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信阳息县系赖姓人“老家”赖王为保臣民面缚衔璧

http://www.newdu.com 2017-12-21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古赖国位于信阳息县的包信镇,如今,这里已成为中华赖姓后人寻根祭祖之地。当年,楚军兵临城下,赖国君主为保全臣民,他没有把面子摆在第一位,而是“面缚衔璧”向楚王请降。他的义举成就一段佳话,“面缚衔璧”的行为被后世帝王效仿。
    赖国故城:“包信镇,古春秋赖子国也”
    到过信阳息县的人,对县城的标志性建筑谯楼应该不陌生。谯楼上现存清代石碑一个,名为《重修东岳庙大殿拜殿后楼碑记》,上面刻有碑文:“包信镇,古春秋赖子国也……”
    包信镇古称褒信县,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东北30多公里处,该镇傅庄村村民介绍,赖姓的发源地在包信镇,赖国故城遗址在傅庄村。如今,古老的建筑已不存在,地面文化遗址尚存。息县赖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吉云说,周武王的弟弟叔颖被封为子爵,是赖国的开国君主,在这里建立了都城。
    从考古地图上不难分辨,赖国故城遗址呈正方形,长112米、宽113米,有东西南三个城门,城墙外有40米宽的城河环绕,现西南角城河被填平。
    得姓始祖:周文王之子叔颖,因伐纣有功被封赖地
    张吉云说,叔颖是赖姓的得姓始祖。这一说法在众多赖姓族谱中均有记载,赖姓后人尊叔颖为赖氏一世祖。《中华百家姓始祖图典》记载,赖姓的始祖叔颖是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因讨伐商纣有功被封于赖地,成为赖国第一任国君。
    如今,赖姓后人在息县包信镇后楼村,建了一座叔颖公陵园。8月2日这天,并不是赖氏后人传统祭祀之日,但叔颖公陵园仍有不少人来祭拜。据陵园工作人员介绍,2006年,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叔颖公陵园2011年奠基,2012年4月建成,每年都有世界各地宗亲前来祭拜。
    叔颖生性善良,当地有不少关于他的遗迹,赖国故城遗址东北约1公里的“拜月池”“蛤蜊山”等地,便与他有关。
    亡国之灾:为保臣民,赖王“面缚衔璧”请降
    春秋时期,楚国强盛,不断侵扰周边小国,赖国也遭了殃。
    史料记载,楚国联合多个国家讨伐吴国。讨伐归来,各路诸侯班师回家,楚军途经赖国,便想顺道将其灭掉。
    著名姓氏学者张新斌认为,赖国虽然实力较弱,但还是与楚军打了一场惨烈的硬仗。后来,国君赖子为保全臣民性命,主动捆绑双手,嘴里衔着象征权力的玉璧,抬着棺材,到楚灵王大营投降。
    楚灵王向手下淑举请教怎么办。淑举说,从前周天子攻打许国,遇到过同样的事,你就跟周天子学吧。后来,楚灵王接受赖子的投降,将其发放到鄢陵。赖国后人从此以国为氏,称“赖氏”。民间把赖子的举动称为“面缚衔璧”,表示投降的意思。
    历史上,那些亡了国的国君,也常用这种方法向胜利的一方投降。秦末汉王刘邦攻破咸阳后,子婴就曾一袭白衣,面缚衔璧,率领臣僚向刘邦投降。
    后人祭拜:每年三月十八,赖氏后人来息县祭祖
    包信镇后楼村,几乎人人都知道农历三月十八要祭拜“赖王”,至于原因,有一段在赖氏宗亲中广为流传的传说。
    相传有一年,古赖国城西一壮汉去赶集,走到石桥麦田头解手,忽见桥下走出一人,站在桥头东张西望后隐去了。过了一会儿,从桥下走出一群男女,有说有笑去赶集。
    壮汉知道桥下没人,感觉这些人来得奇怪,便跟在后面。来到集上,逢人就讲他看到的情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了整个集市。
    这时,晴朗的天空突然电闪雷鸣,下起倾盆大雨。雨停后,那群男女不见了。第二天,石桥下漂出一条无头乌鱼,那个壮汉则生了一场大病,这年当地颗粒无收。
    “赖王”听说后,在石桥处修了龙王庙和迎水寺,当地从此风调雨顺。后人为纪念“赖王”为民办好事,每年三月十八就到庙内祭拜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