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其它 >

张文质:90后、00后为何难以管教

http://www.newdu.com 2017-12-16 张文质 佚名 参加讨论

    
    长期研究青少年发展的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威廉·戴蒙在针对全美12~22岁的年轻人所做的大型调查与深度访谈中发现,目前的年轻人大约可以分成四类。
    
    第一类是疏离者:此类型的年轻人约占25%,他们还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去追求有意义的人生目的。其中有些人冷漠且疏离,有些人则是把兴趣局限在追求个人的享乐或虚荣之上,对自己以外的世界不太关心。
    第二类是空想者:此类型约占25%,他们通常拥有一些充满想象的梦想,也常幻想自己会对世界做出伟大的贡献。但直到目前为止,他们几乎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尝试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现。
    第三类是浅尝辄止者:这类约占30%,浅尝辄止者是指那些兴趣广泛、参与很多活动的人,但他们经常从一个活动跳到下一个活动,不知道这些活动之间跟他希望在生命里完成的事情有什么关联。他们的兴趣都太短暂、稍纵即逝,以至于无法成为一个持久的目的。
     第四类是有目的感的人:这类型只占20%,是指那些已经发现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并且献身于这些活动的年轻人。他们对某个兴趣已经维持一段时间,而且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在这世界上完成的事情和为什么要这么做。(资料来源于台湾《亲子天下》:斯坦福教授解读“少年漂浮现象”,作者宾静荪)
    威廉·戴蒙教授的调查中提到的12~22岁的“年轻人”,是1990年之后出生的青少年,即我们常说的90后和00后。为何这些年轻人中,有80%的人对生活毫无目的感,只是深深地沉浸于自我世界之中?这些问题或现象又是怎样产生的?
    
    “尿不湿一代”
    有一次,我在郑州给1500多名家长讲家庭教育。报告结束之后,一些家长提的问题非常雷同,而且与我在深圳、福州、长沙、苏州等地的家庭教育报告会上遭遇的问题也极为相似:他们的孩子不愿意工作,只愿意待在家里,对自己的未来毫无想法,每天只与电脑为伴——聊QQ、玩游戏、看视频网站(甚至迷恋一些情色电影)。
    这些“宅”在家里陷入空想的孩子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他们都有一个依托对象——电脑、手机、电视,甚至情色电影,他们从中获得了某种程度上的精神满足感,并产生一种“有事可做”的幻觉。
    这些令人堪忧的问题仅仅是手机、电脑、网络造成的吗?不可否认,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出现,肯定会影响到这一代孩子的身心成长。但我要说的是另外一个可能会引发更深层次思考的问题。
    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60后和50后、70后在某些地方是有共鸣的——父母对我们的“爱”一般都是简单粗暴的、严厉的,我们接受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以打骂为主。在打骂中成长起来的我们,最终选择轻生的非常少。但是在今天这个时代,就在最近的几个月里,各地青少年自杀的新闻层出不穷:有被父亲打了一个巴掌当场跳楼的;有被老师批评几句而跳楼的;有因为作业没做完跳楼的;还有一个人更离奇,他嫌别人帮他装电脑程序太慢,不耐烦,便跳楼了。
    为什么今天的孩子会因为这些简单、细小的事就选择轻生?对此,学校和家长都感到恐惧和焦虑。
    如何教育孩子?这已经变成一个令人畏惧的社会问题。
    
    日本学者把90后称为“尿不湿一代”,因为他们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使用尿不湿。为什么他们把使用尿不湿看得这么重要呢?以前的孩子用的是尿布或尿片,当他们要大小便的时候,就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生理反应。他们大脑里会产生一种意识:要遵从父母、长辈,要遵守社会规定,不能随时随地大小便。这样的约束会给他们日后的行为带来一些克制,这种克制既会给人带来心理的压抑,同时也会导向对社会规范的遵从。而90后的孩子因为使用尿不湿,其大小便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也不会因此受到打击或批评。
    尿不湿所带来的文化影响是深远的。对儿童来说,这种早期的记忆和心理上的自我成长,对之后精神生命的成长有更大的意义。他们更容易建立起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需求为导向的价值取向,追求个人的生理快感,追求愉悦、安全、隐私感,追求个人的尊严和以“个人幸福”为核心目标的生活。
     而我们更早期的几代人,一般以“生存”为最主要的价值导向,受到的教育都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强调个人奋斗、忍受、克制、协作、奉献和责任,这是我们最基本的价值观。
    这两种价值观是有冲突的。
    以前孩子犯错,老师当众批评是很常见的,有时还会叫到办公室罚站。而现在,如果老师还采用同样的方式,就可能导致某种危险。在这个意义上来讲,今天的教育方式需要改变,也即是说,对于90后、00后的孩子,我们应该换一种教育的方式。
    “自私”的“怪兽”
    我曾询问一些80后对90后的看法,他们常常觉得90后是“怪兽”,我对这样的描述方式很惊讶。它带着一丝贬义,又不是完全的贬义。80后说90后经常不按常理出牌,非常情绪化,觉得他们做什么事情都漫不经心,好像特别“自私”。这个“自私”指的不是小气,更主要是指他们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这与威廉·戴蒙教授的调查结果有相似之处。
    
