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缘遇《诗经》 深味《诗经》:文心、史感、哲思的合一丨参赛作品

http://www.newdu.com 2017-12-20 腾讯儒学 姚海涛 参加讨论

    文/姚海涛
    题记
    一首首先秦的诗歌,没有变为过往残片,也没有化为历史尘埃,时至今日依然守护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让我们回首文学过往的时候,不至于无根无源。这没有圮绝,也没有被弃捐的伟大作品就是——《诗经》!
    
    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资料图 图源网络)
    缘遇:初见、相遇与重逢
    氤氲着醇厚豆香味的一壶崂山绿茶,让埋首于书桌的我得到片刻安闲。蓦然抬头瞥见书架上散放着的《诗经》,方寸间竟然升腾起莫名的感动与忧伤。这感动既是为《诗经》,也为了这跨越二千多年的因缘际会。
    初见《诗经》时,那时我还是个孩子,读过私塾的爷爷经常在我耳边哼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当时根本不知这就是诗经中的《关雎》。只觉得爷爷背诗很奇怪,不像是朗诵,也不像唱歌。后来才知这就是吟诵了。当时只记住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四句。当时的我,并不了解诗的大意。纳兰容若说,人生若只如初见。可我与《诗经》的初见并未抱有太大好感。
    再次相遇《诗经》,我已是个青葱的初中生。当时语文课本中节选了《伐檀》篇。那坎坎伐檀的沉重之音,竟能穿透千古,来到今人身边,让我领会到时人的悲辛与反抗。“不稼不穑”“不狩不猎”的揭露,以及“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的反讽,让我的心灵感到震撼。这是怎样一种不屈精神与勇敢的力量,让魏国的人民敢于以语言为干戈,以诗歌为斧钺,刺向那些压迫与不平?“不平则鸣”,其此之谓乎?后来又读到《课外阅读》上选录的《硕鼠》篇,觉得此二篇真乃诗经“怨刺诗”的姊妹篇。
    
    无与伦比的文学价值(资料图 图源网络)
    重逢《诗经》时,我已迈入大学。当时有《文学鉴赏》课,老师给我们讲的是诗经首篇《关雎》。其实这篇我早在很小的时候已经遇到过她了。四字一句,标准的诗经体式,让我感到这个主人公很会遣词造句。在课堂上,我第一次感受到“兴”的意味。它不是比喻,也不是象征,但又兼而有之。
    在意境的塑造、情感的生发方面,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男主人公的那种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的心情与那时初恋时的我何其相似!这就是文学的力量!虽有历史时空的阻隔,但仍然能跨过山、越过水、穿越时空,以“沛然莫之能御”的力量给人以情感的冲击!此诗对情感的化解非常高妙。正如孔子的评价的那样——“思无邪”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以“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方式解开了男主人公的情结。
    今日我早已走上讲台,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一名高校教师,舌耕杏坛多年。庆幸的是,《诗经》还经常行走在我的课堂之上。让我时刻能够深味其文心、史感、哲思的浑融之美。予欲何求?
    
    言有尽而意无穷(资料图 图源网络)
    深味:文心、史感、哲思的浑融之美
    《诗经》一书今存365篇,每每读罢,释书而叹,其何书也,竟至于斯也?在文学、史学、哲学诸方面有功于中国文化。难怪乎文学家莫不以之为诗之鼻祖。难怪乎史学家屡屡称引其文以证史实。难怪乎哲学家评其为先秦重要哲思所在。
    《诗经》具有无与伦比的文学价值,可谓“美”矣。既有辞藻美、名言金句之妙,亦有文体之审美探求。它是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的源头。《诗经》中的国风与《楚辞》中的离骚,一风一骚,一现实一浪漫,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它运用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复沓的章法和灵活的句式。它还有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与和谐的韵律。在押韵审美方面,探求了隔句押韵、句句押韵、句尾韵、句中韵等多种形式。
    《诗经》具有不可或缺的史学价值,可谓“真”矣。其十五国风、二雅与三颂,既是文学作品,更是史学材料。其作者涵盖范围广泛,上至贵族、士大夫,下到平民。这对于了解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生活状况,史料价值巨大。其国风涵盖今天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要了解当时黄河中下游流域乃至部分流域时风民俗,颇有价值。
    
    深厚的哲学价值(资料图 图源网络)
    《诗经》还具有深厚的哲学价值,可谓“善”矣。诗经作者大多以一颗澄澈的逻辑心灵注视现实生活,于天人关系、力命关系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对于击碎天命神学的禁锢有重要思想价值。
    《诗经》可谓文心、史感、哲思的合一,是真、善、美的合一!《诗经》之爱,同予者何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