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易经就是一部占卜书

http://www.newdu.com 2017-12-22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易经就是一部占卜书,这在远古的先人那里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就是在中古时代的人们那里也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到了近古以后,历法已经定型,不再需要人们频繁地占卜,人们逐渐淡忘了易的起源;加之巫师与大人们(最高统治者)把它神秘化,随后它就真的完全神化了。由此产生了以易为基础的各种卜筮迷信活动。到了近现代,随着科学影响的加深和扩大,人们逐渐抛弃了各种迷信思想和迷信活动,同时也把“占卜卦筮”四字作为迷信范畴而予以批判。因为易经是用来占卜解卦的,从而也就把易经作为一部迷信书而讳言莫深。就是到了现在,几乎所有表白自己不迷信的易学家,都要这样说:占卜不是易的本质,易是一部揭示宇宙规律的书;人们学易是为了了解宇宙的规律和把握由此产生的哲学思想,而不是为了占卜求卦。说易是一部揭示宇宙规律的书;人们学易是为了了解宇宙的规律和把握由此产生的思想和智慧,而不是为了占卜求卦这是正确的;但说占卜不是易的本质,这就不对了。其实易经就是一部占卜书,占卜是易经的内核。不懂占卜就读不懂易经,就无法了解易所揭示的宇宙规律,从而也无法把握其中的思想和智慧。要了解易经就是一部占卜书,就必须了解易经产生的历史过程。
    在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特别是动植物都要受到整个宇宙运动的规律和模式的影响,其中以太阳和月亮为大,尤以太阳为最。人们自觉地以太阳的运行来确定时间和方位,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相同的实践内容必然产生相同的思维形式,区别的只是其时间和表达方式。人们每天早晨看到太阳总是从那边山升起,晚上又从那边山落下,于是就把太阳从升起到升起的这个时间段叫做一天,细而分之而有时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至今不变,如果没有时钟和电子表,要知道早晚我们也只有仰看太阳);把太阳升起的地方叫做东方,把太阳落下的地方叫做西方,东南西北的方位由此诞生。久而久之人们又发现,不同的时候太阳从不同的地方升起,又在不同的地方落下,而且呈现出周期的规律;随着太阳的周期循环,地上的各种植物特别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也跟着呈现出周期的规律,于是年的概念诞生。再久而久之人们又发现,月亮阴晴圆缺的周期也是有规律的,它的周期恰好是三十天,于是月的概念诞生。太阳往返一次需要十二个月,每个月出入不同的一对山,而且总是在固定的六对山间往返。太阳出入在不同的山间,大地的气温也跟着变化,于是季节的概念诞生(人们当然是先看到物候后发现太阳的作用),人们就用太阳在六对山中的不同位置来确定月份和季节。这是远古的历法,我们可以称之为山头历。人类经过漫长的探索发现了日月运行的规律,但在没有文字的时代怎么记录和传承这些既定的认识呢?人们试用了各种图画,再经过筛选,于是朴素的卦符便应运而生了。人们用一条虚线“- -”的两头分别代表东西两座固定的山,太阳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轨迹就用一条实线“—”来表示。太阳一年四季在不同的六对山间循环往复,于是便产生了六条实线的乾卦 和六条虚线的坤卦 (日丽天,山附地,乾天坤地的概念由此产生;太阳每月经过两座山,故月与地属于同一范畴;日为阳,地为阴;昼为阳,夜为阴,月亮多在晚上出现故为阴;太阳光照大地,给万物以起始的能量,就象雄性父性的授精播种;大地仰承阳光,生长万物,就象雌性母性的孕育。乾父坤母,男阳女阴的概念由此而化生)。实线和虚线的交叉重叠变化所得出的卦〔子卦〕就分别代表着一年四季不同的月份和天数。我们可以称之为卦历(附注),这就前进了一大步。远古的人们就是用这种简单朴素的符号以简驭繁地记录着日月的运行和季节的更替,用以指导生产生活。这当然是很粗造的,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已经是十分智慧的了,也没有比这一符号更简单的符号了。所以系辞就赞叹地说: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这不是某一个人的顿悟(当然不排除某些大人物的特殊贡献如伏羲等),而是人类漫长实践探索的自然结晶,这里面没有任何神秘的成分。 