    这些“无目的”的“空想主义者”、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他们的这些行为是如何产生的?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代替。自然状态的婴儿出生要奋力通过母亲的产道,但今天很多孩子却是通过剖腹产生出来的。甚至他们出生的时间也是人为设定的。婴儿出生后,如果母亲不愿哺乳或奶水不足,奶粉会完全替代母乳。再之后,如果母亲太忙碌,他们会由保姆代为照顾。在这期间,孩子远离了原本自然的形态,远离了生存的“本源”文化。他们不再对冷暖有强烈的感受,因为他们总是被包得严严实实的;他们不再对母亲有特别的依恋,因为母亲的工作已由他人取代。
    看起来似乎都是小事情,其实很多深层次的影响被我们低估了。今天中国人最大的迷失是忽视家人之间的亲情交往。仔细研究一些问题儿童会发现,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不是缺失母爱就是缺失父爱。这里的缺失并不是失去,而是母亲或父亲不在场、不陪伴所导致的疏离。这种情感的缺失会带来很多影响,缺乏母爱的孩子可能会出现无安全感、自卑、内向、过分敏感、焦虑等问题,缺乏父爱则更容易让孩子胆小,不善于与人沟通,对未来产生恐惧,对户外生活丧失热情。
    比如一个妈妈总是抱怨自己的孩子特别容易烦躁,但她没有想过,要改善孩子的状态,重要的是要重建父母在场的家庭生活。孩子晚上完成作业之后,一家人可以坐下来,父母读书给孩子听,或者让孩子读书给父母听。回到这样质朴的生活中,营造温馨自然的家庭氛围才是真正的改善之道。因此,要让孩子健康成长,首先就要从改变家庭开始,再与社区、学校、社会一起形成合力。
    快速。今天的儿童长得太快了,和人自然成长的特性不同。所谓自然成长,是一种亲历性的成长,孩子必须去体验,去经历,在其中得到经验,是缓慢的成长。今天,我们的食物是催熟的,儿童接受的是快餐文化,丧失了亲历性。这种成长过程与儿童身心灵的发展规律必然存在冲突。
    在儿童发展最重要阶段——从出生到12岁,更应该接受一种具有农耕文明特征的文化,这种文化是有节律的、缓慢的,有个体差异的,需要父母手把手地教和亲自示范。同时它也是一种“劳动”的文化,是一种“出汗”的文化。这样,儿童在发展各种能力尤其是身体能力时,也得到了精神的成长。
    我还想把儿童的成长延续到24岁的青少年时期来思考,这段时间里,孩子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对社会生活、艺术体育活动的参与,构成了一代人精神中所谓高贵品质培养的可能性。在接受父母或长辈给他们讲故事,他们再转述给伙伴的过程中,在他们自己的阅读中,不断经历倾听、阅读、叙述、表演和想象的过程,真善美的世界既是想象中的、让人向往的,又是真实的。这是在为精神世界打底色,缺少这种生活的人,往往会丧失心智自然成长的可能性,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会终身“未成年”。如果孩子对自我的理解有缺陷,他怎么去建立起自我的责任,又如何在“意义”中产生一个具体的人生目的呢?
    碎片化。新媒体、新阅读和新娱乐的时代已经产生,这个时代是在浅薄、单调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很可能也是一个普遍的低智时代。90后、00后的青少年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过早生活在各种电子产品中,碎片化、跳跃式、娱乐性的阅读很难建立起深刻的理解力和专注的思考力。阅读习惯往往就是一种生活习惯。这样的阅读、游戏生活看似开放、丰富,实则浅薄、封闭,精神成长停止之处常常就是幽闭生活开始之时。
    今天的教育对低智时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是指向功利性和工具性,基本上无助于一个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个人阅读爱好,大多数儿童甚至从未在阅读中体验到人生的快乐美好和精神世界成长的自我感召力。他们更需要也更容易在各种电子成品中寻找刺激,只有这样的生活才会对他们的身心产生冲击。一个人的生活越是苍白、无趣,也就越容易最终迷失自己。
    在中国,还有另一个问题,独生子女本来就是很难教育好的,他们缺乏一种自然形成的兄弟姐妹中的互相教育。比如说在有兄弟姐妹的家庭中,孩子对性别、差异、责任的认识常常是“自然学到”的,他们在比较与交往中很容易就形成了某些素养。但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缺乏对责任、他人等概念的直接体验。由于和大自然的交往太少,与伙伴的交往太少,户外的生活太缺乏,他们自然就会更倾向于选择独处的、安静的、漫无边际幻想的、不需要负什么责任的、虚拟的世界。
     你说“怪兽”是怎样炼成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