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黄德源的琴心画意

http://www.newdu.com 2017-12-21 中国古曲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德源先生以画牡丹出名。他画的牡丹,有一种清新的感觉。不曾想,他还善古琴。那天,当我坐在他的“大贞堂”红木椅上,听他弹奏《关山月》后,我竟然醉在了那里,半晌醒不过来。
    这是我第一次见德源先生弹古琴,也是我今生第一次亲聆古琴曲。我虽非钟子期,德源先生也非伯牙。但当琴弦拨动,一个个苍古的音符在德源先生的指尖流出时,我突然觉得自己到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境界,仿佛灵魂在经受洗涤。一曲终了,在我还在恍惚中时,音符再次流出。这回是《鸥鹭忘机》:一群鸥鸟嬉戏在海边,群飞众和,翱翔自得,人鸟和谐,融融欢悦。不想,那渔翁心生邪念,欲使儿擒鸟而玩之——人能忘机,鸟即不疑,人机一动,鸟即远离。鸥鸟遂悻悻高飞……对德源先生的演绎,我未必能深解。但透过琴音,我似乎意会到了先生的心音,通过7条琴弦的颤动,我隐约感觉得出先生心弦的博动。
    德源先生与古琴结缘实属偶然。某天,11岁的德源在亲戚家拉二胡时,来了一位住在上清观的看山客,问他知否有一种叫古琴的乐器。就这样,德源被介绍到杭州跟一个叫徐元白的先生学起了古琴。徐先生的琴艺超凡(冯玉祥曾拜其为师学古琴)。未久,徐先生故去,德源又师承徐元白的夫人黄雪辉,前后凡20年。对徐先生夫妇20年的教诲之恩,德源感怀在心。在徐先生百年诞辰时,德源写下了一首七绝:
    高山流水泣颜回,
    落雁平沙忆故人。
    琴音余响勾山里,
    半角山房天地情。
    古琴始为5弦,相传后来周武王周文王各加一弦,遂成7弦,故又称7弦琴。古琴之音,不似琵琶之大珠小珠落玉盘,也不像古筝之恢宏热烈,其音苍凉委婉,沉纯空灵,如诉如泣。虽流传几千年,却是曲高和寡,大抵为孤芳自赏而少有知音。如德源先生绝句中提及的《高山流水》、《泣颜回》、《落雁平沙》、《忆故人》和德源先生为我弹奏的《关山月》、《鸥鹭忘机》等名曲,对我这凡人来说,简直有对牛之嫌,不知从何“弹”起。由此看来,能与这七弦为伴者,必非等闲之辈。
    在德源先生的“大贞堂”里,摆着两张琴案,三张古琴并排悬于墙上,中有一张制于明朝年间,为叶德昌所传。我对民族乐器亦有所了解,但古琴于我却深不可测,即便德源先生妙音叠出,我仍云里雾里,只醉而难知其音。可叹天音悠悠,却知者寥寥。德源先生数十年孜孜以求,醉心其间,除受徐元白先生的真传外,还得到古琴大师张子谦和吴景略的指教,琴艺更臻完美。他与古琴名家徐匡华、陶艺等也多有交往,切磋琴艺。他还对古琴曲《阳关三叠》进行了改编,使其更加完美,得到古琴界的好评。他所著的《漫话古琴》一文,深入浅出,虽曰“漫话”,却从中见出他的文化底蕴。
    是的,德源先生是位博学多才之人。早在1959年德源15岁时,其父即送他随徐堇候先生学医,但他偏偏对医学毫无兴趣。两个月后,他求堇候先生疏通自己的父亲,弃医而改习书画。他的牡丹即师笔于堇候先生。后又师承谢印心先生兼习山水。凑巧的是,堇候先生和印心先生均通音律,这使德源的琴、画得以相容并进。除了琴和画,德源还随陈祖经先生研习书法。
    德源先生至今不知画了多少幅牡丹,他自觉得意的就不下百幅。牡丹娇艳,极易画俗,品高的并不多见。德源画的牡丹有其个性,他喜用水墨来画而不设色,虽素雅却娇媚无比,品高,少见。他画的牡丹作品曾多次入选国内国际高级别的画展,获奖丰硕。他还善榜书和石鼓文,在《第二届中国榜书大展作品集》里,我见到他写的“道深艺高”4字,是用石鼓文写的,古茂遒朴。他的自撰联“硕舫奔蜀水,白马邋高莽。”入选中国楹联界首届自撰楹联书法展。至于书画作品被收入各种典藏就不一一列举了。
    如今的德源先生俨然一个有闲之人,仍气宇轩昂,看不出已60出头。他上午挥墨,下午抚琴,琴心画意让我崇敬。而他悠然自得的生活,也让我羡慕不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