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闽派古琴:余音缭绕南浦溪

http://www.newdu.com 2017-12-21 闽北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引语:体力的劳动,美在流血流汗,文化的劳作,美在呕心沥血。古琴不同于其他乐器,有自己专门的减字谱,每个字包含了左右手的指法、指位和指法等,只有硬生生地背下来。
    
    闽派古琴传承人吴燕琳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这是最早《诗经·国风》对弹奏古琴的佳眉之誊。如今,在闽派古琴文化发源地的闽北浦城,古老的琴声又悠然盛兴,传响八闽内外。
    羊年三月,回乡的我来到闽派古琴培训基地欣赏本土艺术。一位浦城县赣剧团演奏员吴燕琳,亲自操琴一曲《满江红》,琴声由温婉到豪迈,平和入激越,悲奋进高昂,长扬升空旷,曲调反复,变化更迭,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曲声高潮,一声裂帛,戛然而止。我被深深地震撼其中。
    闽派古琴在清代,以浦城祝凤喈(字桐君)为代表,是中国四大琴派之一。祝桐君著琴谱《与古斋》四大卷,所创的琴谱新法和古琴理论独树一帜,形成颇具特色的闽派,使浦城成为当时中国音乐文化的“风云际会”之地。大琴师与侨居浦城的两江总督梁章钜是儿女亲家,与民族英雄两广总督林则徐是好友,三人多次欢聚浦城,抚琴作诗,抒发忠国之心,激励爱民之情。
    体力的劳动,美在流血流汗,文化的劳作,美在呕心沥血。古琴不同于其他乐器,有自己专门的减字谱,每个字包含了左右手的指法、指位和指法等,只有硬生生地背下来。学琴,这对于年已40岁的吴燕琳是多么困难,又多么艰辛。在充满了荆棘与坎坷求学之路上,身树毅力,心满意志的吴燕琳从不服输。皇天不负苦心人,五年的付出,吴燕琳不但弹得一手好琴,而且还在2010年被评为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使这项古老的艺术终于后继有人。
    浦城虽然是闽派古琴的发源地,但是由于历史种种原因,本地人却对这项传统技艺知之甚少。很多家长带子女来学琴前,都不知古琴起源,文化特点,甚至把古琴和古筝混为一谈。技艺只是载体,为了能更好地在传播中传承古琴文化,吴燕琳对前来学琴的爱好者,都会倾囊相授,毫无保留。今年暑假期间,吴燕琳决定通过免费办班教学的方式,让更多浦城人了解自己的乡土文化,弘扬这项古老技艺的自身魅力和艺术价值。
    重现古琴辉煌,创新在创业中。吴燕琳这样想,也这样做。去年5月,吴燕琳和几个亲友一起创办了“桐君古琴有限公司”,建立起一套集闽派古琴学习培训、研发销售于一体的文化产业体系,能为闽派古琴的发展事业尽一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古琴制作,并非容易。解决这一难题,吴燕琳专程从福州请来了专业的制琴师李榕,共同研习古书中的制琴方法,结合闽派古琴的风格、特点,采用环保油漆等方式,量身定制古琴。做琴需优质老杉木,成本是梧桐的三倍。她走街串巷,发现材料即高价回收。制作一把标准古琴是很严格的,熟练技工都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做好,何况造把优质好琴呢?一次,吴燕琳听说有位村民拆老房要整座房子旧料一起叫卖,吴燕琳反复做东家的工作,说这料是拿去做古琴,为传承文化用,好说歹说方让她挑用。购材料不是每次如意,一天到永兴镇的偏远乡村花了8000多元买旧料,因没经验,旧料虫蛀、空心,利用率不到六成。老公埋怨说:“有钱可以投资生意,回报更快,省了烦心事!”吴燕琳却说:“我是古琴传承人,为乡城文化付出,值!”
    150余架闽派古琴,就这样在公司制作完成,一一到了爱好古琴人的手里。
    为了充实自己的古琴艺术文化底蕴,进一步挖掘闽派古琴在风格、音质和演奏技巧上的优劣。吴燕琳目前正在研究从古代就流传下来的四册琴谱和三册琴学入门,并把这些心得和体会融入她的教学中,授给更多对古琴、对本地文化有兴趣的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