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钱伯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1896年,卒于1986年。出身世医家庭,祖上三代业医。16岁师从清末御医曹沦洲之子曹融甫学习,20岁随父习医。22岁悬壶苏州,尤擅妇科。1955年奉调北京中医研究院,积极投身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直至90高龄。历任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妇科主任、北京市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委等。 生平著作 钱伯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1896年,卒于1986年。出身世医家庭,祖上三代业医。幼读私塾,饱览经史。16岁师从清末御医曹沦洲之子曹融甫学习,20岁随父习医。22岁悬壶苏州,尤擅妇科。1955年奉调北京中医研究院,积极投身医疗、科研、教学工作之中,直至90高龄。历任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妇科主任、北京市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委等。著有《妇科常用中药》、《妇科常用方剂》、《脉诊浅说》、《女科证治》、《女科方萃》、《钱伯煊妇科医案》等。 学术思想 钱伯煊擅长妇科,其学术思想,一是总结出崩漏三纲,即虚、瘀、热;二是妇科用药选药平和。他认为,崩漏辨证,首当分清气虚与阳虚、血虚与阴虚、血热与郁热以及血瘀的不同。比如气虚崩漏,可见面白微浮、气短畏寒、自汗肢肿、纳减便溏、月经量多、经血稀薄、舌淡苔白、边有齿痕、脉象细软等表现,可选四君子汤为主补益脾气。如胃纳呆钝,加橘皮、半夏以和胃气;如大便溏薄,腹中胀气,加木香、砂仁以行气和中;如有呕吐,加藿香和胃止呕;如崩漏不止,正气将脱,急用独参汤补气固脱;若中气虚而下陷,可用补中益气汤。再如血虚崩漏,可见面色苍白、头痛头晕、两目干涩、月事不断、经色淡红、毛发干枯、舌红起刺、脉弦细濡等表现,可选四物汤为主以养血和血。若属血热崩漏,可见舌苔深黄、质绛有刺、唇部燥裂、脉象洪数、心烦不寐、鼻衄齿衄、渴喜冷饮、大便燥结、小便短赤、月经量多、经色紫黑等表现,治疗可以清化胃热,泻火凉血。对于血瘀崩漏,可见舌边紫暗、边有瘀斑、脉象沉实、腹痛拒按、经血色黑有块等表现,根据原因不同灵活加减,属经期负重劳伤者,用四物汤合失笑散养血化瘀;属经期感寒致瘀者,用桂枝汤合芎归汤养血祛邪;属经期饮冷血凝致瘀者,用良附丸和芎归汤养血行气温中;属经期治用涩药过早致瘀者,以备金散祛瘀生新。 临床经验 钱伯煊用药以平和见长,对过偏、耗散之品,则严格掌握其用量。他临床配方精当严谨,善于利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取利祛弊,提高疗效。他认为,血为女子之本,月经、妊娠、分娩、哺乳都以血为用。女子阴血易于耗损,故其阴血相对不足,气分则相对偏盛。对于血常不足的情况,用药不能过偏,不能过用耗散之品,用量也要严格掌握分寸。如钱氏在治疗妊娠恶阻时,注意到患者胃逆不纳的特点,选方用药时以药味少,清、轻无厚腻之味为宜,擅用橘皮竹茹汤、半夏秫米汤;治疗子肿、小便少的患者,常选用茯苓皮、泽泻等药,以轻剂利水;治疗月经先后无定期,以疏肝健脾、敛阴化瘀并施不悖。钱氏疏肝不用柴胡,而用旋复花、佛手;化瘀不用桃仁,而用贯众、昆布、牡蛎;桑寄生、川断为钱氏惯用对药,平补肝肾,两和气血,调经止带。 后世影响 钱伯煊一生精于妇科,对于崩漏的治疗尤具特色,选方用药精当平和。这些对于今日的中医妇科临床仍然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