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南怀瑾谈论中国儒家文化的流变

http://www.newdu.com 2017-12-15 瞭望东方周刊 南怀瑾;铁镜辑 参加讨论

    孔子秉承周公汇集教化的宗旨,只是“陶铸尧舜”,教导人们如何塑造圣君和贤相的典型。
    常有人问南怀瑾先生,“儒家是中国文化的中坚代表吗”?他常不知所对。
    他以庄子的“大椿之树,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为喻,说:“中国五千年来的文化,因时代久远,自然会形成庞杂而高深的特点,枝条茂密,干叶缤纷,又加上攀附干叶之外的藤萝茂草,纵使是专家学者也难一一剖析精详,又岂能随便即加定论?”
    但南怀瑾先生仍然以他毕生所累积的知识,对中国的儒家文化的流变做论述,微言大义,是非评价皆在行文之间。(以下根据南怀瑾先生文稿整理)
    儒学的误会
    要讲中国文化,实在不能以一概万,更不可以偏概全。勉强地说,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本质影响民间社会的是杂家、阴阳家和道家之学,并非纯粹是儒家或孔孟之教。再看历史政治学术思想的运用,实质上,也掺杂了法家、道家、兵、农、儒、墨等诸家之学,并非完全属儒家学说。
    讲到文化,首先应该知道我们自己的历史,更要精细读我们先民的历史。对于有堂皇尊号三皇五帝等,暂且不论,只要从众所周知我们的共祖轩辕黄帝所建立的文明开始,大家就会了解,我们的文化是有上古原始自然科学的天文、星象、历数,以及人群生活技术的农业、畜牧、兵器等的开发所形成的;然后根据自然规律的星象,而建立起管理事务的政体官制。但是这一切的上古传统学术,后来却被汉代的历史学者们,统统将之归纳到道家、阴阳家、杂家的范围里,因而形成汉代以后的中国文化,似乎只有读书的儒生们所代表的儒学,才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这个现象完全是由误解产生的结果。
    如果说自周公制定礼乐,再经六百年后孔子删诗书、订礼乐,形成的孔孟、儒学,就是中国历史政治上的主流,那也未必尽然。须知周公、孔子著书立说的目的,只是汇集先民对于人道文化的精华,传之后世。希望以此文教,普及人人,上至帝王,下及百姓,都能做好一个“人之谓人”。万一出而为政,为社会人群来做大事,必须博古通今,知道如何才能做好一个圣君贤相。换言之,孔子秉承周公汇集教化的宗旨,也正如庄子所说的只是“陶铸尧舜”,教导人们如何塑造圣君和贤相的典型,使他为人群服务而不负平生所学。
    但遗憾的是,自秦汉以后,所谓的儒生们,为了谋求荣耀的职业,而出仕为官,只是依附在既成权力的帝王陛下,臣伏称尊,自己既非皋陶、契、稷的君相雄才,更不是号称有“致君尧舜”之道的臣子,岂非春秋大梦。由此而使负有师儒之道的儒家学说,以及“五经”“四书”等儒学内涵,反而变成千古蒙尘的迂疏之学了。虽然如此,但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上,历代的儒生们,总算还保留周、孔之教的精神,而使儒家之学发挥了经络作用,成为周延贯穿诸子百家的重要文化了。等于人体血肉之躯的生命,如果没有经络的作用,就会断绝生命而无生机了。
    师儒之道
    从周武王奋起革命,推翻殷商末期纣王的暴政,建立诸侯分封,中央集权的周朝封建制度,大致相似于欧洲历史上的联邦政体。但周朝封建制度,并非类如欧洲中古时代奴隶制度的封建。周代的政治,是以文化为中心的政体,由周公姬旦制定礼、乐、刑、政制度,并以师儒之道为最高导向,所谓:“师以德行教民”,是以注重全民的道德教育为基础;“儒以六艺教民”,是以全民自治的文武合一和生产技术相结合为根本。但时势的驱使,任何一种体制,始终难逃盛极必衰的自然规律,所以周初封建体制虽然是以师儒之道精神为基础,但是经过几百年,也便趋向衰落而变质了。
