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工艺 >

滦南男子30年潜心蒙鼓 五代传承蒙鼓技艺

http://www.newdu.com 2017-12-18 燕赵都市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引语:唐山市滦南县前孟各庄村村东头,一户普通的农家院里,53岁的孟德印正在厢房里忙碌着,他一手拿着铁杵,一手拽着绳子,双手配合穿针引线,几分钟的时间就固定好了一面鼓。他这蒙鼓的手艺是19岁开始跟爷爷学的,到现在已经30余年,如今这种纯手工制鼓已不多见。
    
    蒙鼓制作
    唐山市滦南县前孟各庄村村东头,一户普通的农家院里,53岁的孟德印正在厢房里忙碌着,他一手拿着铁杵,一手拽着绳子,双手配合穿针引线,几分钟的时间就固定好了一面鼓。他这蒙鼓的手艺是19岁开始跟爷爷学的,到现在已经30余年,如今这种纯手工制鼓已不多见。
    蒙鼓30余年每步都精益求精
    牛皮鼓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传统婚庆、新店开业、广场娱乐等场合,我们都能见到牛皮鼓的身影。既能增添喜气热闹的气氛,又十分接地气,这让牛皮鼓颇受欢迎,冀东三支花之一的乐亭大鼓就是以此作为主要乐器。牛皮鼓虽然常见,但其制作工艺却鲜为人知。
    走进孟德印的家,这里就像一个小型的鼓厂,家里的厢房、院子里,到处都摆放着加工牛皮鼓的原材料和半成品。院子水泥地上放着一整张鲜牛皮,墙根处堆放着一摞摞排列整齐的弧形鼓板,院子向阳的空地上晒着几面鼓。
    西侧的厢房是孟德印的工作间,上午10时许,孟德印的连襟孟维臣在鼓面上帮忙踩鼓,踩踏能让牛皮的韧度发挥到极致,韧性越大鼓音越亮,“咚咚咚”的鼓声响彻小院。
    做一面鼓,蒙好牛皮,像这样双脚均匀用力的踩踏需要12小时,每隔20分钟休息一次。而这也仅是做鼓众多步骤中的一步,足见手工蒙鼓工艺的精细复杂。
    孟德印蒙鼓已经30多年,每一个步骤都轻车熟路,但是每一次面对任何一面新鼓却不敢有半点马虎,“一面鼓就是一件工艺品,工匠必须精益求精,买树、破板、烤板、对鼓帮;买牛皮、刮皮、上皮、去毛;踩踏、定音,任何一个环节疏忽了,都会影响鼓的质量和美感。”
    在孟德印看来,要做出一面好鼓,最重要的是“下料”,“取材好,做出的鼓才结实,声音也更响亮。蒙鼓的木材取自20至30年树龄的椿树,鼓皮要用老口黄母牛皮,用这两样材料做出来的鼓既结实又美观。蒙鼓和做人一样,都不能偷工减料。”他一边说,一边娴熟地拿着绳子和铁杵蒙鼓面,一张圆形的牛皮不一会儿就被牢牢固定在鼓圈上。鼓底面被4个千斤顶顶住,顶面则被工作台上的铁链锁住,孟德印告诉记者:“传统方法是用木楔子提升鼓身,把牛皮拉紧,现在我们采用4个千斤顶,力道更大一些。”这是他在劳动中摸索出来的“小发明”。
    蒙鼓皮是最耗时的一道制作流程,同时它对鼓的音质影响也是最大的,因此这一环节最考验工匠的功力,“切割牛皮、去油脂,要保证鼓皮厚度均匀,这个火候掌握不好,做出来的鼓声音就不圆润。还有踩鼓皮这一步,别看我在上面踩得很轻松,要用什么样的力道和节奏,这都是需要好好拿捏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损坏鼓皮,力道不够又会影响音质,做出来的鼓就不那么响亮了。”
    看到有人用自己的鼓非常自豪
    蒙鼓的最后一个步骤就是定音,这是对一面鼓做工的终极考核。“蒙好鼓皮之后,用鼓槌敲一下,听听鼓的音质和音色,不理想的话再做修改。”孟德印不会打鼓,但是对鼓音听得很准。“定音之后就把鼓放在院子里晒几个小时,晒干了之后再对鼓的外表进行修饰,给鼓身抛光,挂上鼓环,一面鼓的成品就做好了。”在孟德印看来,每次做完一面鼓,就像完成一件艺术品,“手艺人都是这样的,对自己做出来的东西就像自己孩子一样。除去吃饭睡觉时间,我一整天都扑在蒙鼓的工作间里,不觉得累也不觉得无聊,这门手艺带给我很多乐趣。”
