country-two systems, socialistic harmonious society and scientific theory of development. Keywords: Confucian, harmoniousness, application ———————————————————————————— (注)本文为作者于2005年11月9日在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的演讲稿。 和谐(Harmony)指事物协调地生存与发展的状态。“和谐”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在中西哲学的发端时期(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但在中国哲学特别是在儒家的哲学中,得到充分的展开。在当代中国,儒家和谐哲学的精神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取得了辉煌的成功,体现了很高的价值。 一、 儒家的和谐哲学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和”的概念出现很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和”字;在《易经》“兑”卦中,“和”是大吉大利的征象;在《尚书》中,“和”被广泛地应用到家庭、国家、天下等领域中去,用以描述这些组织内部治理良好、上下协调的状态。 孔子的学生有子提出“和为贵”的命题。这里的“贵”,指值得珍重的意思,含有价值判断的意义。所谓“和为贵”,就是认为和谐是天底下最珍贵的价值,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状态。 为什么和谐具有这么高的价值呢?孔子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肯定了和谐的作用。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稳定,不取决于财富的多少,而取决于分配是否公平;不取决于人口的多少,而取决于人心是否安定。分配公平人们就不会觉得贫穷,和睦相处组织就不会觉得人少,安定和平国家就没有危险。(1)荀子则从更积极的意义上提出“和则多力” 的主张,他认为,在一个组织内部,人们和谐相处就能取得一致,取得一致力量就会增多,力量增多组织就会强大,组织强大就能战胜万物。(2)孟子明确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3)的主张,认为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心的向背,只要组织内部和谐,上下齐心合力,就能无往而不胜。在“天—地—人”中,“人”具有最高的地位;同样,在“时—利—和”中,“和”具有最高的价值。 在此基础上,孔子进一步提出了“和而不同”(4)的命题,揭示了和谐的本质特征。这里所谓的“和”,指的是由诸多性质不同或对立的因素构成的统一体,这些相互对立的因素同时又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从而形成新的状态,产生新的事物。所谓“同”,则是没有不同的因素、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意见,完全相同的事物简单相加,不产生新的状态、新的东西。由此看来,孔子心目中的“和谐”,是一种有差异的统一,而不是简单的同一。 关于“和”与“同”的区别,在《国语》和《左传》中有更详细的论述。前者指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只有“和”才是产生万物的法则,而没有对立面的“同”是不能产生什么新事物的。例如,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相互配合,才能产生世间的万物;甜、酸、苦、辣、咸“五味”的相互配合,才能适合人的口味;多种声调的相互配合,才能产生悦耳的音乐。后者则认为,“和”的关键是调节。就像厨师烹饪一样,需要各种佐料的调配;如果厨师只懂得“以水济水”,这样的汤谁愿意喝呢?又好比琴师老是弹奏一个调子,这样的音乐谁愿意听呢?由此看来,所谓“和”,就是多种因素的并存与互补。换句话说,和谐的本质,在于统一体内多种因素的差异与协调。 儒家和谐哲学的进一步抽象,便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太极图”。这个图是一个整体的圆圈,中间有两条黑白不同但彼此相抱的鱼,其中黑鱼的眼睛是白的,白鱼的眼睛是黑的,两条鱼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这个“太极图”,充分体现了“整体和谐,阴阳互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运动变化,生生不息;共生共存,天地人和”的和谐哲学思想。 “太极图”又叫“太和图”。在这里,和谐被描述为“阴气”和“阳气”相互激荡而产生的状态,而阴阳二气则是和谐状态的内在机制。阴阳二气尽管相互对立、冲撞、激荡,却始终处在絪缊和谐的“道”的统一体之中。中国北宋时期的哲学家张载对此心领神会,作《太和篇》,把“和”提升到“道”的高度,并明确提出“仇必和而解”的命题。中国清代哲学家王夫之对此解释道:从运动变化的角度看,阴气和阳气各有各的形象,因而相互对立、相互斗争。但是归根到底,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始终对抗的道理。因此,二者的对立与斗争,最终必然以“和谐”的方式来解决。这种思维方式,被后人称之为“和谐的辩证法”。 二、 儒家和谐哲学在当代中国的运用 如上所述,儒家的和谐哲学思想,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第一,“和为贵”——和谐的价值:和谐是天底下最宝贵的价值。第二,“和而不同”——和谐的本质:和谐不是没有差异的同一,而是不同事物的共生共存状态。第三,“和则多力”——和谐的作用:和谐促成组织的凝聚,从而增大整体的力量。第四,“仇必和而解”——和谐的辩证法:任何事物的矛盾,经过冲突与斗争,最终必定以“和谐”的方式解决。 这种和谐哲学经过几千年的拓展和运用,体现在中国人生活世界的方方面面,已经内化为指导中国人看问题做事情的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集体潜意识”。在改革开放的当代中国,这种“集体潜意识”被充分释放出来,运用到经济、政治和社会各个领域。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经济领域,中国改革开放的得意之作是提出并成功推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而邓小平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邓小平思想的指导下,1992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正式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20世纪初的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如帕累托和熊彼得等人就已经从理论上指出了其可能性;但在实践上尚无成功的经验。原苏联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曾经进行过这方面的探索,但没有一个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由此,就给人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似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水火不相容的东西,二者能否结为一体,依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中国人能够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这两样表面上看起来是对立的东西结合起来,并取得了成功,是成功运用“整体和谐,阴阳互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太极思维的结果,是和谐辩证法的胜利。 2、“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在政治领域,邓小平的另一个得意之作,是提出并成功推行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模式,实现了香港、澳门的回归中国。 在历史上,中国人对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对立并不十分敏感。早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就同时让北方游牧民族的奴隶制度和南方汉人农耕方式的封建制度二者并存,相互补充。以史为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设想:“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5) 邓小平所提出的这个“一国两制”的设想,被他的政治对手、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誉为“最富天才的创造”,充分体现了和谐哲学的智慧。 “和为贵”的智慧。邓小平指出,“一国两制”是从中国的实际提出问题的,中国面临一个香港问题,一个台湾问题,解决问题只有两个方式:一个是谈判方式,一个是武力方式。而用和平的方式来解决,总要各方面都能接受,所以要提出“一国两制”。