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传承人技艺转型 要为埙找回古韵

http://www.newdu.com 2017-12-21 西安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制埙人正在用心雕刻纹样。
    
    埙上雕刻出的精致纹样。
    有7000年历史的埙,幽深哀婉的音色仿佛从远古飘来。战国、秦汉时期,埙是重要的宫廷乐器,但清代前后它却突然消失了 。到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影视作品、书籍的提及,埙才又重回大众视野。白鹿原上,34岁的赵军沉醉陶埙制作整整20年。作为非遗技艺的传承人,他对埙技艺追求的改变悄然顺应着时代对埙的需求变化:埙正在从旅游纪念品回归为专业乐器……埙,尤其是陶埙,过目难忘。它的外形和音色交融出一种神秘感,仿佛凝住了千年历史的苍凉。陶埙有金属光泽的黑色,现代电窑烧不出,只能用柴窑依古法得来。14岁的赵军在半坡博物馆内和陶艺陶埙制作“一见钟情”,之后20年间无论市场如何,即使有更好的选择,他都不忍放下。早些年西安市场60%以上的旅游工艺品小埙都出自他手。“从去年开始不接了,把精力都放在专业埙上。”34岁的赵军顶住经济压力转型,想尽微薄之力让埙恢复乐器本色,响起遗失的旷古悠远之声。
    爱上陶埙20年不离不弃
    埙上端有吹口,底部呈平面,侧壁开有音孔。半坡博物馆曾经出土过一个单吹孔的埙。经过数代人的研制改良,埙的孔越来越多,音域逐渐变宽。1997年冬天刚过,14岁的赵军离初三毕业还有最后一学期,他被亲戚介绍到半坡博物馆当陶艺技工。“第一眼看到一个师傅在用电动快轮拉胚机制做陶胚,旋转中一块泥巴慢慢 长 成四五十厘米高瓶子雏形”,今天赵军回忆起这一幕仍在惊叹,“泥可以做成这样的东西!”他被神秘的技艺手法吸引了,最终进入博物馆工作。
    跟了师傅李红兵才发现,制陶制埙学起来很枯燥。光学揉泥就揉了一年。“学泥胚制作才发现,想做成四五十厘米高的泥胚,不是一两年就能学成的。”几年学成,掌握了制陶和烧制艺术。从半坡博物馆离开后几年,他又结识吹埙和制埙专家阴育锋,到他的工作室打工并学习埙乐。近年来他在自家院子搭起柴窑,不变的是制埙一直是赵军人生中最大的事。
    市场不好时他也曾迷茫过,师傅李红兵劝他和自己一样转型做瓷器茶具更有市场,但赵军还是舍不得陶埙。“我最享受制作过程,从取土到烧制成功。”赵军沉醉于从红土到古老乐器蜕变中。
    要出好埙得醒泥一年
    “埙按批次制作,一批几百个,质量好的埙制作时间40天左右,这不算一年的醒泥期。”赵军告诉记者,白鹿原上的红土是最好的材料,他每年差不多要提前备好六立方米泥才够用。
    制作流程冗长细致,有7个大步骤。首先选土洗泥。将晒干的红土装桶加水打泥浆,过滤沉淀阴干到一定比例进行第一次揉泥。然后,将潮湿的泥入缸,进入一年的醒泥期。
    第二步醒泥非常关键,每隔一两个月把缸中的泥拿出来反复揉到干湿均匀不粘手。“过程像发酵,反复揉为了将泥里的气泡揉挤净。”赵军取出一大块泥,像揉面一样熟练揉搓起来。如果醒泥时间不够,做泥胚时看不出来,但会在后面工序中体现出来,雕刻时出现凹坑或者烧制中开裂。
    第三步是做胚胎,醒好的泥放入拉胚机上,旋转中用各种手法将泥逐步塑造成陶埙外观,有子弹头形、葫芦形、饼形等常见形状,阴干三四天。
    第四步修胎,修整外形。
