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大同一带,流传着一个古老而稀有的剧种,据专家推测,它的年龄高达700多岁。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被赋予了一个平俗而有趣的名字——耍孩儿。耍孩儿又名咳咳腔,是大同地区观众最喜爱的地方剧种,以曲牌名命名,源于桑干河中游,曾活跃于大同、朔州及晋西北神池、五寨,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等地。据了解,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已有耍孩儿的班社活动,而它的形成至少在此以前。耍孩儿是祖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被专家誉为“戏剧史上的活化石”。 耍孩儿的历史溯源 关于耍孩儿剧种形成的民间传说,专家的考证有较多的传奇色彩和情趣性,具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两种:一说为汉代王昭君出塞,目睹沿途凄凉景色,顿起思乡之情,路经山西大同,夜宿琵琶小店,弹琴而歌,哭哑歌喉。当地百姓为纪念昭君,遂模仿昭君嘶哑歌喉及曲调演唱。因袭她的悲凄哭声,辗转流传便成为这种曲调;二说为唐代时,唐明皇得一子终日啼哭不止,屡医不治,下人请来一班艺人演唱小曲,皇子听后破啼为笑,唐明皇大喜,赐此小曲名为耍孩儿。 耍孩儿的唱腔与音乐 “耍孩儿”俗称“咳咳腔”,它的历史比南戏北曲、东柳西梆还要古老,被称为“戏剧活化石”。其曲调古朴、婉约、豪放、细腻,充满乡土气息,在笛、笙、管、弦的配合下,优美动听,悦耳感人。其演出形式纯属舞台表演,在唱、做、念、打综合艺术中以舞见长,传统唱腔在一出戏里,基本上是将主曲(平曲子)多次重复演唱,属单曲体的联套形式,旋律委婉流畅,音质浑厚铿锵,便于抒发悲壮的感情。 耍孩儿戏的唱腔很有特色,它的传统唱法是使用后嗓子,即声音从喉咙后部发出,这一点与佛教声腔比较近似,这种发音法善于表现悲凉的场景。每句唱词前习惯多用“咳腔”,“咳”在词前——山西其他剧种的“咳腔”一般都在词后,唯耍孩儿的“咳”多在词前。第一句唱词的咳腔有唤起听众兴味之感,第二句唱词前的咳腔,有承上启下作用,既为上句补不足,也给下句做铺垫。这种唱法在戏曲中颇为罕见,故又被称为“咳咳腔”。处理唱词常用褶褚手法,某些语词可重复演唱,也是耍孩儿戏的一个特点。 独特的演唱发音方法、欢快火爆的打击音乐、取材广泛的丰富剧目、别具一格的剧种风格使得“耍孩儿”这个古老剧种日渐为专家学者所瞩目。其实,早在1985年,国家文化部就将“耍孩儿”戏剧列入了第二届中国民间民族文化保护工程之一。2005年,该戏剧又获得国家级“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号,从而为原本就丰富多彩的山西文化又增资增色了许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