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中国古代的“礼”概念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逐步形成的,内涵的不断延伸和累加使它最终成为 —个具有多方面意义的非常复杂的概念。 祭祀 中国古代的“礼”概念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逐步形成的,内涵的不断延伸和累加使它最终成为 —个具有多方面意义的非常复杂的概念。商代甲骨文有写作两串玉石盛于器中之形的“豊”字,这就 是后世“礼”繁体“禮”的本字®。不过,卜辞中的“豊”大多是指具体的器物或酒醴,极少用为礼仪之 义。商代人是否已经从现实中早就存在的大量模式化的礼仪行为中抽象出礼仪、礼典的概念,或者 说他们是否已用“豊”字来表示这_概念,仅凭现在掌握的材料难以论定。可以肯定的_点是,商代 的“豊”字还没有后世“礼”概念所具有的那种伦理道德和政治制度方面的含义。 到西周时期,“礼”已被用为指称礼仪、礼乐的概念,如《尚书•洛诰》所记周公之言“王肇称殷礼, 祀于新邑,咸秩无文”即是一例,但西周人同样没有把“礼”视为重要的道德概念和政治概念。《尚书》 诸“诰”是西周初年王室发布的政治训词和道德训词,其中几乎看不到“礼”的踪影。《诗经》的《周 颂》、《大雅》等西周诗歌中也未见“礼”字。西周铜器铭文特别是那些以歌功颂德和训戒教导为主要 内容的策命铭文,没有一处提到尊礼重礼的思想,甚至基本不使用“礼”这个词。事实表明,西周时期 “礼”概念仍然主要是指礼节仪式而很少涉及其他方面。 “礼”被赋予社会政治等级和伦理道德的含义并被视为高居于_般道德名目之上的重要范畴,是 从春秋时期开始的。西周政权覆灭以后,王室对地方的控制力大大削弱,强有力的诸侯相继成为中 原霸主,不久又出现卿大夫专权的局面。权力的下移和政治结构的重新调整,导致了前所未有的动荡和混乱,其中尤以所谓“礼坏乐崩”给人以强烈的刺激和深刻的印象。这些变化促使当时的贵族政 治家对社会控制和政治结构方面的根本问题作深入的思考。他们通过对比发现,西周社会之所以稳 定,是因为客观上有“礼”这样一种体制和机制在有效地发挥着平衡、控制的作用,而春秋社会之所以 僭越肆行、上下无序,是由于礼乐制度所代表的一套伦理道德和社会政治体制遭到了破坏。于是,原来内涵浅狭和不被重视的“礼”概念这时被提到空前的高度,维护礼制、鼓吹礼治的声音此起彼伏,由 此形成了一股影响巨大的重“礼”思潮。“礼”的内涵和外延都被极大地扩展了,它已远远超出西周以 来流行的“德”、“刑”、“孝”、“友”等范畴,成为可以统领所有道德名目的地位最高的概念之_。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