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尔玉,又字璱人;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庵,又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朝中后期思想家、文学家。 龚自珍为道光九年(1829年)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礼部主事祠祭司行走、主客司主事等职。后来,他辞官南归,五十岁时暴卒于丹阳云阳书院。 龚自珍为清代学者段玉裁的外孙,少年时受家庭影响,勤奋好学。他最初接受以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为代表的正统派考据学,后随刘逢禄学习,接受今文经学《春秋》公羊学派的影响,主张“经世致用”,倡导学术要为现实政治服务。鉴于当时日益深化的社会危机,龚自珍主张,在不根本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政治和经济改革,同时热切要求抵抗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军事侵略,以维护国家主权。在中国近代思想史、文学史上,龚自珍是开一代风气的先进人物。 龚自珍的文学创作,表现了对清王朝腐朽统治的不满和批评,对庸碌无能的官僚充满厌恶之情,强烈要求个性解放,追求理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诗歌代表作有《咏史》(金粉东南十五州〕,《己亥杂诗》(不论盐铁不筹河)、(只筹一缆十夫多)、(九州生气恃风雷)等。其诗歌,政论、抒情和艺术形象相统一,想象丰富奇异、形象生动有力,形式、风格多样,语言清奇多采。他的散文以政论文闻名,代表作有《尊隐》、《明良论》、《乙丙之际著议》、《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等,讽刺性寓言小品《病梅馆记》也是佳作。其散文特点,奥博纵横、语言活泼多样。龚自珍也能填词,大部分是消闲之作,抒写缠绵之情,缺乏现实社会内容。 《定庵全集》中文集、续集,传为龚自珍手定,同治年间吴煦所刻,补文为后来新增。又《定庵文集补编》四卷,光绪中期朱之棒刻。此外,还有《未刻诗》等印木。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的《龚自珍全集》,据龚氏自刻本、吴刻本、朱刻本、风雨楼本、娟镜楼本及海内诸家旧藏佚文,整理排印,分为十一辑,后附清代昊昌绶所编《定庵先生年谱》及各家序跋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