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对儒学及传统道德问题的思考

http://www.newdu.com 2017-12-15 求是理论网 任继愈 参加讨论

    中国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受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倾向的影响,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受到很大冲击,致使有些人产生信仰危机,道德伦理观念下滑,不讲道德和缺德的事情屡有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经济一体化、科技全球化日趋增强。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是文化和道德的较量。我国现有青少年3.17亿,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将成为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栋梁之才。因此,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道德建设,尤其是加强广大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摆在各级领导、学校以至每个家庭面前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新任务!此举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关系到中华民族在世界的道德面貌,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千秋大业。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很重要,也非常及时,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得到社会各界一致拥护和响应。在十七大报告中胡总书记明确指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
    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是每一位炎黄子孙铸就伟大人格之根本,成为屹立世界、彪炳青史的道德典范。
    那么,什么是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主要是指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伟大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健康向上的民族心理,良好的民族礼仪等等。其中包括公忠爱国的爱国土义精神;自强不屈的进取精神;仁义博爱的利众精神;以及民为邦本、诚实守信、尊老爱幼、见利思义、扶危济困、公而忘私、任人唯贤、勤俭节约、谦敬礼让、尊师重教、贵和乐群、求真务实、廉洁勤政等等范畴,因而“中华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則和处世底线,离开美德半步,轻者误入歧途,重者跌入深渊。”
    中华传统美德根植悠久的中华文化,从中国古老的道德中逐步发展和升华,其中很大层面是儒家德治思想。儒家创始人在2500多年前就明确提出了德治思想,他说: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又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同上)之后历代儒家大师都继承孔子的德治思想,大力倡导,大力弘扬,成为儒家名副其实的传统观念。
    中国的传统道德已形成几千年,德治也已讲了两千多年,是个老话题。历史经验表明,离开德治,只靠强制手段,不可能治理好国家。
    儒家德治思想作为一项治国方略,关系到国家稳定发展和长治久安,意义重大。我们研究儒家的德治思想,也就是继承和发扬先人的经验和智慧、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治理好我们的国家。
    德治思想虽说是儒家提出的老话题,可是我们站在现代的角度来讲,还是可以讲出许多新意来,还是大有文章可作的。我们今天重新研究德治思想,首先要清理以往极“左”思潮影响下的偏见,正视它的现代价值。同时,研究儒家德治思想,势必涉及到许多新的理论问题,比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处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我们讲以德治国的“德”是怎样一个德?再比如:中华传统道德与中华传统美德的关系,怎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怎样区别传统道德中“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及“愚忠”等等一些过时的东西,怎样才能更好地弘扬传统美德,把以德治国落到实处?我认为,儒家的“德治”思想是一种指导性、教育性质的范畴,通过教育、文化生活,多种途径提高人们的精神修养和行为规范,而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
    全面地理解德治,应当是“以德教民,依法治国”。二者相辅相咸,互为补充,不可偏废。
    “以德教民”,贵在教育,贵在育人。学习传统美德首先要学会做人,怎么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我认为,教育的根本还是在中学。孩子自身的成长、世界观的形成,就是在十二三岁这个阶段。基础打好了,一生受益。就拿传统美德教育来说,我看它的侧重面应该放在广大青少年这个层面上,因为处在这一时期的孩子最容易接受,再大一些就不是太好办了。衡量一个人品质的重要标尺在于看他是不是爱国。《中华传统美德》丛书,不仅是传统美德,更重要的是展现了优秀的中华文化、悠久历史的道德层面,不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爱国主义就会是一句空洞口号;不了解五千年我们是怎么走过来的,今天的爱国教育就会缺少内容。
    《中华传统美德》丛书共六卷,把几千年的道德精华集中起来。其中有“警句名言”、“传统美德名典”、“传统美德教程”及“中国历代名言大辞典”等。内容上追远古、下迄明清,涉猎经、史、子、集与历代优秀的诗词歌赋及大量古典文献,仅涉及的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等名人就达几百人。
    阅读传统美德丛书,能深入了解和掌握中华文化及传统美德之精髓,对培育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铸就炎黄子孙的高尚品德,在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的道德典范等,很有积极意义。
    《中华传统美德》丛书编纂委员会邀请季老、中石和我担任编纂指导,尽管我们年事已高,但也想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本套丛书主编邀请我作序。近一段时间,我把对儒学及传统道德问题的思考,作了一些修改,供大家参考。
    是为序。
    (本文是作者于2006年5月为《中华传统美德》丛书作的序言,该书于2011年3月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第2版第8次印刷。丛书主编为殷学仁、牛丽君、殷明、殷昭俐。题目为编者所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