    人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自然的探索。从山头历到卦历,这是一个飞跃。但还不精确,还不能作为成熟的形式固定下来。通过长期地对太阳运行的观察,人们发现太阳照在树上等物的投影可以准确地反应和计算太阳的运行。于是发明了立杆测影的方法。对古人来说,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古人认为这是对太阳运动的成熟的和最终的认识形式,值得大书特书。为了让子孙后代记住这一艰难的探索和辉煌的业绩,先人们用神话的形式给我们讲述了夸父追日的故事,夸父拄着拐杖追赶太阳直到渴死。讲得生动,讲得形象,讲得悲壮,让后人高歌赞叹,让后人扼腕泣血。其实,夸父就是毕生致力于历法研究的天学家的化身,他手中的拐杖就是用来测日影的标杆,追赶太阳就是通过测日影来计算太阳的运行(还有更多的神话有待于我们去破解)。通过立杆测影的科学活动,人们最终获得了太极图。就象地球仪是对地球表面形状的成熟的认识形式一样,太极图是对太阳的回归运动的成熟的认识形式。通过太极图,人们准确地把握了365.25天的太阳运行周期,准确地计算了冬至日和夏至日,通过置闰和安插节气的方法把阳历和阴历进行完美的结合(所谓女娲补天,其实就是置闰和历法改革),并用卦画的形式记住每一天。64卦的历法(易)也就此达到成熟,往后的任务就只是解易(卦)了。太极图就是太阳运行的模拟图,就是古人的太阳仪,它确实达到了对太阳运动的把握,可以作为成熟的和固定的形式传承下来。在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这的确是天文学的顶点;今天我们所使用的历法仍然叫夏历,可见这一认识的终极形式和它的长远意义。从那时起,太阳的运行就掌握在人类的手中了。太阳是宇宙的一个缩影,所以古人也就认为太极图也就是宇宙的模型图;确实,对于古人来说只要把握了太阳的运动也就足够了。至于后来人们在DNA中发现分子的结构与太极图相似,那是后来的事,古人绝没有现代人的这些知识;其他发现也是如此。DNA的分子结构之所以与太极图相似,那是宇宙万物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不是太极图的神奇。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体现相互包含是运动的属性,是运动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这很自然,不足为奇。说古人比今人聪明,预先道出了这些东西,这是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人们的认识规律的。由于太极图把握了太阳的运动,成了制定历法的依据,指导着人们的一切活动,所以古人对它推崇备至,并把它神化,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件件道袍上都绘画着太极图,不懂的人们认为它有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左右万物和保佑平安。其实古人披挂太极图,就象今人佩戴手表一样,是为了掌握时间。再就是用来炫耀和道白〔表明身份〕。
    说到这里,我们完全可以下这样的结论:易经是一部历书,就是今天的万年历,也象今天的万年历一样,里面的内容包罗万象,兆示着人们的各种吉凶祸福;但它的本质和内核就是日月的运动规律,通过对日月运动的把握来指导人们的生产和活动,就如同今天的天气预报和农事安排。它之所以包罗万象,是因为历法是人类的第一个科学,是各种知识的载体;其次是每个人和每个人群的日常活动都离不开历法的指导,与历法息息相关,易于接受和普及。但要制定好一部历书并不容易,需要有科学的方法和艰苦的精神。那么古人制定历法用的是什么方法呢?那就是占卜。占卜卦筮都是立杆测影的范畴,都是历法活动。从字形上一看就知道,“卜”是象形字,就是立杆测影,“丨”是直立的标杆,“丶”是光影;“占”是会意字,就是把卜的结果告诉人们;“卦”就是把卜得的结果用爻画的形式刻记下来,它是某一时点的太阳;它也是一个会意字,即太阳光照在土山间的投影位置及影长。“筮”就是历数计算;会意字:竹是计算工具;巫即巫师,历学家,是把天和地连在一起的人,巫师从事的就是对日月的观察和祭祀,后被神化。