    记者见到他时正做的这面鼓是滦南县营守村拿来修补的,大鼓已经用了20多年,而这面鼓也正是当年孟家的手艺,“附近村县用的鼓基本都是我做的,一说老孟家做鼓的大家都知道。”孟德印说起这些有点小得意,谈到自己的代表作,他更是如数家珍,“唐山大城山兴国寺大殿的1.5米的佛殿供鼓,蚕沙口庙会1.2米的妈祖祭鼓,还有乐亭大相各庄2米的牛皮大鼓,这些都是我的作品。还有迁安、滦县、乐亭等周边县区,大家娱乐时候用的大鼓,也都是我做的。有时候跟家人到县城广场逛逛,看到大家都用我家制作的大鼓娱乐,心里就感到特别自豪。”
    手工制鼓曾一度受到冲击
    孟家做鼓远近闻名,孟德印做出来的鼓不仅外形精巧、声音洪亮匀称,而且经久耐用,因此产品销路很好,在滦县、迁安以及唐山市区都有多处经销点。
    上个世纪90年代,是孟德印家蒙鼓生意最红火的时候,父子两代人几乎都做蒙鼓的行当。“我父亲兄弟4人,还有我们小辈的兄弟姐妹,加在一起10多个人,都在一起蒙鼓。当时一年能卖出去大鼓100多面,扁骨、腰鼓、书鼓、手鼓有500多面。”
    然而,随后一段时间大量外地鼓进入唐山,本地牛皮鼓的销售也受到很大冲击。据孟德印回忆,曾有一年,他连一面鼓都没卖出去。“外地鼓制作粗糙,木料、选皮差,用料省,相对价格就便宜,而我们一直遵循祖辈传承的制作工艺,板材、牛皮都是精挑细选,鼓的造价高、利润低,老百姓当然更愿意买便宜的。那几年我们家生意冷清,一起蒙鼓的叔伯兄弟们也都去找别的营生了,只有我还一直坚持做下来。”一面鼓都卖不出去,为什么还要继续坚持蒙鼓,对这个问题,孟德印的回答很简单,也很实际,“如果我也不做了,那不就败给了那些质次价低的外地鼓?从我太爷开始,到我这辈已经是第四代传人了,我不能让这门手艺失传。”
    相较机器化批量生产,手工蒙鼓几十个小时的打磨显得格外奢侈,“用了才知道手工制作的鼓更耐用、音质更好,敲得更响。”于是,惨淡光景持续三四年后,人们用过一段时间把目光又逐渐转回来,外地低廉价格的鼓不再受欢迎,退出唐山市场。
    让后辈学习蒙鼓传承传统工艺
    孟德印做的牛皮鼓重新得到百姓的喜爱和认可。即便如此,孟德印依然感觉到,和十几年前相比,蒙鼓这个行当早已经冷却下来,“我的叔伯兄弟们全都改行了,根本原因就是市场没有那么大需求量了。”现在孟德印家每年能够卖出大鼓40多面,小鼓100多面,这个数字和十几年前相比大大减少了,但对一家人的生计来说,这个销量还不错。
    这两年,农村的广场文化开始发展,扭秧歌、打鼓的人越来越多,这给孟德印的蒙鼓买卖带来了新的契机。今年的销量尤其好,这几天从不同县区到家里来定鼓的人也开始多起来,孟德印的妻子也开始帮打下手,她对记者介绍说:“乐亭人喜欢敲大鼓,滦县、迁安人喜欢小鼓,还有说书的小鼓也很畅销。人们玩这个的多起来了,买卖也比以前好了。”
    年纪越来越大,孟德印开始考虑蒙鼓手艺的传承问题,“小辈孩子中,外甥对蒙鼓特别感兴趣,一有时间就到我这来学蒙鼓,帮我打下手。他现在刚满18岁,还在上学,以后能不能继承蒙鼓手艺也还不能确定。”另外,孟德印的两个女儿、女婿也常常帮他打下手,“到女儿这一辈已经是第五代了,我希望他们能把祖辈留下的蒙鼓技艺传承下去。”
    春节刚过,随着年前最后一个售卖高峰的结束,孟德印和家人又继续紧锣密鼓,抓紧时间多备鼓,新的一年又开始了,“咚咚咚”的踩鼓声一直在村里飘荡,仿若传递着老手艺人的心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