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儒学立志 道学处世 孙子谋局 国学智慧管企业

http://www.newdu.com 2017-12-15 钱江晚报 严颜 参加讨论

    缺乏智慧的经营,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充满艰难和风险。学习、创新,走智慧经营之路,已成为现代企业和企业家的必然选择。浙江大学管理学院EMBA教育中心邀请国学大师陈正达教授,为学员解读国学与现代管理的渊源。
    陈正达说,儒、道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深刻理解东方哲学精髓,能提升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哲学思辨能力,敏锐洞察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的变化,还可把握企业再次腾飞的机遇。
    儒学中的现代管理思想
    仁、礼、中庸、和合是儒学的核心内容,即关注人的内在修为。通过修己,完成理性的智慧、道德的自觉、审美的完善,而达到“仁”的境界。在修己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学习来对他人进行有效的约束,建立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建立起团体规范,这是儒学基本的思想。
    “礼”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能起到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违反了礼,就会遭到社会、群体的唾弃。一个企业仅仅建立规章制度是不够的,如果没有文化进行匹配,再好的制度也不会运转。
    儒学是内圣之学,修己就是为社会、为群体、为家族树立榜样。将内在的“仁”渗透到全体成员的头脑中去,不用强制的手段和力量,就能够约束人的行为,这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企业文化,即通过仁与礼的融合,把领导者对下属强制性的约束,变成下属自我的道德自律。
    一个达到修为自律的领导怎样去律他?律他的情感基础和操作标准如何来制订?儒学认为是“恕道”和“中庸”。
    我们往往误以为不冷不热、不温不火、不对不错就是中庸。其实中庸之道指的是任何事都有其中道、不足项和过激项存在。如面对威胁,中道是勇敢、智勇双全,过激项是鲁莽匹夫之勇,不足项是怯懦。中庸最准确的含义是“恰到好处”,是在考察事物对立矛盾的基础上寻求更高层次的平衡。
    “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性格特质之一,在我们处理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的过程中,“是非不重要,圆满才要紧”。管理也是这样,追求的是有原则、有标准,以正确合理为内在精神的整体和谐。
    仁是基础,仁的实践是礼,礼的行为标准是中庸,而“仁、礼、中庸”最终的目的是和。和不仅是中华民族历代圣贤理论研究的出发点,也是我们这个民族做人做事的最终归宿。
    情、理、法还是法、理、情?
    如果中国人工作、生活中遇到了麻烦,会去找谁?
    找领导、找朋友、找关系,学员纷纷回答。那么在国外呢?找律师。
    碰到事情,中国人习惯先讲情,再讲理,万不得已才讲法,这是中国人的文化。孔子说“听讼,吾犹人也”,打官司是没有办法,“必也,使无讼乎?”他说管理国家和人民,首先一定让他们不要打官司。而国外刚好相反,出了问题,他们首先找律师,大家法庭上见,然后再讲理和情,情的成分非常少。
    东西方文化在管理当中,一个讲究秩序,一个讲究人的情感。西方管理理论很重视组织中的秩序,而忽视人的情感。中国的管理很重视人的情感,忽视组织中的秩序。
    因此,现代管理需要从历史和人文的角度来研究管理问题,历史——兼收并蓄,避免“崇洋媚外”;人文——“仁者爱人”,避免人沦为工具。概括起来就是:从“情”的角度来解读管理的道德规范、价值诉求、精神需求;从“理”的角度来解读管理的制度规范、公平公正、利益需要;从“法”的角度来解读管理的行为规范,专业操守和安全需要。这就是国学智慧与现代管理当中“情、理、法”的关系。
    一个做管理的人,一定要懂得在管理过程中,“左手拿着金钱,右手拿着利剑”。钱用来干嘛?激励。剑用来干嘛?鞭策。这一套外国人都懂,而聪明的中国管理者知道,“左手拿着金钱,右手拿着利剑,胸中充满了情。”这就是外国人做不到的。
     管理企业需要“术”,更需要“道”
    陈教授说,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有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其中蕴藏着许多哲学思想和道理,对现代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现代EMBA教育不能只从国外引进管理知识,还要发掘中国古人的管理智慧,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西方的管理手段,无论是平衡计分法还是打卡机,都是西方管理实践发展的需要。依我们现在的国情,如果一个企业把绩效考核作为唯一的标准,那么它不是良药,可能是毒药。作为一个领导者,首先自己修炼好,再影响和教育你的员工,而不是弄“术”。如果员工没有道德责任感,没有责任心,什么管理都无法达到效果。
    只有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结合点,从历史和人文的角度来研究管理问题,才能既弘扬国学,又提高企业家自己的管理水平,树立符合国情的管理观和价值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