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儒學不是這麼個“學”法

http://www.newdu.com 2017-12-15 科技日報 玉淵雜譚 参加讨论

    作為孔子故里﹑儒家文化的發祥地﹐山東曲阜似乎從未有半刻放緩其探索文化復興的腳步。這不﹐最近又推出了“百姓儒學”工程﹐要在當地每個村莊都配備一名儒學講師﹐打造“村村講儒學﹑戶戶頌和風”的新景象。
    乍一看﹐讓儒學“走基層”﹐重拾詩禮傳家的家風﹑村風﹑民風﹐好像確實是在為我們苦苦找尋文化根源這件事上出一份力。然而﹐這般“一村一名儒學講師”﹐對著臺下並沒有太多文化的全村學生講“仁義禮智信”﹐講“溫良恭儉讓”﹐再加上“一村一座儒學書屋”“一村一臺儒學新劇”“一家一箴儒學家訓”等所謂盛景的描摹﹐總讓人覺得有些矯揉造作。
    如是說來﹐就實在怪不得講師講課不到一小時﹐“學生”就走了一大半。講師固然尷尬﹐但真正該尷尬的不應是講師。一個區域民風的形成需要百年傳承﹐敬老愛幼﹑睦鄰友好﹑仁者愛人等儒學精華﹐都要建立一定的社會基礎之上﹐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交往需來源於個體的自發性。社會風氣是個因果關係﹐逆向灌輸不可能行得通。
    再說﹐把文化和工程相聯結本來就是個偽命題。工程可以設計﹐可以趕製﹐可以投入更多的錢以達到更好的效果。文化就是文化﹐來源於涓流的千年濡養﹐自發于民族的集體意識﹐源遠流長而渾然一體﹐來不得半點造次。
    回溯歷史﹐經唐末及五代的厮殺﹐門閥氏族凋零﹐從宋代開始﹐中國進入了沒有世家大族的平民化社會。當時的儒家士紳階層﹐為了重新構建主要依靠宗法倫理聯結的傳統社會﹐做出了很多努力。范仲淹以個人官俸設置了義田﹑義學﹑義莊﹔張載的弟子呂大鈞在其家鄉藍田開創鄉約制度﹔朱熹也和朋友先後在福建設立社倉。此外﹐還有以書院為代表的私學﹐以義約為代表的民間慈善﹐以義役為代表的經濟合作組織。宋代的士大夫們就是通過實實在在的行動﹐重新構建出優良的社會秩序﹐開一代儒家之風氣。
    百年來﹐受西方啟蒙主義影響﹐我們斷章取義地告別了傳統﹐喪失了文化自信。然而﹐中國歷史從來就有著內在的前進動力﹐同時需要我們補給燃料和把握方向。今天﹐對於現代文明話語下的儒學復興﹐絕對不是簡單地重新翻翻四書五經六藝﹐而是要以儒家思想之精華為魂﹐憑藉一些實在的﹐能夠融入百姓生活的社會活動﹐重塑民間社會道德的自治能力。
    儒學是凝聚中華民族精神的紐帶﹐隨歷史演進而發展的同時﹐也要不斷汲取養分﹐注入新的文化內涵。聖人老家辦的這個儒學工程﹐怎麼看都像是在故紙堆裡表演花拳繡腿﹐生硬得有些滑稽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