    第五步开孔直接决定埙的音色。开孔要考虑埙的大小和烧制后的收缩比例,经验丰富才能准确入手,开孔中多次用校音器来调整音色。
    第六步是阴干,根据天气夏一周、冬月余,最后一步是关键的烧制环节。赵军家院子里有一个柴窑。“柴窑烧制出来的埙色泽和音色更圆润,比电窑烧出来的音色更好。”赵军说柴烟熏出的金属黑色泽也是电窑烧不出来的。从备窑到出窑一共3天,烧制环节要分别用小火、中火、大火烧12个小时,烧好降温后就可以出窑了。有图案的埙这时可雕刻,或者在烧制前的修胎环节雕刻,两种雕刻的风格各有千秋。一个陶埙就做好了。
    要让乐器埙制作更专业
    “学的过程中最难的是制胚、烧窑。”赵军说这门技艺和其他非遗技艺一样,学习周期长,市场前景不够好,学者寥寥。工艺品小埙流行了很多年,10到15元一个的市场价没变过,但工艺品的定位和价格决定了它的音乐品质无法达到乐器埙的要求。“原来靠小埙养家糊口,一个月做1500个左右,天天忙不过来。”赵军说现在要转型了。采访当天赵军正在整理专业埙,第二天要带去香港参加西安(香港)旅游营销大会。摆了一地的专业陶埙,尺寸更大,做工精良、有雕刻绘画,音色更好。“去年开始不接小埙了,要把埙做得更专业,所以我和妻子分工,雕刻环节交给她了。”赵军说现在喜欢埙的音乐爱好者不少,也有专业老师慕名而来定制,他的埙也卖到过包头、北京等地。
    专注这门乐器制作技艺是赵军未来的打算。以前做工艺品小埙顾不上包装,现在专业的埙就要在材质、音准、音色、包装等方便更加精细。“我要转型,想最终做属于自己的品牌。”赵军说转型让经济压力变大了,但还是想坚持下去,让久远的高雅乐器埙能够在这个时代重新绽放出绚烂的色彩。
    几千年从单孔发展到多孔 埙可演奏大部分曲目埙是如何诞生的?相传它源于古代“石流星”的狩猎工具。这种古人在绳子上系石球的工具用于远投击打鸟兽。球中间悬空远投时发出声音,慢慢演变成吹奏的埙。埙声音极其特别,幽深、悲凄、哀婉。从只有吹孔到如今普遍的10音孔(不含吹孔),埙经过了几千年的蜕变。
    从古至今,埙的材质包括石、骨、陶、瓷、竹等。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过一个只有吹孔的椭圆形陶埙,距今7000年;半坡遗址也曾出土过只有吹孔的陶埙,距今6000年。埙此后经历了漫长时代的“进化”。大约在四五千年前,从一个音孔发展到两个音孔。到公元前1000多年的晚商时期,埙发展到五个音孔,到春秋时期,埙已有六个音孔,能吹出完整的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了。秦汉以后,埙主要用于历代的宫廷音乐。《诗经》里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的句子,说明埙当时常常和“篪”这种竹子做成的乐器一起演奏。
    到了清朝时期,埙的传承断代。直到直隶人吴浔源偶然得到了一个埙,并复制出殷代五音孔梨形陶埙传世。上世纪30年代以来,经过改进先后设计出了八音孔埙和十音孔埙。
    “现在埙音域普遍在一个半八度,特制的可以达到两个八度,基本可以吹所有的曲子。有些特定的曲子可需要换个调式就可以用埙演奏了。”赵军告诉记者,现在比较常见的就是八音孔埙和十音孔埙,音孔的增加让音域变宽,可吹奏的曲子也多了。目前埙的指法全国还不太统一,西安流行的是左起埙,就是小孔在左边,最低音从左边起。赵军说四川等地方则是右起埙,指法也有区别、制作技艺手法上也有小的差别。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