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儒家思想与马列主义 一、怀疑可休矣 关于传统儒学与马列主义关系的讨论,学术界爆竹开花,精彩一地。大有找不到它们共同的着力点,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就似在鸡蛋上跳舞,岌岌可危之势。而民间的声浪却寂寥许多,彼此见面,老话一句:“您吃了吗?”。纵是如此,我们看到的景象是:国家经济飞速增长,百姓生活一天胜似一天,社会日趋稳定和偕。所以说,某些学者关于着力点的担心,可以休矣!传统儒学与马列主义,在广大群众中,已经开始有了很好的融合,且渐趋成熟。 500){this.resized=true;this.style.width=500;}"> 500){this.resized=true;this.style.width=500;}"> 而事实上,儒学与马列,从来都不是水火不容的仇敌,相反地,它们存在太多的相似与共同点。倘若孔老先生和马克思相识,估计会成为很好的朋友吧。历史是多么的神奇,跨越时空的智者所拥有的智慧竟能够这样的相通与交融! 二、抱朴守真的千年智慧 陆九渊曾经说过:“东方有圣人焉,其心同,其理同;西方有圣人焉,其心同,其理同。”孔子思想与马列思想之所以能相容相通,自然有它们的相似之处。 首先,儒家思想与马列主义都是由政治而生,为政治服务的国家哲学。孔子曾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老先生一生的梦想就是要复兴“周礼”,在他看来,西周统治者制定的一整套经济,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礼仪仪式是最完美的。是故他为了这一政治目的,积极整理历史文献,建立一套系统理论,并招收弟子传授这些知识,由此成为中国古代儒学派的创始人。马列主义的政治目的则更为明显。马克思曾经这样形容自己的哲学:“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使工人阶级与之的斗争从经济转变到政治。马克思以此创立了自己的政治经济理论。 其次,儒家思想与马列主义的政治理想是趋同的。儒家思想的政治理想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是一个大同社会的理想。而马列主义的政治理想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为了实现一个完美的,理想的社会。有所区别的是:儒家的大同主义社会理想在古代——也就是尧舜禹时代,现代的共产主义大同理想在未来。儒家认为尧舜禹时代是完美的时代,孔子的毕生目标是为了恢复那一时代的礼仪道德制度。马列主义者认为,实现未来一个人人平等,没有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他们毕生的追求。两者在这方面异曲同工,使得它们能够深入人心。 再次,从执政的手段来看,儒家与马列的要求是一样的。马列主义要求消除阶级和剥削。社会主义的基本定义中包括以公有制为基础、按劳分配、没有阶级压迫和资本剥削。如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儒家思想对国家治理者也提出了类似的要求。如《论语·季氏》中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均、和、安的社会,就是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相当接近。儒家思想跨越千年,与马列主义光光互融、辉映无碍。 最后,在对执政者素质上的要求也颇为相似。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不断地控制自己内心的欲望,调整自己内在的意志,使其达到社会规定的要求。这与当前党要求共产党员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思想是一致的。 归根结底,我们可知:马列主义与儒家思想非但不矛盾,而且能相互借鉴和补益。 三、让儒家思想穿着马列牌运动鞋奔跑 儒家思想经历几千年的风雨,深深地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所以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温文尔雅、与世无争、仁慈济世的高尚性格。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其天命论认为:天虽然不言不语,无声无息,却不但主宰着人间的一切生死祸福,而且操纵着自然四时的变化和万物的生灭,所以孔子心目中的天有着主宰性和必然性。所以我们的性格中同时便有了懦弱,封闭,胆小的一面,没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由此造成近现代的一次次被动挨打,遭人欺辱。 而马列主义主张阶级斗争,强调“枪杆子里出政权”。有一首歌的歌词是“旧社会鞭子抽我身,母亲只会泪淋林;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夺过鞭子揍敌人。”从这我们可以这样比喻:母亲是典型儒家思想者,而共产党则是马列主义者。两者对待敌人的态度截然不同。有人便问:马列主义主张阶级斗争,儒家思想主张社会调和,二者犹如水火不能相融,如何实现两家学说的大融合?这就涉及到两者的调和问题,就如上面的标题,我们必须让儒家穿着马列牌运动鞋奔跑! 事实上,儒家学说也提倡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两者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但我们民族在继承和发展这一理论过程中,太过于偏向“礼之用,和为贵”思想。由此造成太过于信天知命,不太懂“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的道理。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两者更完美地相互融合。历史表明,凡是结合儒家思想与马列主义的事件,在中国这块土地上都会取得成功,而违背其中任何一个,无疑都是失败的。 国民党无视儒家“仁政”的政治理念,也不遵从马列主义的社会发展观,最后导致了在大陆的失败。而共产党则在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毛泽东的带领下,立足百姓,“仁者爱人”,同时运用马列主义的武器最终夺得了革命的胜利。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批林批孔和儒法斗争的十年,完全剥离了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所以是失败的。改革开放是有小平同志领导的,他是一个马列主义者,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是为实现小康社会,进而实现大同社会的开放——这就很好地结合了儒家思想与马列主义,所以取得空前的成功! 所以说,现阶段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偕社会,是逐渐地在意识形态上构建起人们的新文化历史观,也是逐渐地为儒家中国穿上马列主义的运动鞋,必将取得成功。新的历史时期儒家思想需要新的表达,并要与马克思主义想融合,这样在弃去儒家意识形态枳壳的情况下,实现新国家哲学的建立。 让儒家穿上马列牌运动鞋奔跑,这是时代的任务,也是我们的使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