这就表明,“一国两制”的价值前提就是“以和为贵”,用和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寻找当事各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 “和而不同”的智慧。邓小平指出,“一国两制”也要讲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里允许一些特殊地区搞资本主义,另一方面,也要确定整个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否则怎么能说是“两制”呢?那就变成“一制”了。从哲学上看,“一国两制”所主张的是具有对立面的统一,而不是毫无差别的简单同一。对立才能造成和谐,在和谐中必须保持不同,这才是辩证的和谐。 “和则多力”的智慧。实行“一国两制”,一方面,中国大陆可以更好地借助香港、澳门、台湾等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力量,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香港、澳门、台湾同大陆统一了,也可以充分利用广阔的内地市场,从而更加有利于自身经济的发展。这样,就会使中华民族的整体力量得到放大和增强,从而能够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社会领域,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 当代中国社会面临错综复杂、千头万绪的问题。特别是当前中国的GDP人均值已经跨入1000到3000美元这一国际公认的危险线的时候,如何实现社会稳定,避免重蹈拉美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动荡的覆辙,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从执政党到普通老百姓都普遍关注的头等大事。 胡锦涛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必须提高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6) 胡锦涛还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资源:“要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并用来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要加强对我国历史上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按照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要求,努力做到古为今用。要注意研究国外社会建设理论,借鉴其积极成果。使我们关于新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更加完备。”(7)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西方哲学中确实也存在着“和谐哲学”的思想资源,比如,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就明确把“和谐”作为自己哲学的根本范畴提出“美德就是和谐”的命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也确实存在着“和谐哲学”的思想资源,比如,《共产党宣言》提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就体现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更直接更具体更容易接受的是在自己本土上流行了几千年的儒家和谐哲学思想资源。“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这些格言警句,在中国普通民众那里早已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所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尽管最早是从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角度提出来的,但它很快就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得到全体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这一方面表明,“和谐社会”确实体现了当代中国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和谐哲学”这一集体潜意识在当代中国的集体苏醒。 4、“科学发展观” 如上所述,“和谐社会”的内涵包括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新思路。 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用中国传统哲学的语言来说,叫作“天人和谐”。在中国古代,“天”具有自然、本体、规律、伦理、道德等多种涵义,甚至还带有“至上神”的意味;但其最基本的内涵,还是指人类生长于其中的自然界。“天人关系”主要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受“太和”思想的影响,北宋儒家学者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并对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做了生动的描述:“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8)在这里,张载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的父母,人类则是自然界的儿女。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类与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是同根同源的,它们虽然各属其种,各行其道,但相互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共存共荣,而不能彼此敌视,互相残害。这样,一个人的小生命就融入整个宇宙大生命的洪流之中,所有的人都是他的同胞,世界万物都是他的朋友。所以,他对天地间的一切生命都毫无例外地予以珍惜,对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一视同仁地予以尊重。这里,表现出一种可贵的生态和谐的伦理思想。 当前中国提出的“科学发展”,就是“天人和谐”哲学在人类发展问题上的积极运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就是要将“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保护将人类的行动控制在地球的承受能力之内,通过发展使人人都能度过长寿、健康和令人满足的一生。第二,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就是把发展看作是一个人与自然协调、经济与社会平衡的和谐过程。第三,“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和谐。其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指满足人类需求能力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扩大;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指人们生活质量的稳步改善和提高;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则指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等。 如何实现现代化?欧美等发达国家走的是征服自然,无限制使用自然资源的路子。中国是后现代化国家,人口众多,资源有限,如果按照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搞现代化,不但中国自身的资源承受不了,也会加剧世界资源的竞争。所以中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既是面对现实的冷静思考,也是对全世界特别是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负责任的表现。 (原载《现代哲学》2006年第3期) 注释 (1)《论语·季氏》:“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2)《荀子·王制》: “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 (3)《孟子·公孙丑下》。 (4)《论语·子路》: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58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7)《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会上的讲话》。 (8)张载:《正蒙·乾称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