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化史上,春秋战国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遭遇了巨大的变化。那时华夏大地上的总人口才2000多万,而载入史册的思想家却不下百位,后人常称先秦思想家为“诸子百家”。比如老子、庄子、孔子、墨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孙子等耸立了一座座历史丰碑。儒学和墨学曾经成为显学,占据过思想和文化的主流地位,而后来儒学和道学长期占据了主流地位,墨学却逐渐被边缘化,甚至含垢蒙尘。 人类社会是多元的,人的思想是多彩的。每一种思想和学说的出现都有其时代背景和合理性,就像自然界的植物一样,有其生存的环境和土壤。趟涉历史长河,我们不难发现,有些思想被继承、弘扬、甚至夸大,如儒家思想;而有些思想则被淡化、蒙尘,甚至含垢,如墨家思想。思想文化的主导者是当代的统治者。根据“经济人”的理论,如果统治集团开明、宽容,则先进的思想文化会得到弘扬光大,如果统治集团自私、昏庸,则先进的思想文化则会含垢蒙尘。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真理向前跨一步则成为谬误。从宋朝以来,统治者和御用文人逐渐将儒家思想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特别是朱熹先生对“四书五经”作出的解释成为教科书,科举考试的引经据典、作文论述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便与录取无缘。活生生的人类思想被全面僵化,丰富多彩的世界化成了单色调。为了迎合科举,则出现了许多皓首穷经、食而不化的老夫子。无疑对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束缚。到了明、清时期,西方列强已经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利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和指南针装备的坚船利炮驰骋海洋;运用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为动力的火车在国土上飞驰。而明、清大帝仍然享受着天朝大国的尊严,向世人宣扬着皇帝的德威。因此,1840年国门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开只是一种腐败落后的表象,其实思想文化的大门早已腐蚀不堪,失去防守。中国的落后决不是从1840年开始的,而是在很早之前。 我们在学习借鉴西方文化的同时,更应该继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要挖掘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我通过阅读达流先生的新著《墨子智慧心解》(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更多地了解到墨子思想的现实意义,觉得墨子智慧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获得快乐人生的精神营养。 墨子是墨家的祖师,生活的年代大约在孔子之后,孟子之前。墨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节葬”等等。 墨子认为一切混乱起源于不相爱,“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天下人若能彼此相爱,就不会有强凌弱,众暴寡的现象产生。基于“兼爱”的原则,墨子反对战争,即“非攻”之主张,墨子把战争视作亏人不义之最大者,攻伐所得,往往不如所丧之多。有时攻伐别人,会导致自己亡国。君子应兴利除害,不可不非攻。由“兼爱”的原则,墨子又提出“尚贤”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不论血缘关系远近亲疏,“选天下之贤者,立以为天子”。而“天子总天下之义,以尚同于天。”可是天子如何顺天之意呢?墨子的答案是“兼爱天下之人。”根据“尚贤”的原则,百姓要上同天子,天子要上同于天志。这样,墨子也建立了一套权威主义的观念。 有意思的是,墨子原尊儒家,后非儒并以儒家为论敌,反对儒家天命说,改以“天志”、“明鬼”之说,又就儒者烦饰礼文,不事生产,讥议儒家礼文虚伪,由非议礼文,从而反对“厚葬”,主张“薄葬”。 墨子不仅是一位思想家,而且是一个科学家和劳动者,他崇尚劳动实践,研究防御工程,最为流传的是制止楚国攻宋,与楚王和公输盘之间的斗智斗勇,公输盘的攻城之计用尽,而墨子的守城之策有余,从而制止了一场血流成河的战争,成为历史美谈。墨子一生过着节俭朴素的生活,他领导的团队坚定信念、严守纪律,为后人所称道。 由此看来,墨子的许多思想不仅有历史意义,而且有着现实意义。 墨家和其他诸子百家一样,也难免有其局限性,比如,要求人们过着刻苦节俭的生活,这种思想境界要求少数信徒和先进分子也许可以,而要求统治者和普通民众这样做显然是不现实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既是人的本性,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古今皆然。也许墨学的这种思想是成为导致墨学难以光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总的来看,墨家的思想是深邃、丰富、伟大的,尽管其价值未被统治者所认识、挖掘。我们相信,墨学不仅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华民族复兴和世界和平的宝贵精神资源。对墨学的学习、研究、弘扬,是当代文人、学者的重要责任。 令我们十分高兴的是知名文化学者达流先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潜心研究墨子,致力于将墨学进行大众化的解说,将墨学精华介绍给当代人。1993年就出版了《墨子:兼爱人生》一书,2003年又出版了《清谈墨子》;他还在台湾出版了《墨子的人生哲学》一书,这些书均多次再版,畅销海峡两岸。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新著《墨子智慧心解》,用现代人的视角解读墨子智慧,融入了作者丰富的生命体验,不仅能使人文爱好者受到启迪,而且能使各界读者开卷有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