占卜就是立杆测影,通过影位影长来推算太阳的方位,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月份,是什么季节,宜做什么事,不宜做什么事,从而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如现在是清明时节,大家务必搞好备耕)。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根源。天即自然,天人合一就是要人们按自然规律办事,这是一种可求证的自然科学和思维方法,是唯物主义,而不是唯心主义的靠感悟的玄学。这是一项严谨的科学活动,没有任何迷信因素在里头。易对神的理解是唯物的,不同于今人对鬼神所作的理解〔曲解〕。请看系辞和说卦是怎么说的:神也者,妙乎万物而言者也:莫名其妙谓之神,这是本义;阴阳不测谓之神:即无法把握的东西就叫神;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大家都能够运用,并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叫做神。没有一点迷信色彩。制易必先占卜,占卜方能制易。所以说易经是一部占卜书,是通过占卜结果来绘制的一部历书。不懂占卜就读不懂易经,要读懂易经就必须懂得占卜,这是必然的。当然,现在的历法已十分精确,并且前推了几十年甚至更远,不要人们辛苦卜易了;但为了读懂易经,继承先人的思想成果,那也必须先懂得古人的占卜。那种不是以观测太阳推算节气来指导生产而是专门以妖言惑众来骗取钱财、神秘自己的形形色色的所谓占卜〔梅花易数、掷铜钱、看命相算八字观风水等不一而足〕才是迷信活动,才是人们必须批判和抛弃的东西;其实,玩这些把戏的人们压根儿就不知道占卜是什么意思,他们也不想知道是什么意思。
    从山头历到卦历,从卦历到太极历,易经一步步走来,从简单到复杂,从粗造到精确,从朴素到科学,遵循着自然科学的法则,而不是许多人所说的那样,西方人靠求证,东方人靠感悟,是两个不同的思维体系。人类的认识遵循着同一的发展规律,唯物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是必须彻底贯彻的真理,不管是哪个领域,不管在哪个角落!勿庸置疑,易经里有着博大精深的哲学思维,几乎涵盖了辩证法的所有领域所有范畴所有规律,有些认识至今还无法超越如一阴一阳之谓道〔日月运动规律的哲学升华〕等,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对自然规律的正确把握必然产生伟大的哲学思想,这也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共同规律。相同的实践内容必定会产生相同的理论形式,区别只在于表达的时间和方式,这既是辩证法,也是唯物论。我们不能说这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是靠感悟或只有靠感悟才能获得(即所谓的易思维)。易本来只有一家,但正因为靠感悟,所以就有了八家易,九家易,十家易,甚至百家易,众说纷云,莫衷一是,家家玄乎,家家神秘,见仁见智,精彩纷呈,大家都在茫茫的宇宙里漫无边际地挥洒着想象 。一开始就偏离了航向,结果只能是南辕而北辙,缘木而求鱼,越说越玄乎。离开了唯物主义这个科学大厦的基石,必然掉进唯心主义的沼泽里不能自拔而且越陷越深。了解了人类占卜的历史,也就揭开了易经的奥秘,占卜是打开易经大门的金钥匙。易经不再玄乎了,不再神秘了,再也不是什么玄学了,它现在可以堂而皇之地走上课堂,象上其它自然科学课一样,象上数学课一样从1+1=2开始讲起,让小学生听懂了解掌握;也可以通过还原古人的思维,用语言+卦画的方式让大众听懂了解掌握。易经之所以退出历史舞台,是因为现在的历法比它更精确更科学了,这是自然法则。也正是因为这一同样的原因(根本原因),定型后的易经才发展了它的义理思想,并不断丰富不断发展;而其占卜的内容便逐渐为人们所淡忘。了解了易经的起源和发展,了解了占卜的科学内核,那么,一切披着易经外衣的迷信思想就可以连根拔起,彻底铲除了。所有的神学家都说易经是他们的祖宗,他们的一切活动都是以易为基础的。