    到了春秋时期,所谓师儒之道的礼、乐遗风,只有周公后嗣的鲁国,大体上还保有周礼文化儒术的规模,所以便有出生在鲁国的孔子,起而祖述王道遗志的精神,“删诗书,订礼乐”,传述德行之道和“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相结合,保留兼备师儒为一的教化,作为后世的准则。孔门弟子如颜渊、曾参,传承了孔门以道兼艺的精神;至于子游、子夏等人,稍有不同,是以文艺兼道为主。因此,春秋末期,在鲁定公、哀公、(公元前509 ~ 468)时期的鲁国,还保留儒术最为纯朴的风气,这也就是后世至今所说,鲁国这个时期,为儒家学术思想突出成家的主要时期。
    秦汉儒术
    战国开始,除孟子以外,由儒家衍出的荀子(荀卿)儒术,便大有不同于曾子、子思传承的道贯。而且由孔子订定的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传说,也各自主守师承,显现了分歧。秦始皇统一天下,由荀子的弟子李斯为相,建立以法治为主的政权,完全舍弃周鲁儒家的典范。因此,在秦汉交替的七十年间,所谓儒家经世之学,几乎命如悬丝,虽不绝,但如缕。
    刘汉兴起的初期,旧史所称誉的文(汉文帝)景(汉景帝)之治,它的文化政治精神,大体上是以黄(黄帝)老(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刑名(法治)相掺杂为主体。再传到汉武帝时代,才有所谓“罢黜百家、一尊于儒”的时势出现。如果站在现代思维法则,评论汉武帝时代的文化历史衍变,对于“罢黜百家”之学的得失成败,实在难下定论。但自汉武帝到汉宣帝以后,汉朝政权政府中的人才,如公、卿、大夫、士、吏等各阶层,大致来讲,确实是彬彬多文学之士,蔚成一代风规。
    东汉以后,号称儒生数万人,对五经章句训诂的学问,反而越来越疏懒,一般所谓的高名善士,不但不能以周、孔之学致君于尧舜,更不能感化皇帝背后的一群太监。在朝廷中的有学之士,厌恶太监们的擅权与专横,一般自命为君子的儒生,不能如君子的周而不比,反而形成入小人们比而不周的党派,因此与太监们竞斗权力,在历史上首先出现东汉特殊的党祸,终使刘汉政权,陷于衰落败亡了事。但我们在前后《汉书》中,如能注意儒林的传记,便可知道两汉经师家法和授受的秩序,对于周礼师儒之道的精义,虽然并未达到最高领域,但在当时的名儒大臣们的章疏文辞中,祖述周、空法言,对于辅助当时的政治和教化,仍属相当有力。所以历史学家们认为汉儒:“朝秉纲常,士敦名节,拯衰销逆,多历年所,则周鲁儒生之效也”。这些评语虽是秉笔写历史的儒家们的主观之言,在儒言儒,大致也是事实,不能完全厚非。
    佛儒掺杂
    到了魏晋时期,因受汉末儒学空疏迂阔的刺激,学术思想一变,偏向《老子》《庄子》《周易》,三玄之学崛然盛行,儒家经学几乎有衰歇停顿之趋势。尤其自东晋以后,政局演变成南北分治的割据局面,师儒之道的传承,也就渐渐发生异同的见解,北魏和南朝的萧梁时期,对于儒家经学的义理注疏,文辞更臻缜密。南方的学者,喜新而厌旧;但北方的学者,守旧而疑新,甚之,讥诮南朝的学者标新而多伪。在此时期,印度进入中国的大小乘佛教,布译新知,与三玄之学互相合拍,成为魏晋南北朝文化吸收并融汇新知的特色,姑不具论。
    隋、唐之际,承接魏晋南北朝两百余年儒、佛、道三家之学的互相掺杂之后,思想开放,从儒学的六艺变成以文艺为胜场。文章诗赋,别开生面,除了孔颖达的《五经正义》汇成巨著之外,师儒之道的精义,专家传经的风气,几乎绝响。李唐三百余年间的文运,雄浑潇洒,风流倜傥的别致,其实,都是禅道与文艺相仍的天下。中唐以后,名臣学士,为了政见的异同而兴意气之争,师儒之道的经义,在学术上并无特别的创见,如李德裕和牛僧孺的党派之争,无非是文人学士在意气上的用事,以致祸延朝野。直至唐末五代八十年间,高明之士,厌倦时势,大多不逃于禅,即归于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