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肉骨头,啃不完。”这是新窑镇新河村群众对竹编产业发家致富的真切感受。 新河村村民发展竹编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全村1212户4864人中,有600多户人家2000多人从事竹编产业,竹编已成为该村112户贫困户436人脱贫的有力武器。 在新河村,家家户户,男女老幼都会竹编。“选竹、砍竹、剔竹丫、锯竹、刮青、开块、启篾、刮篾,经过一道道复杂的工序,青翠的竹子在村民的巧手中青一篾、青二篾,变成一片片细如面条的竹丝,继而变成竹艺术作品。” 记者在新河村看到,村民们手拿篾刀,双腿托放篾盘,一根根篾丝在村民娴熟的双手之间麻利地穿梭。“直径40厘米的簸箕,一周便可以做20到30个,并以90到120元不等的价格卖出,利润相当可观。”今年26岁的郑云南,12岁就能编簸箕,他放弃在外务工丰厚的待遇,回到家中从事精品竹编加工。 今年9月,郑云南和村里的谭友金等4人,被村委推荐到“中国竹编艺术之乡”四川省青神县进行竹编技术进修,学成归来,郑云南等马上投入到竹编图案的设计和创作,一改过去村民们所从事的低端竹编产品,为家乡父老乡亲开了眼界。 笔者在新河村尚品竹编有限公司的展厅里看到,郑云南和他的同事们正在进行竹编“刺绣”。一根根细如发丝的竹丝,在他们的手中来回穿梭,一幅用竹丝为原料绘制的《赤壁赋》书法作品,在郑云南精湛技术的纺织下,价值高达几千元。 “这种技术不仅原材料讲究,而且技术要求更高。”郑云南很自豪地说出了“竹编绘画”的秘密。他随手拿起一张薄如婵翼的竹片,用10多颗细针并排做成的小刀轻轻一划,一根根细如牛毛的竹丝瞬间成形,经过10多天“纺织”和后期装裱之后,一幅精致的山水画卷映入眼帘。 在新河村,尚品竹艺公司和丽萍加工厂成为引领全村竹编产业发展的龙头。“一个村有两个竹编加工企业,带动全村竹编文化产业发展,这在全区绝无仅有。”新窑镇宣传委员万洪林说。 在丽萍竹制品加工厂里,掌握着竹编绝技的贫困户谭友金,从青神县考察学习回来后,他的餐桌、竹凳、鞋盒等立体竹编绝活同样精彩。 “只有不断创新品种和设计风格,消费者才会青睐,才能卖个好价钱。”丽萍竹制品加工厂负责人邓丽萍对自己的产品定位很有研究,她说:“生产出来的竹编不仅要实用,还要抓住顾客的需求,不断提升竹编品质,丰富竹编品种,使竹编产品在家装中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单单家用簸箕,全村每月至少销售10000个,收入近10万元。”新河村村主任彭成荣高兴地说。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新河村采取高端产品补位,低端产品富民措施,鼓励村民从事竹编生产,竹制产品远销云南、上海、北京等地;主打文化元素牌的丽萍竹编,则瞄准省内外各大景区景点,进行精准竹编加工,定单式生产,远销国外。 现在,丽萍竹编正积极和都匀茶叶洽谈包装事宜,并与黔南祥云神虎鞋业公司进行合作洽谈,为该公司加工鞋包装盒,“年产200万双的大订单,前期近100个鞋盒正在试用。如果成功,全村所有的人出工都不够。”邓丽萍对自己的加工厂发展信心十足,“没想到小竹编能发展成大产业。” 丽萍竹编从2013年租房建成至今,已开发新品种近百种,每月销售竹编产品10多万元,7名合同制工人每月收入3000元以上;所生产竹编产品多次亮相文博会,在“多彩贵州两赛一会”等展会中多次获奖。 “每到赶场天,人背、车拉、马驮,100多米长的街道两旁全部摆满竹货,不到10点,全部卖光。”在新河村水寨组叶发全家,村民们聚拢在他家的院子里谈笑风声,说起竹编带来的可观收入,笑得合不拢嘴。 公司销路畅通无阻,村民们生产的小竹编销路一样无忧。 “只要有,不愁卖,有多少卖多少。”几代人都在做竹编的梅培志一家,除了白天在附近做泥水工外,每天晚上还要加班加点赶制小簸箕,“有钱赚,谁还嫌多嘛。”梅培智的妻子接过话题,为自己日不晒,雨不淋坐在家中搞小竹编很高兴。 谭友金是丽萍竹制品加工厂里的老员工,他耳患残疾,一方面要照看老人,还要负担智残的弟弟,一家人生活困难,但他的竹编技术让他们一家衣食无忧,脱贫有望。“每月近4000元的计件工资,在提升自己竹编技术的同时,还能摘掉贫困帽子。”谭友金对自己的收入十分高兴。 今年,新窑镇为了发展壮大新河村竹编产业,带队到四川青神县、广西和赤水等地进行考察,从广西引进毛竹并试栽种800多亩,还将对适合当地发展精品平面竹编的兹竹、丹竹等品种进行引进,补充本地苦竹、刺竹、棉竹等制作低端产品的“短板”。 如今,新窑镇正瞄准高端市场,通过发展竹编产业,举办培训班,营造浓厚的竹编文化,提升新河竹编知名度,打造‘西部竹园•创意新窑’竹文化品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