    易是历法,它只占卜日月,推算时令,是可验的自然科学;而不是心诚则灵的不可求证的神学、玄学,它不占命运,不推兴亡。既是这样,那么我们要怎么来看待易经卦爻辞里的吉凶悔吝等断辞呢?其一,易经记述了卦的产生及其变化〔卦变〕,记述了与时令节气密切相关的农事及各种祭祀活动,这是易经关注的第一个内容,也就是易辞的主体内容〔日月为易,易即历;易经是易的总结和注解,是当时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集成,周易即周朝的易;历学家即易大师〕。在适宜的节气里安排适宜的生产就有收获,就吉;违背时令所进行的活动就会一事无成或得不偿失,就凶。乾卦彖辞:大明始终,六位时成,记述太阳运行。初九:潜龙勿用,指示节气和农事。观卦记占卜活动。萃卦讲宗庙祭祀。其二,记录一些重大的历史活动及其成败得失,对后人进行历史教育,以资借鉴。明夷卦记述文王和箕子的史事。革卦记述汤武革命。未济卦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斩钉截铁地告诫当政者不能沉溺于酒色。其三,就是对当时人们认为比较成熟的处事原则和认识方法进行归纳总结,遵循正确的原则和方法就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就吉;偏离正确的原则和方法就会一无所获或事半功倍,就凶。通过卦的产生及其卦变所阐发的义理是卦爻辞的精华,许多思想至今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如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节卦初九:不出户庭,无咎;九二:不出门庭,凶。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待人接物处事一切都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论语》一书中有许多内容几乎就是象辞的翻版。历法定型后,义理就成了治易的重点。人们只所以认为易经能够预卜祸福,那是对吉凶悔吝等断辞的误读误用,有的则是刻意曲解,把对历法的关注转向对个人的占卜,弄出什么每日宜忌,每人宜忌,弄得人们无所是从。易从此走上歧途,越陷越深,不能自拔。这也是历法定型后其它科学没能跟上来的自然现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凡是科学尚未到达的地方宗教就占据着。我们不能苛求于古人。既然易经没有预卜个人前途,没有预卜国家命运的功能,那么,读易还有什么用呢?易经还值不值得研读呢?如果你仍然相信冥冥之中有主宰,想通过易经来寻找其蛛丝马迹,那么易经确实可以付之一炬了;如果你想了解历史,了解历法的产生和发展,继承前人的伟大思想和深邃智慧,那么易经就永远值得读。或者把易经神秘化,或者揭开其神秘的面纱,这两种态度历史上都同时存在,唯物主义最终取得了胜利。易经揭示了日月运动的宇宙规律,是对自然科学的伟大贡献,就象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揭示了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就象马克思的《资本论》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一样功不可磨。
    卦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6爻画,随着历法的精确卦也就越来越多,3爻画是在易取得了成熟的固定的形式后从64卦中归纳出来的(就象今人说汉字是由横竖撇点折5笔构成一样,是在汉字成熟统一后归纳出来的)以取到以简驭繁的作用;进一步分析,它们都是由阴阳两爻构成的,故系辞说: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这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客观历史过程和逻辑思维过程。认识事物,其表述过程和分析过程不同,二者不能混淆。认为6爻卦是由3爻卦叠加而来,那是误读“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所致。重卦可以无穷!为什么有且只有64卦?因为它来自365.25天的太极历法!古人著书没有标点符号,往往引起后人误读误解。正确的读法是:《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解义:易是根据太极图编制的,太极图来自日月运动,日月运动都有四象周期,根据日月的运动周期就得出八卦图(太极图)和八卦历即易。故系辞说:易有四象,所以示也(64卦是完整的历法,才能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即定吉凶生大业)。卦即历,历即卦;离开历法我们就无从认识卦,也无所谓卦。八卦是易卦的代称,我们说五笔字即指称汉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