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礼是指祭祀的礼仪,古人祭祀的目的,意在祈求吉祥,故名。古人认为,人生于天地之间,受惠于万品百物,方才能够生息繁衍;自家的祖先,代代不懈的努力,为家族的繁荣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对于它们的恩泽,人类一定要有所回报,回报的方式就是祭祀。吉礼的范围很广,包括天神、地祗、人鬼等三大类。 天神 泛指天上的所有星宿,根据它们与人类关系的密切程度而分为大示(qi,音祈)、中示、小示三等。 大示是指昊天上帝,又称天皇大帝,宇宙中所有的神都归他管,是百神之君。实际上是指北极星。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里的“北辰”,就是北极星。在满天的星斗中,北极星位于正北,恒定不动,其它的星星都拱卫着它、围绕着它转动,被视为百神之君。 古代帝王称“天子”,受命于天,与天有特殊的关系,所以,普天之下,只有天子可以祭天,祭天是一国之中最重大的典礼。在古代中国的阴阳学说中,天为阳,东南西北四方中南方为阳,所以祭天的场所要在国都的南郊;天是圆形的,祭天之坛的形制必须与之相应,所以天坛是圜形的,称为圜丘;一年四季,阴阳轮回,冬至是阴尽阳生之日,所以,祭天的日子必须是在冬至日。 中示是主要是指天上的七曜,指日、月、星(古代特指五大行星)、辰(指十二次),它们是与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天体。 小示是指天上比较小的神,凡是指对人类社会有具体的职司、有功于民生的列星,《周礼》所指有主察人间咎过的司中(主宗室)、主管赏功进贤的司命(文昌宫的第五、第四星,主寿)、风师(箕星,主风)、雨师(毕星,主雨)等。后世增加司民、司禄、分野星、房星等,这些星也受到祭祀,但级别就要比上面两种低。 祭祀天神时,先要积聚木柴,再依据级别在木柴上放置牺牲或者玉帛,然后点火焚烧,让香气飘上天,天神闻到后,就算是享用了。 地示 泛指大地上的各种神示,包括土地、名山、大川,乃至建筑中的神明,依照尊卑,也分为大示、中示、小示三等。 大示指社稷、五祀和五岳。社是土神;稷是百谷之主。五祀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神。五岳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是天下五方的镇山。祭大示用血祭,就是将牲血浇灌于地,使其气渗透、下达于地中,就算是地神享用了。 天子除了祭天、祭地之外,还要祭五岳、四渎、四镇。四渎指长江、黄河、淮河、济水等四条大河。四镇指扬州的会稽山、青州的沂山、幽州的医无闾、冀州的霍山。五岳、四镇、四渎分散在各地,相隔辽远,故在四郊设坛望祭。所以就设祭坛,遥望而祭,称为“望祭”。今天北京的天坛还可以看到清代帝王望祭五岳、四渎、四镇的遗物。诸侯只能祭自己封地之内的名山大川,故有“祭不越望”之说。 中示是指山、林、川、泽等。山林川泽是人们日用取资的来源,应该用祭祀来报答。祭山林时要把祭牲或者玉器、币帛埋进挖好的坎里,祭川泽时要把祭牲或者玉器、币帛沉到水底,这是为了顺应其自然之性。《左传》里有许多为了祈求神明而将玉器沉于川泽的记载。 小示指四方的各种小神。古人有泛神的意识,万物都有神明,如《礼记·郊特牲》所说,连庐舍、阡陌、堤防、沟渠等都有神明,需要致祭,这些神明统称“四方百物”。祭四方百物的方式,是将牲体肢解、分割,称为“疈辜”(音pi)。 人鬼 主要是对祖先的祭祀。周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天子祭祖有两种规格,一种叫肆献祼,一种是馈食,前者比较隆重,后者比较简略。祭祀的形式有禘祫和时祭,禘祫是合祭,时祭是四时的祭祀,《诗·小雅·天保》说:“禴祠尝烝,于公先王。”禴、祠、尝、烝分别是春、夏、秋、冬四时的祭名。 (责任编辑:admin) |