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雅欣 《诗经·鹤鸣》 鹤鸣于九皋(gāo),声闻于野。 鱼潜在渊,或在于渚。 乐彼之园, 爰(yuán)有树檀(tán),其下维萚(tuò)。 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gāo),声闻于天。 鱼在于渚,或潜在渊。 乐彼之园, 爰(yuán)有树檀(tán),其下维榖(gǔ)。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鹤立于沼泽,清鸣于响空(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一、《鹤鸣》的多重隐喻 《鹤鸣》来自《诗经》雅篇的宫廷音乐,所以看待这首诗,不单是看它字句本身表述的清啸山野之气,更要看它隐于言中深层的朝政谏劝之思。 看上去,这是一首抒情山林、言物哲思的小诗。鹤立于沼泽,清鸣于响空,在这片山野林园,有鱼浮动于河滩,也有鱼沉游于深潭,有高高的檀树昂扬,也有低矮的灌木茂密,看那远处的山石,可以采来打磨美玉。 所以诗篇有一种气韵凌云的清奇之风。那鹤如此清高,那山如此清峻,那水如此清澈,那树如此清幽。野外清朗,山中清劲。 然而雅诗,是唱诵于宫廷中的,所以这诗歌声声,一定是深意重重。《鹤鸣》一诗,自古就有着不同的释义,有人认为它是嘲讽诗,有人认为它是劝谏诗,亦有人认为它是赞颂诗。总体来看,诗中的意象都有着形象的隐喻: “鹤鸣于九皋(gāo),声闻于野”、“鹤鸣于九皋(gāo),声闻于天”,山中野鹤,是民间贤士的代表。所谓“鹤立鸡群”,这样的贤能之士,卓越于众,却并未用入庙堂之上。所以,此诗就有了讽刺朝廷不知任用贤臣的意味,也有着劝谏君上应当广纳人才之意; 清啸山野之气(资料图 图源网络) “鱼潜在渊,或在于渚”、“鱼在于渚,或潜在渊”,鱼游水中,或上或下、或沉或浮,这形容有些人受到重用、显赫于人前,有些人不被发现、沉寂于世间。因此,此诗可能是暗含愤懑、不满,也可能抒发感慨、叹息; “爰(yuán)有树檀(tán),其下维萚(tuò)”、“爰(yuán)有树檀,其下维榖(gǔ)”,树有高低,或如檀树高耸,或如灌木低垂,这就是在影射有些人是才高志大的,有些人是庸常无能的,这可能是君子与小人的对照,也可能是高位者与失位者的对比;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著名的熟语就出于此诗。它原意是指,另一座山上的粗石,却可能是很有用的,可以用来切磋琢磨玉石,用以帮助美玉的诞生。由此比喻,他国的人才、目前不在君主视线里的人才,也许正是可用之才,应该让更多人发挥出能量、开发出潜质。而后,这句话又衍生出了更多的意思,比如说他人的意见可以从侧面来帮助自己。 正因为诗句本身是如此多重隐喻,所以释义方向才如此不一而同。但总而言之,《鹤鸣》确实是一首主题体现为叹颂乡野贤能、鼓励招贤纳士的诗歌。 二、《鹤鸣》的文化意象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这诗里的“鹤”,也就是散落于民间的贤能之士,他们肯定是“处江湖之远”的,但并不一定都是失意于庙堂的;他们必然都是德才兼备的赋闲之士,却不一定是求告无门的失落之士。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资料图 图源网络) ——也就是说,这些“云中白鹤”,他们可能是有意选择出世的,是主动安身民间的,是从主观上不喜“居庙堂之高”的隐士。 当然,也有些“鹤鸣之士”,可能是备受冷落或者受尽倾轧,而不得不落入民间的,但是他们依然身怀高志,身具贤能。 因此,《鹤鸣》呼唤的,是希望散落民间的贤达之士能够主动为国效力,更多报效朝廷; 同时,《鹤鸣》呼吁的,也是希望统治政府能够大力广纳贤良,更多启用寥落于尘世的民间力量。 鹤,从此就象征着隐居山林的贤者,比如“闲云野鹤”、“云中仙鹤”、“鹤鸣之士”这些词便是形容心性高洁又远离纷争的人。而宋代林和靖更自称是一位“梅妻鹤子”的隐士,他为表示不沾尘俗,以清雅的梅为妻、以清高的鹤为子。而这些文化意象的源头,都是从《鹤鸣》诗里的清风俊意开始传世于后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