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是老少皆宣的群众体育文化活动。它一不要什么基础设施,二不要什么专门的比赛场地,三不受季节、气候的影响,随处可“杀”,随处可“赛”。作为中国国粹,已有2000余年历史的象棋早已越洋过海、促进中外交流的使者。 古城徐州对象棋有一种特殊的情结,这里不仅是“楚汉文化”的发源地,而且“楚汉战争”的两大领军人物刘邦与项羽,一位出生在徐州沛城,一位在徐州定都。因此,古城徐州至今不仅有“棋盘镇”,而且有“棋盘村”。更令人惊叹不已的是在徐州市区新建的彭城广场中央竟有一幅用大理石镶嵌而成的全国乃至世界都很大的“象棋盘”,成为市区城建的一大亮点。 象棋在我国十分普及。人们在行进的车船上、幽静的园林中、街头的树阴下、家庭的茶几上,随处可见对弈的双方。有的人玩它是为了打发旅途中的寂寞,有的人玩它是增添家庭中的温馨,还有的人用它来开发孩子的智力。文艺工作者们还将它搬上舞台,推上了银幕、荧屏、写成了相声段子,使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调侃的笑料。更多的人则将象棋术语用在了交谈中。如:对故意给自己工作设置障碍者就会质问他“为啥有意‘蹩我的马脚’?”甚至会警告他:“你给我来‘马后炮,’小心我打你个‘闷宫’”等。还有人会夸一鸣惊人的孩子是“过了河的小卒能当车”;对个人需求得到满足后也会用“士象全”来形容。 象棋在对弈中的群众语言更是丰富多彩,耐人寻味、其中走棋的叫法就很独特。如:走卒不叫走叫“拱”;走象不叫走叫“飞”;走士不叫走叫“撑”;走将不叫走叫“葳”;吃子不叫吃叫“打”、“舔”、“拱”、“飞”、“踩”、“翻”等等。由于象棋文化文人墨客的诗词文章中也不断出现象棋术语,有的术语还被收入中国成语的词库中。如:“丢车保帅”、“马前卒”、“马后炮”等等。唐代大诗人韩愈在《符读书城南》诗中写道:“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再如,元朝无名氏著《隔江斗智》第二折中写道:“今日军帅升帐,大哥须要计较此事,不要做了马后炮,弄得迟了。”在《野叟曝言》第二十九回中说:“人已死了,在这里放那马后炮,可是迟了”。 现在,我们国家不仅成立了中国象棋协会,涌现出了一大批世界级的特级象棋大师,而且积累很多变化莫测的棋谱及饱含诗意的攻防策略。如双马饮泉、二鬼拍门、海底捞月、调虎离山、送佛归殿、仙人指路、卧薪尝胆、深入虎穴、螳螂捕蝉、暗渡陈仓等等。由此可见,象棋文化莫测、趣味无穷。现在,象棋不仅是中国人民喜爱的一种群众性的竞技体育活动,而且成了世界上的三大棋类竞技项目之一,成为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作出的巨大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