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毛笔,是一种源于中国的传统书写工具,也逐渐成为传统绘画工具。毛笔是汉族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发明的。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勤劳智慧的汉民族又不断地总结经验,存其精华,弃其糟粕,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几千年以来,它为创造汉族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促进汉民族与世界各族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毛笔是汉民族对世界艺术宝库提供的一件珍宝。 制毛笔 八月,晴朗的下午,无风。马路上飞驰而过的汽车,将炙热的空气,卷进杨建华的毛笔庄。正在店门边赶制一支胎毛笔的杨师傅,下意识的向后靠了靠。他抬起左手,用衣袖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并顺势捏了捏有些酸痛的右肩膀。 杨建华的毛笔庄,原本开在湖南省常德市老城区的一条僻静小巷里,专门为书画专业人士及业余爱好者,加工制作较高档的毛笔,光顾笔庄的都是些经朋友介绍的老熟人。常德旧城改造,拆掉了原来的门面,他才将店开到金钻广场后面的新一佳超市旁。这里的生意虽然比原来要好多了,但每月的开销也相应增加不少,门面转让费,每月租金,工商、税务、卫生费用等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新店开张,杨师傅决定不再单一的加工经营毛笔,他利用书画界的朋友关系,组织了一些书画作品,挂在店里,一来装点门面,增添点艺术气氛。二来兼营字画,贴补店面开支。同时,他还从北京进了些精致的景泰蓝笔杆和红木笔盒,拓展新的业务——加工制作婴儿胎毛笔。 今年41岁的杨建华,自16岁开始学做毛笔,已有25个年头。 杨师傅看着挂在笔架上的毛笔,被阵阵热浪吹拂,飘摇晃悠。不禁停下手中的动作,回想自己这25年,做毛笔的酸甜苦辣。25年前,身型单薄的他,背了简单的行李,只身前往长沙,拜湖南制笔行业著名的杨师傅为师,学做毛笔。学艺归来,正赶上街道居委会开公司办厂风潮,杨建华所在的青阳阁居委会办了个毛笔厂,他顺理成章的进厂当了一名合同制工人,并是厂里少有的技术骨干。这样的日子,很荣光却短暂。六年不到,毛笔厂因种种原因,步入困境,工人们四散自谋生路。从毛笔厂出来,杨师傅迷茫了,自己除了做笔的手艺,其他的什么也不会。无奈之下,他只好找亲戚凑几十,求朋友借几百的弄了点钱,租了间小门面,开间小小的毛笔庄,制作销售毛笔。 制作毛笔,工艺复杂,工序繁多。首先要选购优质的兽毛,用药水浸泡处理分类存放。根据笔的大小、长短、功用,配备不同硬度的笔头。笔头分为软性笔,用羊毛做的羊毫;硬性笔,用黄鼠狼尾毛加进少量野兽毛做的狼毫;中性笔,用羊毛、黄鼠狼尾毛混合其他野兽毛发做的兼毫。笔头的制作很麻烦,选好多少适宜的兽毛过水压齐后,用牛骨梳反复梳理,直到笔头尖挺、齐顺、圆润、匀称,笔头就做好了。然后扎捆成型,用热松香上胶,安装笔杆。最后整笔,通过揉擦笔头,将粗、弯、杂而没有锋尖的笔毛剔除。 现在,一般制笔厂造笔都采用大机器流水线生产,手工制笔逐渐淡出文房。杨师傅原来的同门师兄弟,也都转行他业,仍坚持手工制笔的就只有他一人了。面对从业的尴尬,行业的孤独与市场的寂寥,杨建华感慨万千:手工制毛笔不仅是老手艺,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国粹,不能丢呀。 湛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热气堵在鼻口,人仿佛置身于火炉般难受。杨建华将手臂在脸盆里浸泡了一会,甩了甩水,继续赶制手中的胎毛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